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探析
2019-03-20崔秀娟
崔秀娟
(中国方正出版社,北京 100053)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各出版社均高度重视图书质量,视图书质量为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印前检查是图书出版付印之前的最后一道流程,是发现问题、改正错误的最后一次机会,把住了印前检查这最后一关才能把住图书质量的关口,应该引起每名责任编辑的重视。本文试图对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的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目前图书印前检查模式的弊端
为保证图书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出版社非常重视质量检查工作,常见的图书检查模式有终审前质量检查和专设印前质监部门专门检查,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更多的是不足之处。
(一)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终审前的稿件虽然已经经过初审、复审,但是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如果选题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内容,属于应当由主管部门转报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重大选题,或初审、复审意见不一致的,终审应该通读稿件,对稿件能否采用做出决定。稿件是否能够被采用还是未知数,或者终审对稿件有不少删减或修改意见,在这种不确定性下进行引入质检,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因此,终审前引入质检是不合适的。
一些有条件的出版社单设质监部门,对印前图书进行专门质检,这种质检模式相对合理,对图书质量的提升会起到较大作用。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规模较小的出版社,专门抽出人员力量开展质检工作是不现实的。
(二)拖延图书出版周期
“下厂付印前,再做质检,对于不合格的书稿,重新审和校,势必延长了出版时间,对作者研究成果的出版结项及传播等,造成延误,也影响了出版单位与作者的合作关系。”[1]但是终审前质检更是拖延图书出版周期,此阶段的检查,主要是进行书稿的内容和编辑质量的检查,而在此阶段,应该对书稿内容和编辑质量把关的恰恰是初审、复审和终审,此时引入质检,很多质检人员有对编校质量把关的能力,但是并没有对书稿内容的把关能力,导致白白拖延图书出版周期。
(三)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无论是终审前质检还是印前质检部门专门检查,各出版社一般按一定比例抽检的方式,或者侧重检查重点图书的方式,能做到全品种质检的出版社少之又少。既然这样,不如强化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探索责任编辑质量检查模式,让责任编辑真正对图书负起责任。
二、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具体实施
(一)多遍通读,确保内容万无一失
付印样稿通常是经过了三审三校等多道把关程序的“准书”,责任编辑通读付印样稿是从编辑的视角、专业角度进行的通读,要有强烈的目的性、针对性。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书稿的内容性质通读三遍以上,每一遍通读的着眼点不同,往往聚焦于稿子的一个侧面,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通读的纠错率。
1.检查书稿必备要素是否齐全
这是责任编辑通读付印样稿时首先要展开的工作,特别是要注重对辅文的检查。辅文主要有序言、前言、出版说明、附录、注文、后记等。责任编辑要一一点清,逐字逐句通读。前言、出版说明等有时是在正文基本定稿后才敲定的,这时就要特别注意辅文中的信息与正文的对应性,特别是书名、系列丛书或章节的作者名、对各章节的阐述,一定与正文中的相关内容保持一致。编委会名单和编写组成员名单也是重点关注对象,印前一定与作者方再次核实,保证人名准确无误。
2.检查封、扉、版是否规范
封、扉、版是一本书的脸面,除了责任编辑印前通读外,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其他编辑互审。封、扉、版的字数不多,但是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一旦大意,就会出现一些非常“难看”的硬伤。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书名、作者署名、著作方式要有一致性,特别要关注发稿后修改书名、作者署名、著作方式带来的变动,发稿后修改书名,特别是在CIP已申请,封面、排版已基本完工的情况下修改书名,尤其要特别留意。书名有变动,连带着要变动的有封面、书脊、扉页、版权页(CIP、书名汉字、书名拼音三处),有的图书封底、目录、篇章页、出版说明等也与书名有关,也需要特别关注。发稿后修改作者署名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是有的作者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不再单独署名或者署名有了其他变化,相应需要变化的有封面、书脊、封二上的作者简介、编写组成员名单、出版说明、后记等。责任编辑在发稿后,看校样、修改封面、增删辅文等工作是同时进行的,改一处漏掉了改其他同样应该修改的地方,时有发生,一定要绷紧动一发而动全身这根弦。
