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9-03-20王爱梅
王爱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动机和动力,是学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积极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了学习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使所学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经验,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强烈兴趣。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吸引学生的问题,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用‘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入,小猴子都喜欢猴王做得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个饼。猴大看见了说:“我要一块饼”。猴王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给了猴大一块。猴二……小猴子得意地笑了,都以为自己分得的多,你觉得呢?这时猴王笑了,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看。
二、联系生活,唤起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多地使用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例如:学习5的口诀时,让学生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做手指操,一起做造型,一只孔雀,一只小狗。一只手有五个手指手,二只、三只手呢?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大大加深了对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三、手脑并用,促进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并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做到边看边想,边动手时还要口述操作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圆柱 的表面积分成几部分,拿出自己的准备的圆柱,动手分分看。学生很容易分成了三部分。这三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自己制作一大小不同的圆柱。小组合作:这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任意做了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不是圆太小就是太大。老师适时引导,圆的大小与长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规律吗?经过讨论,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宽就是圆柱的高。这样,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得来的公式,记忆深刻。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质疑问难,引发兴趣
教学中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起学生要求解疑的心理需求。例如: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先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再猜测3的倍数特征,(个位是3、6、9的一定是能被3整除)老师出示数据,学生根据自己的推测,进行检测。有些数能被3整除,有些不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估计全班学生都产生了疑问,并产生了最大困惑时,老师稍稍提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引起他人注意,争强好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把平行四邊形转化成我们学过一种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折、剪、拼转化长方形,并根据长方形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同学们非常了不起,运用数学转化思想就解决了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你们能运用自己探究的知识解决问题吗?教师设计新颖、新奇、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学得轻松、快乐。这样,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兴趣极佳。
总之,数学知识蕴含着许多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把它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才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