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时代教师美好形象的重建

2019-03-20黄雯霓

教师·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

黄雯霓

摘 要:近年来,受网络冲击,教师的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教师背离了人们对教师的完美期待,加之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成为害群之马,媒体大量的负面报道引发网民的道德审判热潮,教师公众形象严重滑坡。文章从教师形象定位、教师评价、行业自律、媒体职业道德、家校关系五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力求对网络时代教师美好形象的重建有所启示。

关键词:网络时代;教师形象;行业自律

近年来,不时会有教师失德的新闻在网络上传播,引发网友的口诛笔伐,甚至连报道教师遭遇天灾人祸的新闻下都可见到一众网友的幸灾乐祸、拍手称快,公众对教师的负面评价让人震惊。

曾几何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毫不吝惜对这一职业的赞美之词,然而这些评价往往带有完美的理想化特征,高度神化了教师这一形象。因此,教师不允许犯错,甚至是教师个体行为出现了任何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殃及整个教师队伍。

时代在发展,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化,而网络环境的自由性、开放性也给教师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们不满于固化的职业刻板印象,更强调个体的独特性,走下“神坛”的他们显然背离了公众的完美期待。个别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做出了一些危害学生、危害社会的行径。此外,网络环境的多元性、交互性使得各种言论泛滥,部分网民缺乏客观理性,陷入舆论道德审判的狂热中。

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迎合公众情绪,对教师队伍个体的不良行为随意定性,过度解读、恶意渲染,加剧了公众对教师的不信任。

那么,网络时代,该如何重建教师的美好形象呢?

一、重新定位教师形象,给予教师人性化关怀,将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落实到实处

教师行业,确实曾涌现出众多道德高尚的佼佼者。然而,绝大多数的教师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教师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却经常被忽略了。

2012年,广西柳州一中学一男生因老师要没收其饮料而疯狂殴打该老师,导致该老师住院治疗,家长却没有任何歉意,学校也不敢惩治肇事学生。

2017年,齐齐哈尔某学校的一位张副校长因下课时制止一位学生在走廊大声喧哗而被其顶撞,张副校长忍不住爆粗口大骂该生,后该校长被撤职调离。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辱师事件层出不穷,然慑于网络、制度等种种威力,教师无权维护自己的尊严,更不能管教、惩戒学生,否则最终被惩罚的、受伤害的都是教师。

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在物质上也无法获得应有的报酬。各地持续发生教师讨薪事件,教师群体因拖欠工资而聚集上访发出公开诉求,教师已然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表。

作为教师,如果连身而为人的体面、尊严都无法保证,何谈道德上的高层次追求?

因此,我们应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重新定位教师的形象,重视教师作为“人”的情感和需求,给予教师人性化关怀,保障教师的正当权益落到实处。当教师不再是圣人,当教师不再是弱势群体,既能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暖又能有高空翱翔的胸怀,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实现教师个人的人生价值,重建新时代的教师美好形象。

二、对教师的准入、评价应以德为先,尽快实现全国教师信息联网,严惩教师队伍的害群之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因而这一职业具有典范性,对教师群体的道德要求也远高于其他行业。然而,当前的教师准入制度仍是侧重于对专业技能的考核,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体现在绩和能方面,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各种教师招聘、教师评聘要求中均会提到“德”字,那什么才是师德的衡量标准呢?翻看这些文件关于“德”的条件,不乏“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学校的安排”等字眼,也即是说除非该教师违法犯罪,不然衡量其品德的仍是以工作业绩为主。

据报道,2007年,广西鹿寨县一名吴姓教师强奸两名8岁的女童,而他曾4次获得中渡镇“先进教师”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学校教师年度考评优秀。被评为“优秀教师”的人道德却极其败坏,其恶行令人发指。而类似的触目惊心的事件却还有很多。这些害群之马不仅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其人生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摧毁了他们的未来,也给整个教育行业带来致命伤害,瓦解了民众对教师的信任,严重损害了教师群体的公众形象。

因此,对教师这一行业的准入及评价应更着重于道德考核、心理测评,同时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这样既能避免品德不端的人混入教师行业,祸及整个教师队伍,也便于及时发现、清理、严惩教师队伍中的“害虫”,起到震慑作用。

网络时代,更应充分发挥网络的高效性,尽快实现全国教师信息联网,将严重违反师德的个人行为录入,让教师队伍中的“害虫”无所遁形,凈化教师队伍,重塑教师的美好形象。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方法,加强行业自律

学会强化自己的内心,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监督,将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才能战胜过分膨胀的欲望及种种负面情绪。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教书者须先强己,育人者须先律己。教育者个人的素质对教育对象的品行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也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的公众形象,因而自律是重建新时代教师美好形象的关键。

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到自律呢?

