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下从“电视舞蹈”到“新媒体舞蹈”探析

2019-03-21曲笛鑫

传媒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舞台舞蹈多媒体

曲笛鑫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

艺术总是无意有意地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不仅无法脱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而且深刻地反映着这个时代的生活和精神风貌。[1]

一、电视舞蹈

电视舞蹈是一种采用蒙太奇语言结合舞蹈超越时空局限来展现舞蹈作品的技术。电视舞蹈在不断探索重构这一时空的“持续性”带给观众舞蹈的新面孔。从最初的记录,到现今的现场直播,再到数字虚拟,但是隔着屏幕如何实现人与人身心的交融接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20世纪30年代全球范围内曾出现过一股“电视舞蹈制作热”,国内首屈一指的“舞蹈家摇篮”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也曾于2012年成立电视舞蹈专业(现已更名为新媒体舞蹈)。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电视技术的进步使舞蹈艺术的电视直播成为可能。在美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商业电视台就开始播放舞蹈节目。在2000年后,中国也涌现出一批《中国好舞蹈》《舞林争霸》《舞林大会》一批舞蹈节目,对于推广舞蹈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舞蹈艺术借助电视走近大众的同时,记录性舞蹈电影制作,也就是舞蹈类纪录片的出现,也发生了功能性转变。

二、新媒体舞蹈

2016年中国传媒发展格局中,传统媒体陷入困境,新媒体迅猛发展,在这样一个媒体格局和背景下,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交集,传统主流媒体也在改革和创新的路上;在一个媒介融合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舞蹈将媒体、声音和舞蹈艺术结合起来,是“舞蹈与媒体技术交互”艺术实践的结晶。萌生了舞蹈的新可能,大众体验了一种新的舞台空间。通过智能化的舞蹈创作与表现形式,展现人、自然、空间多维浑然一体的美的享受,带来心灵的震撼。

三、“电视舞蹈”与“新媒体舞蹈”舞蹈的兴衰之争

在2000年1月,美国《舞蹈杂志》推出一篇名为《21世纪的21个大趋势》的文章,邀请业内专家对21世纪美国舞蹈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在这21个大趋势中,新媒体技术对于舞蹈编导的决定性影响占据了首位。[2]目前,舞蹈图像软件技术,电视交互表演,赛博空间的表演艺术等构成了新媒体舞蹈的一个全新界面。计算机技术主导的新媒体舞蹈艺术之“新”在于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介入为多媒体舞蹈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前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样先锋话语变成了切实可行的艺术生活方式。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这种大众化倾向不仅表现为创作的转型,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观众身份历史性的转换。新媒体舞蹈之“新”不仅仅是艺术或者技术的,而更重要的是“人”的“更新换代”,人类肉身将最终成为机器人和计算机芯片的承载母体。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剧场空间内新媒体舞蹈创作的一线生机。一方面,“与时俱进”的舞台技术,成为舞蹈艺术接纳媒体技术革新成果的古老温床;另一方面,在舞蹈艺术创作的领域,媒体技术逐步上升为艺术创意的主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艺术都是时间的艺术,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时间具备了全新的意义。在从电视舞蹈演变成多媒体舞蹈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半叶,兴起于欧美的“后80年代象征主义超舞蹈运动”,虚拟编舞实验及数字表演艺术等所谓的“舞蹈艺术与媒体技术交互运动”,催生了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舞蹈艺术。

(一)新媒体舞蹈的多元化发展

舞蹈艺术与多媒体的结合,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舞蹈表演的数字化,舞蹈全球化趋势明显;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舞蹈可以在电脑虚拟环境下进行编排,呈现出虚拟舞蹈形象;多媒体与舞蹈结合可以更逼真地展现舞蹈场景,营造更恰当的气氛,更好地体现表演主题,多媒体和舞蹈的完美结合已是大趋势。

(二)新媒体舞蹈的优势

第一,技术的先进。相较于电视的主体是“观众” “受众”的概念,新媒体则是“用户”的概念,更精确,更到位,也更个性化,更深入。新媒体在改变我们的感觉甚至我们的大脑可以提供帮助或补充,因为观众在不断更新信息面前必须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因此新媒体能促进人类的非线性和“马赛克式”思维的发展。新媒体促进了人们之间的可联系性,也使得超越狭隘政治障碍的国际共同体(“地球村”)成为现实。

第二,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单一、单向交流的新特点之一,这种技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可以与受众者进行双向交流。以多媒体的交互技术为基础,将舞台上的灯光、舞美等表演元素在方向方位、空间结构、节奏配合方面进行不同意义上的创新和改变,再让舞者与之配合,就会呈现出出其不意的新颖效果,也会让观者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有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将传统舞台上的屏幕、灯光、舞美进行全新改动和变换,尤其是对镜面幕的运用,调整传统意义上的舞台屏幕展示方式,再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与舞蹈演员进行配合,不仅丰富了舞台的空间层次,而且呈现出来的最终效果是非常炫丽新颖的,也能够带给观者非常大的感官震撼。“屏幕舞蹈” “舞台屏幕”二者互相结合,经由前期编创、中期磨合和后期制作,接着将舞蹈作品的各个要素、舞台新媒体的所有元素再进行相互调整配合,最终把独特新颖的舞蹈作品共同呈现在舞台上,也是非常好且很有意义的实现方式了。通过对经典传说符号化的视觉呈现以及对比其之于古今不同释义的表现方式,意图在研究室内舞剧的可塑造性的同时,讨论多媒体语言——影像装置、交互技术等在当代舞台表演艺术中所扮演的独立角色。在互联网传播的背景下,借助动作捕捉,计算机编舞,影像交互等高新技术,引领舞蹈影像迈入数字舞蹈时代。

第三,与“新媒体舞蹈”相比,“电视舞蹈”的表演空间为相对狭小的电视演播室,因此,这种专门“为镜头而表演”的电视舞蹈表演艺术因此而发展了起来。媒介融合时代,将舞蹈艺术集“为镜头编舞”的电视舞蹈,与“交互表演”(含时空交互,舞者交互,活人演员与投影演员共舞三个层面)等新媒体舞蹈艺术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作品。新媒体舞蹈是以传统表演为基础,广泛吸收媒体艺术,视觉艺术等相邻艺术的新兴杂交品种。“新媒体舞蹈”比“电视舞蹈”涵盖内容科技更广,更全面,更具创新。例如,以“影子”为基本原型的作品《秋兴》,结合数字媒体与数字音频的科技手段,通过对全息声、projection mapping和机械装置的整合,借“对影成三人”的意象原型,在声音的影子、身体的影子和情景的影子之间,勾勒出一种浪漫、奇特的想象逻辑,通过对情绪的渲染和铺排,捕捉秋日感怀背后的诗意情感和中国精神。新媒体舞蹈以其创新大胆的编创手法、新颖独特的展现方式、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表达出舞蹈与新科技媒体互相融合所呈现的惊艳效果以及独特魅力,也为舞蹈艺术在新科技时代背景下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四、结语

从“电视舞蹈”到“多媒体舞蹈”是时间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历史演变的必然,媒介融合时代,也可说是媒介发展时代,在媒体舞蹈这个庞杂的艺术家族中,从任何一个点进入,似乎都能归纳出一套相对完整的“电视舞蹈”到“多媒体舞蹈”的演变史,但也都并不完整,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技术革命的角度看到一条相对清晰的线路。新兴和传统,谁在改革创新上迈出了一步,实现了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谁将赢得舞蹈表演艺术的制高点,继续创造它的辉煌。[3]

猜你喜欢

舞台舞蹈多媒体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