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架构导向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建构

2019-03-21

三明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架构媒介红色

张 平

(三明学院 海峡动漫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在社会生活全面数字化的环境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生存和发展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而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建设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曾经多次强调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红色文化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与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媒介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机融合,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符号和数字3D、虚拟现实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立体组接,提升传播技术,创新传播方式,要采用新媒体技术,运用新的话语平台、新的存在方式来展现其现代性和艺术性[1](P86),从而不断开拓新的传播领域。

一、问题分析及架构导向的优势

(一)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现存问题

整体上看,目前各地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普遍偏重于视觉化传播渠道的运用,例如红色影视、红色网站、网络数字化展馆,以及新兴的VR展示技术等,旨在建构丰富多彩的“视觉场景”,让大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而对于网络环境中“舆论场景”的营造,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话语平台的利用则呈现出理解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红色文化如要影响更多民众,融进人们的生活、行为、道德情感之中,究其根本需要民众自身产生红色文化价值认同和舆论场对红色文化的接纳、建构和传播。[2](P33)对视觉化展示的过度倾斜,造成了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失衡。一方面,视觉化展示的暂留性和浅层化,使受众在认知上经常停留在初级的层面,难以形成对红色文化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反复强化后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视觉化展示的单向性使其在传播链上属于一次传播,难以形成多次多级传播,传播活动往往在受众观看行为完成后戛然而止。

究其原因,是一些地区在媒介布局上的系统性思维薄弱、整合性不足,未能形成多管齐下、有效联动的全媒体文化传播生态,因而在媒介运用和开发上顾此失彼。例如福建省红色文化注重建设网上数字化展馆,但是在社交媒体运营上则少有建树;而地属闽西北地区的三明市,重视对VR展示技术的开发,但在基础性的红色网站建设等方面进步缓慢。在具体的媒介运用方面,尤其是新的传播形式的开发,还存在认识不足、定位不清的现象。将红色文化的VR展示简单等同于“戴着VR设备看遗址”、将红色网站的建设看成是传统内容的平台转移、将微信公众号局限为单向式的信息发布平台等不合理现象屡见不鲜。

(二)SBC 架构

SBC(Structure-Behavior Coalescence)架构是“结构行为”合一的系统架构理论,具备系统思维、整合视角,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不二”观念如出一辙。该理论体系能够完整地描述与表达系统的多重观点,并且掌握住系统的骨干重点[3](P5),能够将系统内的“结构”与“行为”的因果关系用逻辑算式、图形图示等方式明确地罗列出来,而这些关系都是由系统内的“构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SBC架构理论的创始者是台湾中山大学的赵善中博士,由于良好的适用性,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各领域。如台湾义守大学孙述平教授与赵善中博士的 《架构导向数位城市人文聚落服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将行动数位城市人文聚落服务系统技术规格展现出来[4](P67-73),有效地建置了该行动服务系统。

(三)SBC架构导向优势

SBC架构通过其架构描述语言 (SBC-ADL)中的六大金律(架构阶层图、框架图、构件操作图、构件连结图、结构行为合一图和互动流程图)对一个具体的系统进行要素建构和行为功能界定,非常具有实用性。本文借助其中的架构阶层图、结构行为合一图和互动流程图分别对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在媒介构成、功能定位以及互动行为关系进行建置。相较于非架构导向的线性和局部性,运用系统架构的方法,能够全面厘清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的“结构”和其对应的“行为”,“结构”可以理解为各类媒介所形成的内在形态,而“行为”则是所对应的功能、作用以及互动关系,最终得出具体、有针对性、可阐释的解析图示。以此为依据,在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实践中制定对应的媒介策略,注重优势互补和多向协作,建构多元、立体的传播媒介平台体系。

二、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架构语言描述

(一)媒介平台架构阶层图

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不仅要重视 “视觉场景”的建构,也要注重“舆论场景”的营造。“视觉场景”主要是建置一种情境,让受众能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而由网站和社交媒体营造的“舆论场景”则可以在网络中形成多个红色文化舆论场,以此形成持续且广泛的信息交互和传播。(见图1)通过多个场景、多种渠道的协同建构,形成红色文化对受众的多元化刺激,促使受众在认知层面上不断丰富和深入,塑造科学、良好的文化传播生态。

