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像时代的油画专业教学探讨

2019-03-20□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油画艺术家

□唐 婧

图像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发达的机械复制手段使人们获取图像变得非常随意,随手可得的图片为绘画的创作素材收集提供了便利,可以说现在的图像和影像已经是画家创作的重要视觉经验来源。借用图像技术来进行形象的塑造和创作实践,这一趋势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美术家和理论家的关注与思考,同样对高校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学如何适应图像化时代,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图像应用

图像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体现和运用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把绘画和图像搅合在一起就是艺术的退化,有人认为图像时代绘画要更强调自身的造型艺术语言才能继续发展,还有人认为图像与绘画相互融合才是当代艺术的发展走向。

梳理图像时代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过程,深圳美术馆在21世纪初开始举办的几届当代油画邀请展为研究提供了相关信息。深圳美术馆举办的一系列当代油画邀请展主要围绕“图像”展开,并以此主题开展了相关的学术讨论。展览主题分别为“观念的图像”、“图像的图像”、“嬉戏的图像”、“都市镜像”、“历史的图像”、“混搭的图像”。这六届展览都是以“图像”为主脉络,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集中体现了图像时代国内油画创作在观念和创作中的变化。

(一)“观念的图像”。2002年“观念的图像”强调了图像在创作中的观念性。通过展览可以看到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油画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和人文角度观察和介入显示,强调主题与观念营造的图像在创作中的表达。

(二)“图像的图像”。在2003年的“图像的图像”展览中,参展艺术家是16位“70后”的艺术家,这一阶段的艺术家成长的社会背景使他们对当代都市消费文化、电子网络文化等有着深切感受。通过展览可以看到艺术家将生活中的图像,挪用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从艺术的视角解读了图像时代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图像。以个人的视角来观察社会,通过对现有公共图像的挪用、拼贴和组合,不强调叙事,强调个体对社会、生活和现实的感悟,并以超现实和非视觉逻辑呈现这种感悟,从而形成一种奇妙的图像表达。

(三)“嬉戏的图像”。“嬉戏的图像”主要选取15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展示了当代架上绘画在图像选择上的新变化。这一代艺术家是伴随着消费时代成长起来的,深受消费文化、网络文化、动漫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方式与图像在画面上的表达方式以及题材的选择与观念表达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的创作充满不断创新和不确定性,不再拘泥于传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四)“混搭的图像”。2010年的“混搭的图像”中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可解读的视觉图像,这些图像由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拍摄或搜集,这些图片可以来自于任何种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割裂其原本存在的语境,在作品中重新组合之后,产生了一种新的图像组合。这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同时也在一个全新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意义。事实上,图像的混搭已经是当今一种非常普遍的视觉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当代艺术的创作中都可以看到,而图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则展现着艺术创作中图像化的新趋势。其实,许多艺术家都曾使用过“混搭”的手法,在创作中对图像“挪用”、“拼贴”、“改写”。这类方法的大量出现,满足了当下艺术市场对新图式的需要。艺术家在“混搭”的过程中,不仅通过作品体现了自己关于创作的想法和观念,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相关艺术与文化问题的思考。

深圳美术馆的系列展览梳理了不同时代艺术家作品中图像的表现;作品中通过对历史图像的借用来探讨图像文化在当代的文化意义,同一图像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内涵和意义;从美学角度思考图像文化所带来的文化变迁的影响等。通过这样的梳理过程使人们了解了图像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发展轨迹,作为一线的油画专业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有自己的创作任务,图像时代的到来不仅对自己的创作造成了困扰,更多的是面对教学困扰的一系列问题。

二、图像语境下的油画教学现状

(一)画照片的专业联考模式造成学生的造型基础薄弱。以宁夏大学美术学院为例,学生大多数是高考集训出来的,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学习像背数学公式一样背会人物头像、色彩静物等考试内容。产生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不会写生,不会用眼睛观察对象。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体现为对写生对象无从下手,不会观察对象,只能依靠手机把对象拍成照片,对着手机来画画。这导致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拿出很长一段时间来纠正这一弊端,要教会学生写生,用眼睛正确地观察对象,并把它表现出来,这无形中缩短了学习专业的实际时间,大大降低了专业教学效率。

