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后反馈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上优化的翅膀

2019-03-20王菊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作业设计

王菊梅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所谓课后反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是用来强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和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对教师而言,课后作业是检测和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是有效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之一。

通过作业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上课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并在后续的教学中,持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做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又体现了反馈的有效性。如何通过课后作业优化课堂教学,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

一、注重实效性反馈,引导学生寻找学习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往往也是最为枯燥的。为了使学生能够高效掌握基础知识,平时尽量不布置机械书写多少遍的课后反馈作业,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学会,只要能学会即使不写也可以。有了这样宽松的作业气氛,学生都会想尽办法研究学习方法,使自己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在复习时,布置的作业应该是设计考卷性的作业。如,基础知识就让学生按照语文试卷的形式自己设計考题,要求设计的考题一定是同学最容易出错的,或是最容易忽略的。这样的设计,学生就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哪个更容易出错,这样在设计考别人的试卷的过程中自己就深入学习了一遍,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课内阅读也要采用这种方式,先让学生明确一般阅读的检测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出检测题检测组内同学,在出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学习起来也就事半功倍。

二、设计多元化反馈,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1.设计主题性作业。主题性作业不仅把学生的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又强调了在情境中完成,因此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2.设计生活性作业。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让学生将外在的语言进行内化,主动地将已学过并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

3.设计情境性作业。“大语文”教育观指出: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又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发展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干,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从而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

三、设计多层次反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强调:“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难以完成;太浅,学生会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作用不大。适量、适当的作业和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对优生是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学到相应的知识,在各自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获。

四、设计趣味性反馈,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他们日益喜欢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希望在需要独立思考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因此在作业布置时,需要设计一些既符合学生兴趣又能结合教学需要、有创新意义的练习与活动。这样的作业能给学生发挥才智的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并最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语文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学反馈,并利用这些反馈获取信息,调控教学进程。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机制,同时也让学生成长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灵活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作业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快来写作业
有种设计叫而专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作业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