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论时代人才

张 颖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一、引言

全媒体时代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中,由信息传播手段衍生出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更为紧密,可以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全方位满足,提供更为细化的服务,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覆盖。

二、当前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模式

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加上发展速度很快,因此新闻专业分支出很多带有新媒体特征的新专业,但是师资队伍建设并未跟上时代的发展进程,这就导致带有新媒体传播特征的新闻专业无法对办学规律进行准确把握,尤其是实践方面较为薄弱。专业设置上新闻的理论课程较多,学校的实践设置建设也不够完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缺乏良好的实践环境,导致毕了业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水平上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二)重实践轻理论模式

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与上述描述相反,这种应用型的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是物极必反,过分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会导致学生因为没有学习足够的理论知识而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同时没有系统性的学习理论知识,还可能出现知识体系不完整的情况。过多安排“新媒体实训”让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被缩减或是放弃,只能导致学生的后续无法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上一层。尤其是工作以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工作上升空间就会因为理论知识的匮乏而无法获得更多的成就。

三、构建完善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由此可见,理论与实践是不分伯仲的,尤其是全媒体背景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并在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与教学组织中,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可以实现一体化建设,融合发展。尤其是理论课程的讲解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业界的实际进行联系,根据新媒体发展的动态变化推导趋势,并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进而从中总结经验,夯实理论基础。

(二)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培养理念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市场的动态变化更为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要求人员可以满足“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标准要求,也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人才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应在课程的设置中,扩展业务素质方面的据点,除了新闻采访、文案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基础课程,还需要增加一些更为实用的摄影摄像、视频编辑、法学、社会学等其他实践性学科,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强,涉及面更广。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科扩展训练,让学生可以在学科教育中获得多层次、深入性的学科训练。

四、全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对接市场需求,构建新闻专业

为了让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更为符合时代对人才设定的标准,学校应将学生的技能培养工作提前,此时可以使用校园与媒体共育的方式,按照“三位一体”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同时根据传媒业务上的相关要求对人才的课程体系进行设置,让人才的培养计划更有针对性,目标更强。学校与媒体企业可以设置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合作的紧密程度。同时,根据新闻媒体的调研与职业岗位能力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定位与细分,让学生的学习的课程更为丰富,尝试媒体引领、岗位培养、强化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成为综合型、全科型的人才,同时根据岗位对应课程考核,让学生可以在校园中得到真正的业务性训练。可以根据课程设置职业资格证书,与媒体行业共同商议开发课程。

(二)依托“专业+行业”平台,深化课程改革

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全媒体时代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对实用性教学特色进行凸显,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更为紧密地进行结合,如利用“专业+行业”运作平台,让学校与传媒行业之间的教育格局被更为科学地构建出来,并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开展校媒合作、产学融通课程,让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具备更强的一致性与科学性。

如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技能方面的训练,并在小组竞争中让自己更为迅速地获得成长。

五、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播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综合知识水平要求更高,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侧重点必须进行转变,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制定出更为专业且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更多全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理论时代人才
人才云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