(二)图像时代带来的大量信息与视觉冲击让学生对于绘画产生迷茫。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不知学习画画是为了什么。绘画在多元化的语境下发展到现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有没有必要从基础的写生学起,功利化、样式化的追求也造成学生心态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地去研究造型基础,专业水平日益下降。网络带来的大量信息无法消化,不会取舍,审美出现偏差。

(三)传统教学模式是造型技术的写生训练,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写生造型,从而使写生与创作完全脱节。传统教学方式应该是训练学生扎实的基础造型能力,从而为专业创作打好基础,结果恰恰相反,更多的学生掌握了写生造型能力,对于创作却没有任何想法。最后学生一谈到创作首先就是找照片,是盲目地寻找一张适合画创作的照片,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去搜集相关图片材料。这不仅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一些画家的创作中。如果学生掌握不了正确的创作方法,其创作只能是画照片。

三、图像时代的油画专业教学探讨

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艺术发展氛围,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对审美也有了多元化的变异。高校作为培养艺术家的前沿阵地,改变是首当其冲的,要让油画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适应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继承与创新。当代艺术以观念的创新为主导,高校的学院艺术应以传统的继承与自身体系的拓展与完善为主要方向。既然图像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不能一味地去讲传统,不懂变革,势必要将高校的美术教育推向绝境。网络的发展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的便利,人们可以看到大师作品的高清图片,可以看到艺术家们的最新作品,可以看到名师的教学示范、写生过程,可以了解到当代国内外艺术发展现状。作为教师而言要积极地吸收、学习新的知识,开拓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开拓视野,从大师的作品和对自然的感受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和修养。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学会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对于传统的学习会让学生能沉静下来,进行扎实的造型基础锤炼,这对于后期成长起来的个人艺术特点呈现非常重要。同时让学生了解图像的历史、功能,学会用现代手段来帮助收集创作素材,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去“激活”图像,从图像导入绘画基础学习,学会将图像转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教会学生适应当前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二)观念与技法。当图像成为油画家灵感来源之时,技术势必会被忽略。强化观念,轻视技术逐渐成为油画界的一种创作思潮。

当代开放的语境下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要避免被风格、流派左右,要明白油画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回归到对油画的本体艺术语言的深入研究。图像的泛滥容易造成学生普遍喜欢参照、依赖各种图像来进行创作,从而忽视了纸上作品的练习。因此,要引导油画专业的学生在读图时代的背景下建立对传统手绘造型语言的自信,并通过纸上作品的练习而非单纯依赖照片素材让学生从写生造型状态进入完整的体系化的创作状态。以速写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可以借助手机等现代工具捕捉瞬间的鲜活,更要以动笔的方式来保留内心对美的感受。

在图像已经成为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资源的同时,“绘画性”又被更多的提起,从十二届美展开始,“绘画性”又成为评委们评判的新标尺,“绘画性”应该是一位画家贯穿画面始终的主要风格,而不是一张图像一幅画能体现的。所以当当代艺术观念的思潮不断冲击学院专业教育的时候,作为教师还是要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不断地加强自己的绘画造型语言训练,为后期的个人艺术语言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油画创作的图像化是当代油画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完全的排斥和一味地尊崇“绘画性”都不是理想的发展路径,积极地把图像作为当代油画的重要特征,才能把握好图像化与绘画性的关系。尚杨先生认为绘画的再现性意义并不是和现场图像比真实程度,而是考量其主体提炼与意义蕴含的深刻程度,不论再现性还是表现性,或者写意性都是通过绘画独特的叙事性来达到对主观精神的诗意抒发。写实画家忻东旺认为,“当科技使人丧失欣赏写实油画的格调与品位时,就会出现现时阶段下图像世界的精神性匮乏。画画实际上就跟信仰一样,要用心去投入,用情感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2010时代杯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评委寄语·忻东旺》)。这为人们理解图像与油画创作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面对图像在当代艺术中的渗透与发展,绘画语言仍然是观察自然、认识自我的最直接的一种表现方式,对于当代油画创作图像化表现发展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分析图像载体与作品精神表达的关系,从而看到图像与绘画的关系,认识艺术创造力与精神承载的可贵。在这个图像的时代里进行艺术创作,在丰富的图像资源面前,更重要的还是应该从个人观念出发,结合个人的精神感受,在众多当代艺术样式里明确自我定位,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更有方向地去进行艺术探索实践。作为高校油画专业教师,在图像化趋势下反思图像性与传统绘画性的关系,对于自身专业发展和专业教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油画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