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019-03-20□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院校融合高职

□兰 楠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现状

高职院校有许多专业,在这些专业中,教师要加大教育力度,保证教育更有针对性,使这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创业知识。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使人才培养迈向综合化。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动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第一课堂为主,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主要是以创业知识为主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为教育内容。许多高职院校的第二课堂更强调学分管理,学生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分转换。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紧密。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将企业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但却没有充分将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大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业导论》等。这些课程虽然可以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知识,但却没有将其与专业教育充分结合,导致两种教育彼此脱离。

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拓展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尽快实现产学研转化。现阶段,许多学生所申报的项目与其专业并不吻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竞争力也进一步下降。因此,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其与专业课程教育更好的衔接。

(二)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实践经验。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可充分胜任专业教育工作。然而,如果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就会导致一部分教师的能力无法与之相匹配。许多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能将这一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这样就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许多学科和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充分掌握这些内容,就会导致授课内容比较浅显。实际上,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不能有效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虽然学生可以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但其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训练,目前,各大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特意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和业内资深人士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但企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讲座和比赛为主,并没有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要保证教师具有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

(三)缺乏完善的实践平台。在进行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要保证有完善的实践平台。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将二者的融合限于第一课堂之中,忽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的相应基础设施不完善,平台功能不充足,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样就无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第三课堂,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过,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其创新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是更多扮演着实习生角色,其所作的事情大多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也就是说,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开展专业讲座,实现专业知识与创业的转化。为保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定期举办专业讲座,将学分与之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专业讲座中,学生可以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与创新创业理念,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通过创新完成作品与相应实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根据学生的专业开设讲座,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升级,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创业之中。

(二)实现产教研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要积极实现产教研融合,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技术成果、学术成果带入课堂,带动学生广泛开展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保证考核更加全面、客观,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公正的评价。教师要将专业课程与项目课题相结合,保证产学研实现高度融合。

(三)加强教学和比赛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想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中,除了正常教学之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多种多样的比赛之中,让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强化对本专业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此外,从各类创业大赛中筛选出合适的项目,将这些项目运行到创客空间等机构进行孵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以得到更加多元化的训练。

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改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在这一资源库中,要容纳各个专业,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专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库。每个专业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应创建与专业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效完善课程体系。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应积极参与配合,为了让教学与企业相接轨,教师应积极参与到企业中,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交叉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保证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使学生获得更加针对性的教学。要建立校友企业创业导师制度,通过校友优秀的创业经验和案例,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专业对创业的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优秀的创业经验进行整合,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三)构建完善的实践平台。为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实践平台,丰富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项目之中,得到针对性的训练。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对企业文化、运营模式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构建企业模拟工作室,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服务。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建完善的工作室,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接触实际项目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五、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有了明显的成效,高职院校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要立足企业发展,将各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产教研融合,注重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实现专业知识与创业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专业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融合高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