图1 架构阶层图

(二)媒介平台结构行为合一图

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其“结构”与“行为”要合一,这也是架构导向区别于其他方法的重要特质。在厘清了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的构成要素之后,要对其中各要素的“行为”即功能进行清晰的定位和描摹,从而增进媒介应用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各类媒介能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多元共建,形成立体化的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网络生态。(见图2)

图2 结构行为合一图

三、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功能分析

(一)视觉化展示功能

1.数字展馆——实物展示

如图1和图2所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视觉化展示可以通过数字化展馆、红色影视作品、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多种渠道进行。其中数字化展馆是指实体博物馆的网络版或者是网络上重新构建的展示平台,其主要功能就是红色文化遗产及相关实体内容的网络展示,例如2016年12月上线的福建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就将全省各地多处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综合的展示平台,目前该馆是全国内容最丰富的红色文化网上展示平台。网络数字化展馆能够突破传播的地域限制,让网民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浏览红色文化。同时,数字化展示对于红色文化遗产类资源还具有很强的保护性意义。因此,要重视数字化展馆的建设,在展示内容、界面设计、网站导览等方面力求精品化,而不是变成一项应付式的工程。“应付式”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仅仅只是将传统线下展馆的内容搬上网,没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特性而做专门的内容设计;另外,在用户体验和网站优化上投入不足、网站引导不清晰、页面优化不好等问题频现。内容建设的不足,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字化展馆对网民的吸引力,甚至在糟糕的浏览体验后选择不再关注。

2.红色影视——影像再现

红色影视作品将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推进艺术的普及化,促使红色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以增强其感染力,而同时其自身又成为其他媒介渠道的传播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红色文化的内涵不断发展,其精神内核也有许多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廖俊波精神等。因此,从广义上讲,红色影视作品是指以红色革命历史、彰显红色文化精神的鲜活事例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动画作品。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其影响力是巨大的,例如经典红色电视剧《亮剑》《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影视作品由于更加符合社会大众的接受习惯,往往更能产生传播的影响力。但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而滑向低俗庸俗,最终失去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意义。近些年创作的一些抗日题材电视剧,就不断出现“子弹拐弯”“手撕鬼子”等雷人剧情,穿上“红色革命”的外衣,拍着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的桥段,革命斗争精神荡然无存,网友也取笑其为“抗日神剧”。因此,如何把握好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播规律,将两种文化的尺度进行有效对接和融合,互相取长补短,进而实现红色文化的“软”性传播,是红色影视作品创作时的重要课题,也是出发点。

3.虚拟/增强现实——沉浸式交互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 VR)是计算机生成的一个可供人体感知的模拟环境,它给予用户沉浸式体验并实现人机互动。[5](P78-79)通过对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模拟,实现对真实的模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效果,提升观众情感的卷入程度。目前,红色文化的VR展示更多的是在文化遗址、文物、影视等已有内容基础上的视觉化增强和提升,追求的是一种新鲜的视觉体验和观感。福建省三明市红色文化VR开发,是从全市范围内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进行设计,以真实场景照片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进行建模建设,同时给每个场景融入背景音乐和解说,在浏览体验上有了一定的升级。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有针对性地开发更多适用于VR技术的红色文化展示内容,实现观众与内容的深度交互,才能使该技术得到更全面的运用。例如可以开发更能发挥VR技术特点的游戏项目,让大众更真切地体验到战争的残酷、革命的艰辛。虽然目前VR技术还难以普及,但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布局现在也就是在赢得未来。

