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9-03-20□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教师阳光

□张 程

随着国家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当代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明显,很多学生沉迷网络,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越来越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够加强高职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研究好高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所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良好的社会氛围还没形成。“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范围过于狭窄,只是将其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和老师,并不能够将这一活动的意义和乐趣有效传达,即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资源,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二)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某些学校的领导对阳光体育运动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也就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活动氛围和活动平台。政策的有效执行不仅在于政策本身是否确实可行,更在于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和实际的执行情况,某些学校领导班子对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政策解读有误,致使其没有正确贯彻执行。

(三)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掌握有待提高。多数教师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比较了解,但是没有很好的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对于真正意义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部分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忽视,是由于对工作本身的漠不关心所致,由于体育教师的待遇一直很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的倦怠的工作情绪;也有部分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校园内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者,单纯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让学生放松和娱乐而已。

(四)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项目、场地器材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时间非常有限,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不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形式存在很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活动形式与内容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严重限制阳光体育运动的后续发展。

(五)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制定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相应的评估系统与监督体系,致使活动效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出评价,即使存在问题,也不能够及时予以反馈的情况。

二、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相对缺乏,是造成阳光体育运动推行缓慢的根本性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理念都发生很大转变,许多人过于重视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忽视精神生活的追求。“阳光体育运动”的产生,便是建立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国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高职学生,心理趋于成熟,对于体育教育了解更全面,也具备更强的个人素质与更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校方与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有着更深层次的解读以及更全面的理解,从而形成观念上的转变,才能制定出更适合高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教育模式,并给予合理应用。

(二)加大宣传力度,建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与推广相结合,才能加强宣传力度,形成一种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如在系统地指导学生合理锻炼的基础上,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与健康评估,并且教给学生更多的生理、健康、卫生知识等,让学生能够即时掌握身体的变化情况,从而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带来的益处。同时帮助学生制定一系列健身计划,科学、系统、全面地进行锻炼,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作息时间等,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做好基础。

另外,为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能够持久进行,仅依靠校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职学生也是社会和家庭的一员,需要联系家庭和社会,共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长久发展。建议建立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为辅助的三方协调发展的多元教育途径,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注重多方交流合作,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发展,共同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提供合力,进一步为高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从而真正实现时间上的延续。

(三)深化课程改革,挖掘特色项目。在继承阳光体育运动有关精神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可以考虑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合并或划分为一个系统,并适当加入营养与养生等相关内容,如把发展身体素质理论、身体锻炼方法、人体运动基本规律、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置等体育理论知识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全面的了解,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提升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与健康打下基础。

在体育课堂的授课形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兴趣,自行选择不同的项目参与学习,如游泳课、篮球课、乒乓球课等,尽量选择小班授课的形式,便于同学更好的学习与互动,并且更有针对性地练习自己喜欢的项目,接触同班同学之外的其他同学,扩大交际圈。

同时,学校可以定期以院级代表队、系代表队、年级代表队、班级代表队等团队的形式组织比赛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和观摩;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外高水平的竞技比赛,提升体育文化品位;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情况纳入体育成绩甚至评优资质等等。另外,可以将课外体育俱乐部与校园相结合,建立系统的体育俱乐部网络,转变管理模式,带动学生的参与性。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亟待转变,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并实施考核,强化教师对于职责的认同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成立专门的课程研发小组,人员可以选择有经验的体育工作者、健康专家、校内体育教师、甚至有代表性的学生等,确保课程的设定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要进行,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学习,提高课程教授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内容的融合。

在全国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越来越高,和当前的教师队伍水平不相符合,问题还在不断激化。合理建设和优化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1.在人才的引进方面。重新建立录用标准,将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纳入其中,将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作为两类考核内容分开进行,共同作为评选指标,加入个人能力与素质的考核,选拔那些有责任感的全面人才,必要的时候可以破格录取非正式渠道报名的人才。

2.在人才的培育方面。校方要建立其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培训体系,着重培养教师各方面的技能,并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与个人规划情况,有针对性培养与塑造。加强培养教师在教学的中,针对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的训练,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人才的留用方面。对于已经选择的体育教师,在保障福利待遇的同时,要进一步地培养,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并予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职位评估系统,制定适当的奖惩机制,做出奖励或惩罚。

(五)加大投入,完善场地缺陷。对于当前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场地,提出两方面改进建议。

1.新建场地。对于那些有区域进行运动场地规划的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在校园内的空白区域扩大体育运动场地,如建设体育馆,里面的设施要尽可能保证全面,不仅在体育课中开放,在平时没有课堂占用时也可以对学生开放,可以参考图书馆管理模式,凭借学生证进入,或办理运动卡,也可以在放学后对外开放以保持收入平衡。另外,建立体育馆要遵循环保、经济、安全、适用原则,符合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

2.加强与体育馆合作。在没有能力以及资金资源略为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就近的体育场或体育馆合作,在有特殊需求如足球比赛、游泳训练等情况下到体育场进行,可以考虑借用学校班车,也可以租车前往。

(六)发挥各部门职能,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1.组织职能的完善。完善组织机构,确立整体目标与方案。在阳光体育运动方针的指导下,合理有效地完善机构组织,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整体目标的顺利执行与反馈。形成活动运行方案后,进行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有效地完成整体目标。同时,注重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与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反馈与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便于管理者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与调整。

2.明确奖惩制度。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激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好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在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基础上,对阳光体育运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制定奖惩标准的同时选择相应的考核机构,要求公平、独立的进行审核,并确保奖励与惩罚的实施。

(七)加强监管力度。有效的监管手段与监管实施力度是确保活动实施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要选取适当的指标,如学生体育项目成绩、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群体中肥胖率的减少以及动手能力的增强等,以此作为活动有效进行的标志。另一方面,要实施必要的手段,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包括考核与监控等。

1.定期考核,及时反馈。在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课堂考核、自我评估等多项方式,对学生体能情况与运动提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学生的获益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同时注意适时地调整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帮助每个同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2.建立动态的监控机制。建立动态的监控机制,才能确保实时获取活动进行情况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避免阳光体育运动流于形式,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在实施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教师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