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经济学》课程改革探索

2019-03-20□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总成绩经济学理论

□王 奇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议题。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方式都是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人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至关重要。

一、课程改革的价值

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仅是从教科书上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课堂上的教师讲解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而且要具有现代的经济理念与专业的旅游知识,旅游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旅游学相融合的学科,其课程设置的相关方面必然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及旅游市场发展的新需要来不断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案例分析的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颇具意义。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难度较大。该门课程涉及到的先导学科较多,多学科交互应用广泛。经济学中所涉及的理论和原理对于一些理科出身的管理专业学生来讲,理解和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经济学中又涉及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这对于一些文科出身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学生对课程的重点、难点掌握和理解并不充分。这些客观原因导致学生在考试前复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

(二)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够。旅游经济学中的课程内容包括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消费与旅游投资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在理解专业理论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把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工作当中。虽然在平时上课中也会注重让学生主动思考,实践操作,但是与考试成绩联系并不紧密,因此有的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欠缺。由于现有的考核方式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较高,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进入了纸上谈兵的误区,以突击的形式来完成本学科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自身应用能力的培养,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而在工作中,对于理论概念的背诵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并不大,应把这些原理与方法真正应用于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工作,才更具价值。所以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得心应手地完成工作是培养的主要目标。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既注重该课程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又注重该学科理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学校一直选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但又不拘泥于现有的教学内容,通过修改教学大纲,在内容上有两大突破:一是讲授内容方面,保留旅游经济学理论传统模块的基础上,将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新变化及时列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性和灵活地应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旅游活动实践现象。促使学生将经典理论与旅游管理实践密切结合,提高理论的灵活应用能力。二是结合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旅游管理案例,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旅游管理和旅游企业实际,掌握旅游管理的技能,突出专业特色。

(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组通过实施翻转课堂,教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采取主题讨论式教学、主题游戏、情景模拟式教学的方式,建立“学生主动学、教师引导教、实践创新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会能够对旅游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以大量案例、旅游管理经典寓言、视频等形式客观地展现各种旅游管理思想、原理的精髓,使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更贴近实践,更真实地触摸社会,使学生从中领悟旅游经济学理论的真谛。

在教学中总体遵循“课前引导,课堂精讲,小组讨论、课后策划设计”四个环节,增加随堂测试,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精讲与多练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在“旅游需求与供给”、“旅游经济学原理”、“乘数效应”等理论体系的讲解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一些旅游管理基础知识;在“旅游消费”、“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章节中,采用学生教师互动式与实践运用相结合,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和实践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课外实践改革。一是实战模拟演练。指导学生旅游线路设计,参加模拟导游大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于真实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了解和认识。二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把旅游经济学案例分析活动贯穿于课内课外,教师课上给出案例及其背景资料,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讨论,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共享。

四、考试改革

(一)降低理论考核占总成绩比重。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适当降低应用型学科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是大势所趋。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将原有的理论考核分数占总成绩的80%这一比重降低到占总成绩的50%。通过量化的调整,将出题题型简化为论述、案例分析和计算等题型。引导学生从大量枯燥的概念记忆中解脱出来,从源头上杜绝死记硬背的现象发生。

(二)增加“项目策划方案设计”考试内容。采用“项目策划方案设计”考试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减少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每人各自选取一种题材,每个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不同,不可能全部复制。二是考试方式灵活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全面考核学生。三是促进学生创意性思维的提升,使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鼓励特色线路,提倡创新性,有利于学生的才能尽情发挥。

(三)提高“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总成绩的比重。基于本门课程对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比重占总成绩比重的50%,从而增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力度。

五、结语

《旅游经济学》作为专业主干课之一,其理论学习以及方法应用都对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课程进行改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落入经济学范畴的晦涩难懂氛围中,使学生在灵活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更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旅游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总成绩经济学理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举重锦标赛顺利举行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经济学
飞镖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