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2019-03-20张才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内化教学资源环节

□张才华

目前,教学模式呈现出信息化、碎片化等特点,对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再通过课后练习或者机械记忆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主要是通过微视频来完成知识学习和初步内化目标的。与传统的视频教学资源相比,微视频的典型特点是短小精炼、知识点明确且突出,改变了缺乏反思的单项传递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高效率地完成某一个小知识点的消化,并充分思考细节问题,提出疑问。通过课前自主探索式的微视频学习,会让翻转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更充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协助更有针对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深度。

一、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即是课堂综合体,它是由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基本环节以及贯穿于整个翻转课堂的综合教学活动评价系统组成,每个基本环节中都有众多的学习内容。在课前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制作视频,学生除了认真观看视频外,还要完成对应的自主学习任务,包括与教师进行线上交流。课中环节是深入内化知识的过程,在回顾基本知识点基础上,检测学生学习成效,完成既定任务,发现新问题,共同探究解决,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课后,教师进行成果检验、综合评价和总结,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总结并且向教师反馈相关意见建议。

(一)课前知识传递设计。

1.教师创建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由该课程授课教师进行创建,主要是指教学视频,除了亲身录制,也可以整合一些高质量的网络开放性教育资源。教师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多指标综合水平评估,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高低、知识储备是否丰富、学习氛围如何、主要学习目的是什么等。只有对以上方面做出较准确的评估,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组织和构建教学内容。通常针对不同的班级或专业,可制作不同的教学版本,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实现因地制宜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资源创建过程中,微视频的制作尤为重要,这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微视频制作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1)选定微视频的内容。根据教学阶段以及知识点的前后关联度进行筛选组合。再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和基础水平,选定微视频制作的知识点。确定主题后,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原则,构思展现形式。一般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在制作微视频时,很难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来演绎。那么技术手段的运用将起到关键作用。

(2)视频录制。完成第一步的内容构思工作后,接下来是视频的录制环节。第一,要编写脚本。主要是为了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视频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启发性和条理性,预先编写修订脚本非常有必要,一段微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以内为宜,视频中应结合PPT、白板等工具,适时地把重点或者难点内容以文字或者图画等方式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记录和掌握;第二,选择合适的微视频制作工具,进行视频录制以及后期剪辑处理等工作。

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学微视频制作完毕后,教师应提前3~5天将视频上传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学生自行下载微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然后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要保持在线指导和监督,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并反馈给教师。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存在差异,视频播放设置环节,可以植入问题考核,若回答正确,即可观看后面视频,回答错误,重新播放前面视频。如此,让基础好、认真学习的学生快速完成任务,而基础不好或不认真的学生则可以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自主学习任务制定时,也应该设置不同难度水平的问题,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另外,自主学习环节并不意味教师缺席,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教师应该通过邮件往来、在线指导等方式及时地引导或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课堂知识内化设计。在课堂知识内化环节,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课堂桌椅摆设,打破传统的固定模式,教学班分成不同的学习互助组,每组的学生最好围坐在一起,便于讨论,也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视频内容,并集中探讨在以上环节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系统全面掌握知识后,布置新的课堂作业,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并进行成果展示和小组互评。教师在过程中不间断地指导各小组,并对其最终成果给出评价。可见,翻转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主导地位,而是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

(三)课后知识应用设计。由于在上一环节中,完成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后作业,因此,翻转课堂后,不再布置习题作业,而是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小组作品形式呈现。对于课程作品不做硬性规定,不限形式,可以做成微视频、也可以做成情景剧,以此来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会对作品进行评价,纠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误差。如,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于机会成本的理解,学生在制作单元作品时,仍会把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显性成本的概念与之混淆,教师便可就学生案例作品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四)课后教学评教设计。教学评价是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来对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衡量判断的活动,是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视频制作水平的高低、自主学习任务的合理性以及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作业正确率也应该被纳入教学评价的范围内。课中,学生知识内化程度;课后,作品成效高低,都能影响或反映教学模式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学评价的设计应该兼顾每一个教学环节,需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也是目前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难题之一,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二、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模式主要包括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清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创新这三大模块。通常,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学习任务清单要明晰。学习任务清单是翻转课堂中的必要因素,直接影响了翻转教学的效果。学习任务清单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准确定位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设置对应的练习思考题,让学生发现思维误区,克服困扰。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有条理。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要有更多的创新点。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环节后,来到课堂上,要做什么,如何做,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内容回顾、小组任务、交流探讨、成果展示、问题质疑和阐释来内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内容回顾、辅助任务完成、细心观察、认真倾听、问题引导来深度拓展,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按照以上目标,以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知道到质疑再到明晰的推进原则,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活动。

三、结语

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能够挖掘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这种方式把知识传递和内化过程高效整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然而,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

猜你喜欢

内化教学资源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