虚拟现实是对真实的模拟,这种“虚构的现实”虽然能带来无尽的沉浸和想象,但同时也伴随着强烈的疏离感,当体验者卸下专门的VR设备,一切又将回到现实,虚拟与现实之间终究无法融合。在VR技术之后,以“虚实结合”为特点的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不断发展,并且业已在媒介应用方面后来居上。AR技术通过在屏幕上把虚拟影像内容嵌入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从而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无缝融合。由于手机已经成为传播主体与大众交互的重要媒介之一,可以通过开发具有AR功能的手机App来布局手机媒体。例如可以结合具体的红色旅游景点,设计对应的App软件,只要扫描场景中的具体标识,就会在当前场景跳出相关历史人物,并以该历史人物的声音进行解说和互动,从而实现实境交互。

(二)舆论化传播功能

1.网站社区——社群化传播

红色文化的舆论化传播主要通过红色网站、主题论坛、微博、微信的信息传递和交互来实现。红色网站是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权威数据库,网民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快捷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在内容建设基础上架构主题论坛,打造以网站为依托的网络社区。内容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对革命历史、红色精神作深入浅出式解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众了解红色文化。其次是形式上要注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作品的创作,以提升传播的多样性。例如中国红色网站联盟“中红网”就设置了领袖故事、红色视频、红色歌舞、红色图库、红色诗词等30多个版块,内容详实、形式多样,堪称一部红色文化的网上百科全书。网站内还应该架构主题论坛以形成社群化传播,社群化传播是基于SNS社交类网络而形成的一种传播模式,社群的形成依据则可以是地域、兴趣、职业等各种因素。例如湖南红色旅游网内的红色论坛就根据湖南省红色文化的地域分布情况分别设定了衡阳、湘潭、韶山等微社区,同时还根据网民需求设计了线路攻略、驴友自助、走红故事等子版块。网民根据自身的心理需求做出选择,进入相应的版块和社区,与其他网民交友、互动。这种依据论坛建立起来的长期的信息传播以及相对稳定化的社群关系,将形成以红色文化为纽带的虚拟社区,由此强化归属感和凝聚力,以促进网民对红色文化的共同信仰。

2.“微”传播——社交化扩散

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6](P5-8),具有传播便捷化、内容碎片化、互动全方位化等特点。借助微传播的方式,促进红色文化民间舆论场的形成和扩散,不断建立起网民心中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同时与政府和专业媒体构建的主流舆论场相融合,这是新时期红色文化舆论化传播应有的格局。由于红色文化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色彩,要实现两个舆论场的有效统一,则需要政府等专业传播主体进行有效引导,否则网民很容易出现曲解甚至是对抗式解读的现象,近些年来网上出现的一些恶搞红色经典的段子便是例证。

在红色文化的微传播中,微博的主要功能是针对相关话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互动,进而形成传播热度。因此,持续并巧妙地设置相关议题,成为微博红色文化传播的关键。仅仅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设置话题远远不够,还应在平时策划一些相关活动和议题。2014年共青团中央策划的“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微博活动,巧妙地借鉴聚美优品个性广告“我为自己代言”的文案,走入年轻人的世界,从“我”出发、主动“代言”,吸引众多网民加入并引起热烈讨论,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2亿。微信由于其半封闭式的传播环境,无法形成广泛的讨论,其主要功能在于文本的传播。创作具有“短、平、快”特征的微小说、微故事、微视频等微文本,在微信亲友和朋友圈之间形成广泛的多级传播,把以往红色文化的宏大叙事向具体化、细节化、浓缩化转变,摒弃“高大上”的理论说教,消除传播文本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感,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近年来,微电影成为一种热门的微文本,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其“微言大义”的特质获得网民的青睐。一部好的微电影作品,往往能够引发网民的热烈讨论和分享。2017年,以先进人物廖俊波真人事迹改编的微电影作品《廖俊波》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作品以纪实手法、朴实的表演,生动诠释了廖俊波精神,展现其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在社会各界引起良好反响。

四、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的互动效应

由图2可知,红色文化视觉化传播中的四类媒介功能不同、各有分工,以集成的形式共同实现红色文化的多元化视觉展示,之间不存在太多具体的互动关系。本文将集中探讨舆论化传播模块中,各媒介之间的互动行为。

