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实现情感态度目标
2019-03-20陈清泉
陈清泉
摘 要:小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快速、协调发展时期,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采取有效的方法,抓住有利因素,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特点;情感态度目标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动机的表现还不是很明确,以外部的、不稳定的动机较为明显。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直接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学生深层次的内部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不同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框架中解读教材,创设合理的情境,努力达成情感态度目标。
仔细观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在情感态度目标方面的要求,我们会发现第一学段重在体验,让学生基于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而第二学段则重在养成,让学生在好奇心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它们都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情感的体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态度目标呢?笔者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
(一)发展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是数学课程情感态度目标的第一体现,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努力获取数学知识,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这种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深层动机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朝着提高数学成绩、发展数学能力的目标而努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特点,采用合理的奖赏、及时反馈、适时考查、合理的评价等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之紧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经历数学的思考过程。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计算6÷3=2、12÷6=2、24÷12=2这几道算式,学生在计算中发现它们的商都等于2,似乎存在某种规律;接着教师让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的特点;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笔者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组织男女生进行对抗赛。先出示10÷7=()和10÷3=()两道除法算式,比赛在求商的过程中看谁先发现规律。结果是女生一下子就发现商是3.333...,数字3重复不断出现;男生却因没发现规律早早就放弃了,只有少数几个费了很大力气才算出1.428571428571...,他们很是不服气。我问:“为什么?”男生回答:“女生的那组数据简单有规律。”于是,我告诉他们,任何两个整数相除如果除不尽都会发生商重复出现的规律。此时学生兴致高昂,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计算6÷7=(),学生计算后验明了这个规律。至此,学生对数学中的规律表现出很强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我因势引导:“当除不尽时计算结果为什么一定会出现重复数字?今天我们就学习《找规律》这一课。”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学才更具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任务时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另外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很容易模仿身边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正确、有力的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用激励的眼神、亲切的微笑、友好的手势等暗示来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多使用“你能行”“你再想想”“你一定能做到”“你的想法很有創意”等肯定性的话语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经过长期的重复训练,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兴趣自然浓厚,更重要的是学生更加信赖教师,实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教学环境。诚然,如果教师不热爱数学,或者没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就很难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教师要树立起自己的情感态度,要用自己对数学的热情去点燃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用自己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去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用自己饱满的探究精神去感召学生积极大胆地创新。
二、坚持对学生情感的渗透
(一)向学生传递积极情感
情感态度是内隐的,它不像知识技能那样显性化。学生是主观能动体,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内心进行熏陶、渗透。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听到学生的回答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时,就会显得不耐烦,要么急不可耐地另找他人回答,要么直接生硬地说“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你坐下”。而此时此刻,学生由于接收到教师的不友善或不屑的信息,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严重打击,常常会无奈地红着脸、低下头,之后他就不敢再举手发言了,慢慢地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和心理障碍。可见,在教学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情绪才能够放松,思维才能够驰骋,才能够想说、敢说、会说。而教师要将这种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长期渗透在平时的数学活动、动手实践、问题解决、合作互助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当然,由于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渗透式的,所以它的效果不会是突飞猛进的,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循序渐进、慢慢变化的,它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耐心培养。
(二)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生的知识基礎、思想认识、思维方法、身体素质和性格不同,在同一时间表现出的才智也是不同的。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成绩往往直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成绩好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得比较积极,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就比较消极。所以,教师要及时地帮助这部分后进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针对这点,教师有必要在课内外对他们进行辅导,如讲课时多注意他们,提供给他们较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在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也及时检查和讲解,告诫他们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用宽容、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会逐渐转变,渐渐喜欢上数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慢慢提高。
三、增加学生情感的体验
情感态度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体验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验既是渗透情感态度的载体,也是达成教学目标整合的介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成功的喜悦,领略数学知识的奥妙,感受数学知识的深奥,品尝解题的“艰辛”。只有让学生一次次地感悟数学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学生的情感态度才会获得一次次的凝结与升华。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认识方程》一课,笔者创设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认识方程:通过改变天平两边物体的重量,说天平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天平特点——不平衡与平衡;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达“天平不平衡与平衡的故事”;分类不平衡与平衡的故事的式子,得出不等式和等式;举例、辨析方程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两人一小组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并通过交互平台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学生在操作中逐步认识到天平的特点,体会到不平衡与平衡所带来的式子的变化,为认识方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快乐的,体验是丰富的,收获是真切的。该案例中学生的体验除了感官活动,还有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同时还伴随着合作与交流,符合学生心理的特点,让学生经历愉悦的数学思考,获取数学知识,实现情感目标。
诚然,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教师必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生活中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在体验中逐步丰富自己的数学世界,增强对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程度。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米的认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量一量桌子、床铺、电视、冰箱等的长度。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将课内所学知识融入生活,这样既亲历了应用知识过程,巩固了认知,又体验到了学习有所用的数学乐趣。同样,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调查研究:搜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上网了解其他国家的币种,到商场亲自体验购物,还可以进行人民币的兑换等课前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知识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门艺术,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方法,还要知道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而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会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小娟,胡卫平,武宝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五年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184-192.
[3]连 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