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同期声为电视新闻增色
2019-03-20吕游
吕 游
(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21世纪是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体使社会大众的眼界得以拓宽,给大众带来了全新的媒介体验。电视仍然是观众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在媒介融合时代带给受众更好的视听感受,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合理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范畴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所谓“同期声”,也就是指同一期间的声音,具体而言,就是指在电视新闻采访时,借助摄像机记录的各种现场同步声音,主要包括采访背景、采访人员与被采访人员之间的互动等。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增强了电视新闻的代入感,大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同期声虽然在电视新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并不代表着同期声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都需要用同期声。同期声的合理运用能够对电视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滥用同期声,则不免给人画蛇添足的感觉。
新闻短消息、评述性新闻等通常要求做到言简意赅,只求将新闻内容完整、真实地传递给观众,倘若将同期声编辑进去,则会显得过于混乱。而对另外一些新闻类型来说,则必须要使用同期声,这些新闻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现场新闻。现场新闻就是指记者人员正处于现场,一般对于重大事件或紧急事件,记者人员才会深入现场报道。通过在现场新闻中引入同期声,可以带受众感受现场情况,具有同理心。二是调查性新闻。调查类新闻涉及面广,仅仅凭解说人员的一面之词,恐怕难以做到令电视新闻受众信服。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解说人员可以通过播放采访人员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聊天语音记录,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三是社会热点新闻。一件新闻之所以成为社会热点,主要是因为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或者与伦理道德相关,更容易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引发社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往往还引领者社会风气,对营造和谐社会意义非凡。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在对待同一事件时角度不同,因此,社会大众对待同一新闻事件时,往往持不同角度,对热点事件的片面解读可能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下,通过引入同期声,让社会大众加深对事件的了解,可以使受众对新闻事件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避免了社会舆论蒙蔽事情真相的现象。四是人物新闻。人物是人物新闻的关键人物与主体力量,主要是通过受访人员的口头表达体现出任务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而通过加入人物自己语言表述则效果更显著,因此,同期声是人物新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电视新闻采访中同期声编辑技巧
同期声的运用范围很广,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大有裨益。但是,同期声的运用却是一项简单的事情,同期声的滥用不仅无益于电视新闻的报道,还会使受众反感。本文认为,在电视新闻中使用同期声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采访编辑有目的性
记者在采访前,必须对当事人的生活背景与个人喜好等进行调查,从而做到结合当事人的具体身份来实施采访,如此才能够确保采访对象的谈话与他们的身份相符合。此外,由于播报时间、节目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与当事人的对话完完整整地播报出来,而对谈话内容进行删减时,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原意。因此后期编辑工作也应当紧扣主题,对同期声科学地进行剪接,去掉那些和主题不相关的内容,真实还原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与解说词保持统一
同期声与记者的解说词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两个主要要素,但是二者的表述方式有着差异,解说词强调新闻播报人员的口头叙述,将新闻事件完整、客观地进行还原,而同期声强调权威印证,辅助解说词,二者作用不同,但缺一不可。实现同期声与解说词的相辅相成是播报电视新闻的重要任务,首先,在编辑同期声时,要选择意思表达清楚的受访人员,去除意思表达不明、口齿不清楚的同期声;其次,进行后期编辑工作时,同期声和解说的衔接必须要强调音效之间的连贯。
(三)注重画面镜头衔接
在同期声编辑中,也可以进行画外音处理,不仅能够改善同期声冗余、单调的问题,还可以降低新闻理解难度,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但是,画面镜头之间的衔接必须是有层次的、连续的,注意不同场景之间的更迭对受众的影响,同时也要避免画面与同期声不相吻合的现象,这样可能会导致观众产生跳跃感,不利于新闻内容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视新闻中采用同期声是丰富新闻内容、提升新闻真实可信度的不二法门,但是同期声的利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新闻人员认真对待。同期声可以为电视新闻增添光彩,同样也可能使电视新闻显得冗杂,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几项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实现科学合理地使用同期声,为电视新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