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媒体宣传效能 打造精品舆论阵地
——例谈《心系下一代》工作刊“四力”践行路径

2019-03-20刘美文

传媒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关工委教育部杂志

刘美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541001)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有了很多重大发展,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1]。与此同时,国家的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在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思想舆论多元多变的同时,伴随着新一轮科技信息产业的变革,信息传播渠道、方式和手段日新月异,这些都对当前主流思想舆论以及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提升媒体的宣传效能,打造精品宣传阵地,作为教育关工委工作指导刊的《心系下一代》杂志在新的舆情形势下,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为根本遵循,适应变化、展现作为,自觉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拓进取,开辟了一条展现立德树人新优势的精品办刊路径。

二、坚守政治定位,提升思想引领的引导力

教育关工委是政治属性鲜明的群众性工作组织,需要时刻牢记并践行“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么培养人”的原则性问题。《心系下一代》杂志是“教育部关工委的工作刊”,是“传达上级精神的重要平台,交流工作经验的互动阵地”。这一根本性质和定位,决定了杂志必须牢牢坚守政治站位,提升思想引领的高度,在意识形态教育领域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为教育关工委了解、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及教育部关工委相关政策文件、会议精神,把握工作方向,提供必要的材料。

近年来,杂志紧跟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会议,提炼了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紧密联系的政治性、政策性内容,既有权威解读,又展示落实情况。比如,在2018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精心策划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学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重点专题[2],开辟“学习十九大”常规栏目,组织了一批高质量、有深度的解读文章,采写、组编各地学习培训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持续掀起一股全国教育关工委系统学习讨论十九大的思想热潮,增强了杂志对基层关工委系统的引导力。

三、聚焦“立德树人”,助力育人作用发挥的影响力

杂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全面正确宣传党和政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方针和措施,弘扬以“五老”为主体的关爱奉献精神,宣传报道主题教育活动和品牌项目实践的先进经验。如在教育部关工委“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开展20周年之际,杂志策划了《二十年薪火相传新时代好少年红旗下成长》的专题报道,访谈二十年时间跨度下参与读书活动、健康成长的活动参与者,以他们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的鲜活事例,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从小树立爱国立志的理想信念。

杂志社积极关注青少年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思考关工委的宣传工作如何走进学生内心,真正发挥“五老”牵手下一代,关心关爱青少年的作用。积极组稿刊发了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文章,引发了关工委工作模式、思路、方法等的思考。如《重读20号文件,探索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开创高校关工委工作新局面》等,助力青少年理想信念培育培养,扩大关工委育人作用的影响力。

四、注重品牌带动,展现关工事业能量的传播力

近年来,教育部关工委培育了“院士回母校”“大国工匠进校园”“老校长下乡”“读懂中国”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成为各级教育关工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杂志在“专题策划”“品牌之窗”等栏目,及时整理报道活动进展、效果意义,一方面展示品牌工作成绩,另一方面提供经验借鉴,更重要的是,借助传统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宣传弘扬了教育关工委在关心、教育青少年下一代工作中所发挥的正能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17年开始,教育部关工委分别组织评选了全国教育关工委创新案例和全国职业院校关工委创新案例。杂志以评选为契机,挖掘其中精彩纷呈的亮点,比如,北京高校关工委捐赠军服帮困助学活动,杂志社以《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为题,提炼出这个项目最有价值的亮点,将其概括为“军服承载爱的传递”“实践增强社会责任”。又如,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针对社会热点进行减负方面的调研,完成了一份现实意义的调查报告,杂志抓住课题特色,提炼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瞄准热点,对症开方”两个亮点,将这份调研报告中的“干货”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真正发挥出品牌活动的带动效用,展现和提升了关工事业能量的传播力。

五、宣传典型人物,弘扬正气增强感染力

杂志多维度、多视角宣传报道了多位“关工人”的典型事迹,从老厅长、老校长,到退休教师、乡村课外辅导员,无论是关工元老、一号老人,还是热心教育的退休“新兵”,在字里行间,都闪耀着他们的熠熠风采。

杂志社组织举办第二届“心中的感动——记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秀人物”征文活动,精心编辑出版50多万字的获奖作品集《枫叶正红》(第二辑),并免费赠送给各省市教育关工委和获奖作者、被写人物。

同时,策划专题全面报道了征文活动,还以《情动于心,弄笔成歌,赞颂时代楷模》《以我笔墨,写你高尚品格》为题,呈现了幕后的组织体会和创作感言。在栏目内容和活动的带动下,发现、挖掘了很多基层“五老”和感人故事,正如在专题导语中所写的:“尽管他们默默奉献,不求闻达于社会,尽管他们追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但我们却不能漠视耕耘者的艰辛和奉献者的高尚。挖掘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心志,弘扬他们的精神,从而塑造社会正气,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3]

这些真实感人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影响着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和家国情怀,在增强杂志感染力的同时,带动更多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在退休之后,加入关工委队伍,度过一段比自己的青春更激昂、更有价值的岁月。

六、做好配合补充,深入基层夯实公信力

教育关工委的角色定位在于配合补充主渠道,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宣传报道导向上,杂志特别强调这一组织性质和工作特点,从舆论导向及成效宣传上,高度肯定教育行政部门主渠道作用,并鼓励基层订阅单位将杂志送到学校和二级学院在职领导手中,推荐他们读刊学刊用刊,以交流信息、展示成绩、争取支持。

同时,杂志还积极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参加会议培训,进行采写报道,刊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和接地气的经验做法。比如,上海高校特邀党建组织员经验报道、江西省中小学关工委组织建设深度调研、贵州省宣传工作专项会议、广东省家长学校成功宝典等,既为教育部关工委掌握基层工作动态搭建了渠道,也为各单位创新育人工作带来启发,更夯实了杂志在基层关工委及“五老”心目中的公信力。

七、结束语

几年来,本着及时传达教育部关工委重要精神和工作要求、宣传优秀“五老”、服务各级教育关工委工作的宗旨,杂志社着力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言论特色,提升服务效能,探索践行提升杂志“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发展路径,初步形成了政治站位高、内容覆盖广、人物典型活、形式创新多的办刊特色,努力承担起了“教育部关工委工作刊”的职能,打造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主流媒体阵地,被教育部关工委李卫红主任称为“教育系统关工委的门面”,在德育工作和关心青少年成长成才等领域向全社会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猜你喜欢

关工委教育部杂志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杂志收纳碗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