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0吴东国
吴东国
摘 要:情境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知识是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化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境式教学模式的使用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情景式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统一、真实与假设的统一等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利用身边生活事例创设情境、应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等。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式教学;教学方法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同样,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式教学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倡导的高效教学模式之一,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时需要准确掌握高中化学创设情境的目的、方法及原则,挖掘出所学知识内容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进而创设出趣味、生活、问题等各种教学情境,达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意义
创设情境能够引导学生重视科学本质,摒弃非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认识过程中最复杂和最困难的阶段。教师通过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推理判断,这样的教学过程避免使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感性阶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科学本质,从而实现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创设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关注和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情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所传递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实现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情境式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更有效
化学概念既是学习化学知识网络的节点,也是构建化学知识网络的骨架。教师在讲解化学概念知识时,创设的情境不仅要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也要有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网络,最终让学生完成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一)巧妙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枯燥,假如教师不注意选择教学方法,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倦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力争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1《硝酸》新授课内容时,可以结合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被迫要离开即将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的祖国时,为了表示他返回祖国丹麦的决心,玻尔将获得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王水中,然后将王水装在玻璃瓶中,并将它放在显眼的柜面上。后来,德国侵略者闯进了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可是他们却一无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玻尔把金质奖章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诺贝尔金质奖章更加光亮灿烂,它凝聚着玻尔对自己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德国法西斯的无限仇恨。在课堂上学生自然会想到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那它为什么会溶于这种溶液呢?这又体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呢?学生一定会对接下来的知识内容充满好奇心,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创设实验情境
情境式教学采用实验的形式是化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授课模式。化学学科本身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但是很多实验理论性太强、太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从身边的生活事例入手,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钠及其化合物》这一节的新授课要求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巧设實验。教师问学生遇到火情应该怎样处理,首先用什么灭火,学生会马上想到水、灭火器等。教师解释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生成了比空气密度大、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且隔绝氧气从而能灭火,那么水和二氧化碳一定能灭火吗?教师在课堂上要试着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灭火,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用脱脂棉包住约0.3克过氧化钠粉末,并将其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上几滴水,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棉花立即燃烧起来。教师再向脱脂棉上通适量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学生会观察到棉花燃烧得更加剧烈。这个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常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会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来探究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三)组织各种化学竞赛活动
创设比赛情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设立比赛场景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学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快、书写方程式比较准确、解答问题时答案最完整。通过竞赛活动不仅让学生复习了化学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比赛活动具有非常好的激励功能,举行的每一次比赛活动都是学生自我展现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能力的过程。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化学竞赛活动好比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学生的智慧闸门。
三、情境式教学中创设情境时应注意的原则
(一)创设的情境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
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感觉化学学科比较乏味,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兴趣不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化学知识纯粹就是一种负担,学生把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完全割裂开来,从而盲目认为所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就有了积极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既要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同时还要注重情境设立模式的新颖性,使创设的情境能够增添化学课堂教学的色彩。比如,在学生学习铝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易拉罐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立即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上,之后让大家一块观察易拉罐的变化。学生会发现易拉罐首先不断内凹变瘪,过一段时间后又慢慢鼓起来。学生通过这个简便的实验会马上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会思索这体现了铝的什么化学性质,整个过程教师自然地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铝的化学性质上来。原因是首先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造成易拉罐中气压降低而变瘪,易拉罐又慢慢鼓起来的原因是易拉罐材质中的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氢气,造成易拉罐中的气压增大。
(二)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思考是学习的源头,思考来源于问题;问题是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学会思考的活水源头。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认知矛盾,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产生“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化学情境,引导学生发掘出情境中所隐含的化学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盐类水解的知识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纯碱不是碱,那么它的水溶液到底是不是碱性?下面自然会用pH试纸测一下溶液的酸碱性,得出纯碱不是碱,但是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学生自然会思考碳酸钠溶液为什么会呈碱性,探究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哪些,从而引出盐类水解的实质。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有效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化学知识上来。
(三)创设的生活情境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现实生活既是学生学有所用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情境。化学知识要服务好生活,合适的实践探究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消化知识、运用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或是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通过情境的学习,充分认识化学学习的真谛。情境的实践探究会促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从而感受到化学学科的价值。
(四)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学習的重要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渐得到发展。经过学生思维的内部整合,学生就会领悟并建构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用情境式教学还需要用“着眼发展”的观点,明确新课标的要求然后优化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以及教师本人教学水平,选择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论情境教学的教学论意义、类型及创设要求[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1):13-17.
[2]王本明.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有效教学[J].高中数理化,2014(20):56.
[3]张李斌.课堂情境是打开自主学习的大门[J].知识窗(教师版),2014(6):42-43.
[4]罗榜明. 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J]. 读写算(教研版),2015(3):271.
[5]王 顺.“情境探究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