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实施路径探究

2019-03-20于小雷孙宏业王鹏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进校园社团中华

于小雷 孙宏业 王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1]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生命力都将进一步凸显,在校园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民低龄化的趋势加剧,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中小学生群体由于自身判断能力有限,极易受到各种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是青少年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文化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我们党和国家需要重视的重大命题。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环境是实现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傳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的现实意义

1. 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论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关系问题,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彰显了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深刻地揭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2]新时期推进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价值选择、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4 年,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不仅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更具体地指出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五个阶段设置不同的教育重点,提出了建立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师资、评价等多元支撑保障体系。[3]纲要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向和道路,要求推进国画、书法、戏曲等进校园。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充分说明在基础教育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现路径,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正是基于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势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优势,将高校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鉴赏、民乐、书法等传统文化社团活动融入中小学文化教育,是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2. 当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补充

在党和国家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相关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体系,也加强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但不可避免,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以知识性内容为主,启示性内容较少。当前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上,以唐宋古典诗词及《三字经》等启蒙类读物为主,热衷于开展各种经典诵读活动。而在教学实践中,也普遍存在重背诵轻理解的倾向,只强调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发散式教育,启示性内容较少。

在教育方法上,以讲授性方法为主,体验性方法较少。全国各地学校都广泛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但很多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大多浮于表面,重形式轻内容,重展示轻体验。[4]缺少浸入式和体验式的方法,课堂教学就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长此以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出现接受度差、实效性弱、学生了解程度低等问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这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在相关保障上,师资、场地、教材、协同机制等均比较匮乏。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师传统文化素养较低是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或校本课程都由语文或音乐、美术老师兼任,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场地和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同时,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也未能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协同教育机制。

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校园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这些困境。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入中小学校园,通过举办多样化、专业化的活动,开设“参与式”的学生社团兴趣课程,可有效强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提升其人文素养。此外,大学生不仅可以发挥榜样作用,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创建传统文化社团并举办社团活动,建立学习传统文化的“翻转课堂”,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同时,传统文化社团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大学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养成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校园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贡献,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切实帮助中小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学生、学校、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可谓一举多得。

二、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实施路径探析

“大学生社团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具备弘扬民族文化不可估量的优势”[5]。高校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既是学校独特的文化标志,也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承担着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责任。近年来,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发展迅速,在政策保障作为支撑、学生需求基础广泛的情况下,高校师生组织了各类社团,依托专业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实践性、连续性不断提升,成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基于以上问题和需求分析,高校传统文化社团进中小学具有良好的需求基础和可操作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施。

1. 强化组织基础

要推动高校社团进中小学校园,首先需要组织机制的保障,要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高校中小学协同、群团组织联动的组织体系和协同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和社会管理者,可从调查研究、制度供给、经费保障、搭建平台四方面统筹推动高校社团进中小学。一是通过广泛调研准确掌握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需求和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优势,搭建精准对接工作平台;二是出台如《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明确工作导向、责任分工和考评体系等政策保障;三是统筹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发展的支持,明确中小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补贴”等方式为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高校要做好辅助和保障工作,明确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要发挥好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广泛动员学生参与活动。第一,做好双向联系,一方面联系对接中小学校,帮助社团进入,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依托学科优势,联系校内教师为社团提供专业指导,提升社团活动质量。第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建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对接学生往返中小学校的交通安全等工作。第三,构建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小学校作为社团服务的接收方要提供一系列支持,包括参与服务的路径平台、场地资金、管理培训保障。一是中小学要做好内部协调工作,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需求,在课外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领域为传统文化类社团进校园提供路径和平台。二是中小学应该为高校社团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经费支持。三是对大学生开展学生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帮 助他们完善课程内容、修改课程教案,提升传统文化社团进校园活动的质量。

2. 拓展实践路径

高参小。当前不少高校都开展了“高参小”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建立起了合作的渠道。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可以借助“高参小”项目进入中小学校园,并且依托已有的资源和活动经验,更好地开展活动。其实不少“高参小”项目都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且有借助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力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南山诗社,就是借助文学院老师的“高参小”项目进入中小学举办活动,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三点半课堂。

“三点半难题”是指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而不能及时看管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当前中小学校和家长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仅讨论其中一种可能路径,即延长学生的留校时间,由学校负责管理。为避免“三点半课堂”成为日间授课的简单延续,背离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初衷,许多学校在这段时间安排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然而实际操作中,学校很难在“三点半课堂”有效组织起多样的课外活动,大部分只是简单的“照看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让高校社团的学生在“三点半课堂”开展传统文化类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松风琴社、书法协会、围棋社等十六个传统文化类社团,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国学诵读、硬笔书法、趣味围棋等。

社团联动。为实现素质教育,当前中小学校都会鼓励学生成立兴趣社团,并且设立社团活动日。中小学组建的社团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类社团。高校的社团可以在社团活动日进入中小学校园表演、教学,帮助中小学生开展社团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可参与中小学的校本课程设计,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创意、课程资料以及人力资源。

借助以上路径,可以发挥高校社团种类繁多、专业性强、灵活性高的优势,开设国学诵读、古诗词品鉴、书法赏析等兴趣课程,帮助中小学生积累国学知识,通过“浸入式”学习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不但可以有效减轻教师负担,还能发挥大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3. 创新活动形式

高校社团进入中小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活动,克服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弊端。

经典诵读。以中国古典诗词和古代散文为主,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情景诵读方案。在引领诵读前,高校学生依托所学专业和社团性质,选取合适的诵读内容并进行讲解,使参与者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入情景诵读。着眼“熏陶”,注重“感悟”,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注重理解诗意,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文人的情趣与心境,使学生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传统文化文艺展演。民乐合奏、汉服展演、舞台剧、古诗词吟唱等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参与度高、趣味性强。高校民乐类、话剧类社团、传统文化类社团成员可以共同合作进行技能指导、节目编排,避免出现学生完全自娱自乐、重形式轻内容、排演效果差等情况。

仪式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简单的传统仪式教育,是使学生深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实际讲解和示范过程中,会更加注重讲解传统礼仪中合理的部分,不强调烦琐、腐朽的礼节,更注重传统礼仪对千百年来中国人格塑造的意义,强调其背后所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知识性内容讲授。活动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支撑,知识性内容的讲授是开展活动和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可通过集中讲授、日常讲座、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多层面、多角度、持续性地开展高校社团与中小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将传统文化知识有针对性、创造性地整合起来讲授,实现课堂联动。结合一些活动的讲授,能够使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学生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吴冬玲.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J]. 工业设计,2011(11).

[2]杨瑞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3]程红艳,周金山. 传统文化复兴与教育中国化的探索[J]. 教育科学研究,2018(3).

[4]杨启慧,罗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亂象及其破解[J]. 教学与管理,2018(8).

[5]王运东,谢媚帆. 高校学生社团在弘扬民族文化中的作用[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进校园社团中华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