二是封、扉、版上的格式、文字、拼音等要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中国标准书号》《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标准》等规范要求和惯例。如,《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封面“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但封面中使用不规范汉字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艺术体、手写体繁简体混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标准》规定“中文书刊的汉语拼音名称一律横写”,有的图书可能出于艺术效果的需要,竖写或斜写,都是错误的。
3.检查政治敏感词、人名、文件法规名称等是否准确
党政类图书中大多会涉及大量的政治敏感词、人名、文件法规名称等一错就影响特别恶劣的高频词,因为在前期审校过程中,这些词都被重点关注过,出错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是在通读付印样稿阶段仍然要引起重视。
(二)逐项对表,确保装帧精准合规
通过付印样稿通读,内容上的“排雷”工作完成后,责任编辑就应当将关注点转移到确保最终下厂的文件与纸样完全一致上来,这个一致包括文字、尺寸、设计、封面等完全一致,否则通读付印样稿的工作就是无用功。这个环节更多的是侧重于“形式”方面。
1.印张、印装顺序要恰当
关于印张和印装顺序,责任编辑要与印制部门充分沟通,如果责任编辑不能正确运用凑整印张的方法或因为印装顺序造成印刷效果不佳,多半是因为跟印制部门沟通不够,或者不了解印制流程和工序。由于图书一般用对开纸印刷,然后进行折页、合帖装订,所以最佳印张数是整数,可接受的是0.5,至少也是0.25,0.125或者0.175就需要进行调整。
2.调整用纸要谨慎
正文用纸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如果印前因为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用纸,相应需要作出调整的首先是书脊厚度,同时书脊上的图样、文字都要作出调整。四色书调整用纸更要谨慎,原本用80克纯质纸可以保证印刷清晰的图片,下厂前责任编辑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强行调整为70克胶版纸,结果图片效果非常差,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因此,印前临时调整用纸一定要慎重。
3.工艺设计要核准
对党政类图书来说,正文的工艺设计相对较少,如果图书的图片有出血设计,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是有人物头像设计的,切成品时容易多切或少切,特别容易造成不完整,显得对照片本人非常不尊重,在检查下厂文件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图片的“安全距离”。封面的工艺设计相对正文来说更复杂,特别是有磨砂、起鼓、烫金等工艺设计时,不仅要检查打样的完整性,更要与印制部门做好最后的沟通,否则不美观倒在其次,一旦工艺设计没有起到好的效果,或者出现严重问题,极易造成浪费。
(三)宏观审视,确保整体协调一致
“里子”与“面子”两个层面检查纠错完毕后,再跳出具体的要素,从整体上审视一遍付印样稿是确保图书前后一致、整体协调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系列丛书。
1.检查正文各级标题是否合乎规范、是否正确
党政类图书一般至少有三个层级,有的甚至多达五个,每个层级的标题序号是否正确,字体字号是否统一,是否合规都是要重点关注的。
2.检查目录、正文各级标题和页码、书眉是否统一、正确
检查目录、正文各级标题和页码、书眉是否统一不是逐字逐句读能解决的,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寻的,印前校对要核对,相关软件查一遍,责任编辑再通翻一遍,这三个环节都需要责任编辑带着高度的责任心,盯紧盯准,否则一旦出现页码对不上,或者目录中的标题与正文标题不一致这样的“硬伤”,这本书的形象将大打折扣。
3.检查与丛书其他图书和出版社整体风格是否协调
丛书通常是每名编辑各负责一本或几本,如果出版过程中,统筹不到位就可能岀现不相协调的问题,甚至还要从整体上考虑与出版社定位风格相协调,突出品牌特色。
三、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图书责任编辑应对所负责处理的稿件承担直接责任,无论出版社是否有条件进行终审前检查和质检部门印前检查,责任编辑都有责任担负起印前检查的责任,图书责任编辑印前检查对图书质量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一)节省人力物力
无论是终审前质检还是印前质检部门专门质检,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这项工作,在出版社人力资源不充足、生产任务重的形势下,无疑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责任编辑是图书的第一责任人,对每本预下厂图书进行质量检查是其应尽的责任,加强责任编辑责任意识既提高了图书质量,又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二)确保正常出版周期
图书责任编辑勾连着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清楚各个环节的进度。书稿的基础是否扎实,三审三校期间做过什么增删改动,封扉版是否一致,责任编辑一清二楚,印前全面检查由责任编辑进行可以确保图书如期出版,有条件的出版社可以在责任编辑检查后再执行印前图书责任编辑互审制度,这样为图书质量加上一道双保险。
(三)堵塞生产漏洞
在责任编辑印前检查未形成制度时,图书责任编辑拿到付印样,一般会在责任意识驱使下负责任地进行检查,但这是把“宝”压在了责任编辑的责任意识上,只有形成制度,把印前检查模式化,才能真正把责任意识压实,彻底堵塞生产漏洞,真正为图书质量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印前检查烦琐而枯燥,时效性比较强的图书还会被主管领导、作者甚至发行部门多方催促下厂,但越是时间紧迫,责任编辑越要平心静气,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印前检查工作,为图书出版把好最后一道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