APP下载

传统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实践研究

2019-03-2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锡剧戏曲文化遗产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被各种不同的团队、群体或者个人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表演、表演形式、技能、知识和一些相关的实物、工艺品以及工具和文化场所。现如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俨然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以表演、展览、体验等形式作为保护模式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是在实际当中会因受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限制,以至于维持其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也无法很好地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利用数字化开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数字图像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将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归类,进而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进行记录、管理、在线,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全面的去观察体验戏曲。但是现阶段却鲜少有人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传承。本文对锡剧展开数字化开发,希望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恶化保护提供借鉴意义。一、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的重要性

(一)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扩大戏曲的影响

一般传统的锡剧都是通过文化交流团的形式到境外演出,通过政府组织或者民间组织来表演戏曲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主要是依靠电视、报纸等形式进行传播,这样的传播方法所带来的影响力较小。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互联网已经将全球联系到一起了,在此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发数字化产品[1]。例如:构建数字博物馆、远程视频以及官方网站的监理等形式来打破原本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可以在短时间内让锡剧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球,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增加锡剧的受众群体,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锡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本的市场困境,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6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能够接受通过数字化方式,并且也认同数字化的开发能够有效的扩大锡剧的影响力。

(二)数字化能够节约成本和人力资源

对开发商而言,戏曲表演所需要的场地、博物馆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等建设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并且在建成后也需要大量的人员去进行维护和管理,但是建立一个数字博物馆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需要具备一支非常专业的技术团队[2]。同时也需要为戏曲的传承设计一定的表演节目,但是传统的方式就是只要进行一次表演就需要支付一次成本,重复多次表演就需要多次支付费用,导致成本过高。但是相较于数字化产品而言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并且数字化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受众群体而言,传统的节目表演都需要到剧场中去观看,但是由于当下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前往剧院观看,从而减少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但是利用数字化开发可以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的时间来选择锡剧,既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同时也扩大了市场。

(三)数字化便于对锡剧进行规范化管理

现如今对锡剧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就是管理人员以登记分类的方法去整理、登记和编入档案,这样的管理方法效率较低。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技术对锡剧表演的剧目、演员、表演的时间地点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大量的数字影响文件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集丛分类,进而以影响文件的上载而形成著录同时能够与原本的锡剧相对应[3]。并且,计算机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一旦市场中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可以技术在线修改网络中的数据和条件。所以,锡剧数字化的开发更加方便对其进行管理。

二、地方戏曲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与传承策略研究

(一)构建数字化的戏曲博物馆

现如今的虚拟博物馆是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来将文物藏品展示给大家观看,并且能够记录藏品的最佳状态,让网络上的游客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观文物。虚拟博物馆充分利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出了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并且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所具有的局限性,数字化虚拟博物馆能够更加全面的去保护和传承锡剧,规避了因人为因素或者外界因素[4]。例如:水分、空气等各类原因对文物造成破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于参观者的爱好和需求,促使戏曲爱好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更进一步了解锡剧。因此,可以说数字化戏曲博物馆是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产物也是对戏曲进行开发和传承的一种捷径。

(二)开发多元化的数字化锡剧影视产品

目前影视产品是趋于多元化的,不仅包括了电视台的播映、网络播映、在线服务、广告、拍摄品等等,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开始尝试将锡剧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设计变成动漫卡通形象并应用于音像产品当中,无形中增加了戏曲的趣味性和时尚感,能够让更多人去接受和认同;此外,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或者在线观看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戏曲爱好者[5]。

此外,在公共场合当中利用数字媒体宣传锡剧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舞台灯光带给受众群较大的视觉冲击,逐渐激发出人们对锡剧的兴趣。并且数字化的锡剧能够更好还原锡剧的画面及音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锡剧获得重生,也能够因此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三)让锡剧步入多媒体数字教学当中

为了能够推动锡剧的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锡剧、关注锡剧、传承锡剧政府或者戏曲协会可以带头构建多媒体数字教学。在现阶段学校教学当中数字化教学模式还不够普遍,戏曲艺术方面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数字化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学习的时间非常灵活同时能够有效的节约学习的成本,所以更容易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选择。但是在利用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受众群体而言,应该在合理范围内将戏曲形象设计成动漫的形式,来对小朋友进行熏陶,因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模仿能力非常强,动漫形式能够促使幼儿有意识的去进行模仿。对于小学阶段的受众群体而言,可以将戏曲融入到音乐或者特色文化选修课当中,促进小学生对戏曲的认识;对于青年受众群体而言,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设计出简单易懂且具有实用性的传播内容。

(四)组建“锡剧大观园”网站用与APP

现阶段,锡剧协会正准备组建“锡剧大观园”网站用与APP。该网站与APP的主要作用就是向所有的网民用户介绍锡剧演员、锡剧剧目、锡剧历史等内容。同时也让用户参与到锡剧互动当中,激发出网络用户对锡剧的热情和喜爱,例如:增加一个“大家一起唱锡剧”的网络平台,戏曲爱好者可以将自己所唱的锡剧上传当平台当中,彼此互相欣赏和点评,让戏迷们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还能够维持对戏曲的热情,戏曲也会在无形当中得到传承。

三、结论

传统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承,不仅在提高影响力、节约演出成本还有规范管理方面都比传统的传承方式更加具有优势,并且也有效的推动了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传承脚步。在实践研究当中,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了多元化的模式,希望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受众群体对传统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关注、认同、了解和学习,最大化的促进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传承。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推动一定的引导政策,积极的参与到戏曲的宣传当中帮助戏曲行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资金,保障我国传统地方戏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可以稳健有序的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锡剧戏曲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