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构建与完善

2019-03-20张中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馆员激励机制图书馆

□张中兴

一、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完全采用统一性的激励手段,并没有考虑到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馆员之间的差异性,只是盲目地引进其他图书馆的激励方式,对所有的馆员都进行单一的激励。并且图书馆的激励手段基本上与工资的高低划上了等号。正是由于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导致了在对馆员的实际管理过程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馆员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中,依旧消极懈怠,缺乏服务热情,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对于竞争方面的激励力度不足。在岗位竞争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岗位竞争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虽然图书馆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但是竞争的范围只是存在于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由于人情关系的影响,会导致竞选、评议等流程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保持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任职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了在岗位竞争过程中,参与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没有明确的标准,无法对竞争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三)考核和薪酬方面的激励不够完善。对于馆员的考核,是高校图书馆实施激励手段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完善的考核制度的前提下,对馆员进行更为全面、准确的考核,才能够以考核结果为基础,进行更为有效的激励。但高校图书馆的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了考核结果并未能真实地反映馆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另外,考核结果与薪酬的确定没有挂钩,付出辛勤工作的馆员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这就严重打击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重视物质奖励轻视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是激励机制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单一的物质奖励却会激起馆员的拜金思想,让馆员为了得到更高的工资而运用各种方法来营造自己努力工作的表象。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不只是注重物质生活,而且精神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单一的物质奖励,无法满足馆员的需求。长此以往,物质奖励对于馆员的激励作用就会不断减弱。

(五)培训制度不符合馆员激励的要求。对馆员进行培训,是高校图书馆提升馆员素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馆员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培训制度还未能让馆员满意。第一,由于高校在图书馆馆员培训方面投入的经费较少,无法保证馆员能够接受高效率的培训,而馆员会觉得这种培训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没有意义,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第二,对于馆员的培训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能结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实际,对于平时的工作缺乏指导力,无法帮助馆员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一)完善激励制度和评估体系。为了能够通过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图书馆就必须要完善激励制度和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对相关制度的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定,为馆员提供物质、精神、岗位竞争等更为多样化的激励奖励,从制度的层面,保证激励机制能够更为顺利地实施。另一方面,要完善馆员评估体系,从而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化的评估,更为真实地体现馆员的实际情况,让评估结果更具权威性和参考意义。

(二)树立科学的激励管理目标。第一,激励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具有针对性。由于不同的馆员所担任的不同工作岗位,其工作细节上的内容要求不同,而且每位馆员自身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激励目标的制定不能全部统一,而是要通过差异性的激励目标,针对不同的馆员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第二,激励管理目标的制定,还必须科学合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以更为切实可行的激励目标,来大幅度地提升馆员的工作效率。

(三)健全环境激励机制。员工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于激励员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图书馆应当更为积极地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第一,应当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积极地寻找馆员情绪变化的规律,加强与馆员之间的沟通,关注其情感问题,保证员工能够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中,从而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另外,图书馆管理者还应当尊重馆员、关心馆员,拉进与馆员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关系。第二,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馆员实现自身的价值。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工作,不只是获取相应的工作报酬,更重要的是通过付出劳动,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关注馆员的人生价值观的成长,为馆员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予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让馆员在积极主动的服务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加强对馆员的职业生涯激励。职业生涯是任何一个行业中,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对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是推动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巨大动力。为了给予馆员更好的激励,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员的职业素养发展。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为馆员提供更好的职位晋升的机会,让馆员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更好的职位,满足其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追求。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当加强对馆员的培训,使馆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为之后的工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帮助馆员实现自身的职业目标。

(五)提升图书馆工作自身的吸引力。高校图书馆能够留住高素质馆员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本身对于馆员的吸引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第一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馆员与工作的分配时,要考虑到馆员的实际能力,尽可能安排与馆员自身情况相符合的岗位。第二,则是要丰富图书馆工作内容,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划分,让馆员能够通过工作轮换等形式,体验不同工作的乐趣,避免由于长时间机械重复的工作感到枯燥。第三,要重视馆员对于工作的反馈意见,从而不断地对图书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此来留住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确保工作人员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充足的工作动力至关重要,而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针对自身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和评估体系、树立科学的激励管理目标、健全环境激励机制、加强对馆员的职业生涯激励、提升图书馆工作自身的吸引力等方式,确保激励机制能够满足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心理期待,进而充分发挥出激励机制在推动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馆员激励机制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