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对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冲击

2019-03-20高雨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教育

□高雨雨

阿尔托夫勒在《再创新文明》中写到世界迎来了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以锄头为标志的,第二次浪潮是以流水线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则是以电脑为标志的。据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所占比例达99.1%。综合众多数据分析,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育、经济建设、工业等领域的催化剂,在校大学生更是众多网民中的积极分子。网络所带来的强烈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和其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网络对青年大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产生的影响,很有必要值得深思和研究。大学生自我管理一般包括自主学习管理、生活方面自我管理、人际情感方面的管理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管理。

一、新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

(一)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以西安某高校1,000名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归类统计如下:65.2%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丰富,基本能满足自己想要了解的任何信息;59.4%的学生认为利用手机网络可以打发无聊时光,有了网络就不会觉得没有事情可做;39.8%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使人减轻压力,可通过各种游戏或者娱乐视频放松精神;36.0%的学生认为使用网络便于与家人联系,例如可以通过微信、QQ等通讯工具及时了解家人和朋友的动态以便进行交流;19%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便于谈恋爱,网络解决了距离障碍;11.2%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现在社会普遍认为网络的发展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每个网民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资源五花八门,可是如何利用好和控制网络所传播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是人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二)网络意识形态研究。众多研究学者对于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基本可以归为两大类,姚元军等[1]人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传统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延伸。基于网络信息工具的使用而产生的新的意识形态领域,是传统意识形态各要素在网络信息空间的延伸和再现,并在一定条件下反作用于现实世界,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扩展和对信息网络社会的重建,反映在现实世界中,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张宽裕等[2]学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代表着网民的利益,指导网民的“行动”,并通过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较差,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和诱导[3]。可见,网络对大学生的各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大学校园与新时期网络大爆炸时代的风貌大相径庭,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带来强烈的冲击。

二、网络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冲击的表现形式

(一)自我管理的概述。教育领域BarryJ.Zimmerman对自我管理定义为,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制订计划、自我监控,主动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结合自身情况和学习状态主动地进行调节,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其结果受环境、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并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影响。“00后”成长在生活物质条件优越、移动互联网和内容大爆炸、独享父母关爱、学业负担相对较重、家校管教相对民主的大环境下,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从中学过渡到大学,环境的变化对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大学生势必会带来行为习惯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如何对自我学习进行管理、对学习休闲时间的具体安排、自我行为约束规范以及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自我心理管理调节等方面。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冲击。新媒体是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行业新形态频出,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容易造成自我的迷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发生了巨变,对于自我约束习惯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我管理不仅指的是自我表现行为的管理,更深层次的应该是思想意识的管理,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在于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拥有积极正向的思维,时刻进行思考,不断提醒并能调整自己的行为,经营管理好自己的生涯是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三)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同时也可通过网络不断开拓视野,对于从网络中获取知识,更多的是以“快餐”形式汲取。网络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固定界限的平台。负面影响同样值得人们深思,乱象的网络内容容易引发思维的发散,网络虚拟世界的无拘无束与真实世界的差距导致网络成为大学生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发挥场所,无形中对大学生的现实社会交际能力弱化。分析以上现象,无疑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深入研究新时期青年主力军的思想特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三、增强自我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了解清楚大学生的受众需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行条件,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拥有对价值取向进行判别的能力,重点需要研究学生思想的关注点,掌握和分析网络传播信息的规律,占领网络视域下的教育管理制高点,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受益面和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有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也是青年学生成才的自身需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和占用了青年大学生的很大一部分课余时间,甚至是课堂时间,这就要求人们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必须找准着力点,所设置教育模式要符合新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范围,尊重性格的独特性。

(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体现大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更是提高大学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网络舆论对人们的思维和价值取向造成强烈冲击,同时也是青年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实现自我管理不仅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青年一代大学生存在社会经验不足的真实现状,导致其对网络泛滥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正确的甄别,在成长的道路上容易跑偏,如何让青年一代大学生所接触的网络信息能经过一定规章制度的过滤筛选是应该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问题。网络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往往大于负面影响,不断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才是真正利用好网络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三)把牢意识形态,提高宣传教育效率。网络平台所起的宣传作用是传统宣传方式不可比拟的,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至关重要,面对新媒体洪流,大学生要提升自我管理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善于利用新媒体为己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网络信息所带来的思想上的诱导,利用网络复杂的形态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辨别能力,通过网络世界开拓思维拓宽视野。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网络可以起到迅速传播、定位准确、范围精准的作用,这为新时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同时对于网络宣传不仅局限于教育正能量宣传,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不能放松对新生青年大学生思想特征的研究,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与网络发展最前沿,设置最新网络引导路线,切实帮助学生在网络大背景下能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减小网络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冲击的建议

(一)国家层面:制定规章制度。从国家层面应进行规章制度的跟进,在网络科技发展进步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应该配套相应的规范制度,以达到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科学控制,将网络的正面作用充分利用,逐渐减小网络对网民群体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层面:创新学生教育和管理方式。从学校层面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生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技术的培训,将最新网络相关知识引进校园,增强“网德”教育,正面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免疫力,提高学生鉴别网络中的正负能量的基本素养。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校园网络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教育、注重网络伦理教育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持续推进大学生助管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实施目标教育。

(三)家庭层面:父母给予关爱及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处在高速转型期,在家庭因素中,物质永远替代不了精神,父母应加强对下一代的精神关怀,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时时关注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方式和所花时间,起到监控和及时引导作用,积极采用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培养模式。

(四)学生自身加强自我管理。从学生自身方面,要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督促、自我教育的意识,以辩证的态度认识网络所产生的作用,切实在成长过程中能做到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实施自我管理。

五、结语

每一个时代的青年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时代造就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影响着时代的发展。应对网络对青年大学生自我管理形成的冲击必须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共同努力,网络科技大爆发的同时应该有明确的规章规范与之同步,只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帮助青年大学生积极应对网络对自我管理形成的冲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