(一)内容抓取与反哺

如图3所示,网站是数据库,是网上红色文化专业内容的集中地。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过多地靠网民自制传播内容,容易形成良莠不齐的局面,因此需要专业的传播者提供专业性的传播内容以正视听,例如对历史事件、红色精神内涵的深入解读,而网站正是这些专业性内容长期稳定的理想聚集平台。网民随时可以通过红色网站抓取感兴趣的内容,并发起传播活动。从网站抓取的内容,可以成为传播的由头,甚至是“源文本”,这些内容在经过论坛、微博、微信中受众的多次传播和再创作后,又可能产生新的内容和意义,而其中有较好质量和热度的内容,则可以反哺红色网站。网站上的专业传播主体要注重对网上相关热点内容、话题的关注,要具备将优秀的红色文化自媒体内容融入到网站内容建设的思维,由此形成专业内容和业余文本的良性互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齐头并进,满足网民的多元化需求。

图3 舆论化传播互动流程图

(二)潜在传播和议题反馈

通过架构主题论坛,可以在网上形成红色文化的“虚拟社区”,网民在其中讨论、互动,并且可能将这种线上关系发展到线下,强化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社交关系。这种长期稳定的社群传播,将不断强化成员间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舆论基础,为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培养大批的潜在传播者。这些网民将会是社交媒体中红色文化传播的活跃人士,他们可以是传播发起者、话题参与者,甚至成为意见领袖。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指出,在影响人民的观念和决定方面,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往往比大众传播更加直接、有效,大众传播的信息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和传播往往更能产生效果。红色论坛中的成员,尤其是活跃分子,由于红色文化的长期浸染,往往在信念上更加坚定,理解上更加深入,这些人在微博、微信中的积极传播行为,将对红色文化的社交化传播形成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网络媒介边界的模糊性,使内容和受众都可以不停地流动。微博、微信中的红色文化热门话题和事件,又可以反过来成为论坛互动的主题和内容,由此在传播范围、传播内容上不断强化和升级,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三)文本输送和观点传递

微博、微信是微传播的主要媒介,两者虽然在各方面都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和共生关系,但由于媒介特性和用户使用习惯的差别,对两者的开发和运用需要有针对性的侧重。在媒介特性上,微博更像是网上公共领域,其完全开放的传播环境,能够围绕一定的话题和事件形成广泛的讨论和互动。而微信中的社交关系是由亲人间的“强关系”和普通朋友间的“弱关系”共同构成,形成的是私密性与公共性并存的半封闭式传播环境,再加上用户必须是共同好友才能看到针对同一信息的评论,导致微信无法形成类似于微博的大范围讨论。在用户使用习惯上,微博浓厚的讨论氛围,使用户更乐于自创内容或者对源文本进行再创作以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微信用户则更倾向于对已有文本内容的分享、评论和点赞。从舆论学角度来讲,微博更容易形成显性的舆论,而微信则偏向于隐形舆论的培育,微信用户没有长篇大论抒发自己的观点,而是隐藏在一次次的分享和点赞之中。因此,在红色文化的微传播中,微博中的相关内容文本可以输送至微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之间传递,完成输送行为的可能是普通微信用户,也可以是专业的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而在微信中由此产生的相关观点、意见、情绪则会返回到微博中,融入到正在进行的讨论当中。正如匡文波教授的观念,微信中的观点通过微博催化产生裂变式传播,最终形成显性的舆论。

通过SBC系统架构理论对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媒介平台进行整体建置,发现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需要视觉化展示和舆论化传播两种形式的协同建构。其中,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需要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媒介开发和平台建设,并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另外,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民间力量,更需要政府和媒体等专业力量,要形成政府主导、传媒协力、群众融入的传播布局。建议各地政府与媒体合作,成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中心,统筹规划、系统布局、全面建设,针对不同媒介招募专业性建设人才,打造多元立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传播平台体系。

猜你喜欢

架构媒介红色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红色是什么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红色在哪里?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追忆红色浪漫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