一方面,教师必须率先从自身做起,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作出表率。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教师必须学好法律法规,特别是教育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依法执教,而不是随意处罚学生,甚至侵犯学生的权利而不自知。

此外,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四、加强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建设,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每当有教师犯错误,在未明真相之前,全国各大媒体几乎都会争先报道,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使得信息迅速发酵,引发舆论的“腥风血雨”。很多行业都存在违背道德的行为,然而没有一个行业像教育行业这般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究其原因,一是基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二是广大无良媒体成为污名化教师的恶意推手。

2017年7月,“12岁女孩被强奸”一事被媒体宣扬得沸沸扬扬,两名被指控的老师邵俊立、何建设遭受了广大网友的谩骂、诋毁,连警方辟谣也被指控,直到专家組彻查通报真相后,才出现反转——这一事件实属编造。然而,直到真相水落石出,都没有任何人向两位教师表示歉意。

盲目的“正义”对两位教师及其家人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一事件中,媒体一次次对教师群体进行抹黑,一次次误导舆论,让广大教师又一次背了黑锅。而类似这样冤枉教师的事件并不是个例。

新闻媒体应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加强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还原真相。网络时代,各类信息参差不齐,新闻媒体尤其要正确地引导舆论导向,一方面应如实反映教师行业的真实情况,激浊扬清,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则不应该添油加醋,过度宣扬教师的负面形象,甚至为了点击率编造不实新闻,引发公众对教师的敌对情绪。过度放大教师的负面形象无形中会让广大教师失去职业认同感,放松自律,也让社会对教师群体产生不良印象,动摇育人的榜样示范作用,造成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五、加强对家长及学生的感恩教育,学会尊师重道

《学记》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是重道、敬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当今社会却已丢失了这一传统。

2017年,广东连州一名小学教师在微信上点收了家长的88元微信红包,即刻返还了90元却遭拒收。随后,家长把教师收受红包的截图发到网上,并举报到教育局,该教师最终被教育部门处分。据调查,发红包的家长是因为孩子换座位的事对老师心怀不满而策划了这一报复事件。

2018年,株洲县育红小学女教师因罚站迟到学生,被该生身为派出所副所长的父亲带入派出所调查7小时。

当下,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把教师当成了全能型服务人员,对教师颐指气使,缺乏应有的尊重,只要教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或者孩子出了点问题,就一味地指责、否定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学生追求自我和个性,但过分张扬自我,易形成偏激性格,家长的不理性更加剧了孩子的自我膨胀心理,导致他们缺乏感恩之心,无法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教育。

教育工作既是平凡的,又是烦琐的。因此,家长和学生应该人性化地看待教师的工作,对教师多一些尊重和信任,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而不是稍有不满便肆意指责,甚至加以人身报复,否则,终日生活在恐慌之中的教师谁还有胆量、谁还愿意去管教学生?学生不服管,家长不让管,教师不敢管,在这样一种相互不信任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中,教师已然失去其威信,被迫间接地不负责任,更遑论其美好形象的塑造了。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始终和一个国家、民族的兴亡息息相关。作为发展教育事业主要力量的教师,其社会形象关乎着教师的职业认同,关乎着教师的职业道德,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发展,社会应对教育怀有敬畏之心,神化或污名化教师形象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让教师重建新时代的美好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班建武.教师媒体形象过度负面报道的消极影响[J].中国教师,2007(2):20-21.

[2]李程锦.网络媒体中教师形象负面报道的调查研究[J].师资建议,2011(8):89-91.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社会整合的革新: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Cartoons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网络时代的票房
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网络时代的阅读变革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