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微博语言的性别差异
2019-03-20江锦强
江锦强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人际交流方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作为一种网络交际模式,微博一面世便备受欢迎,特别是得到了青少年用户的青睐。与传统媒体语言相比,微博语言文字应用日益体现出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因此本文以微博为载体,研究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语言的性别差异,为我们更好地研究青少年群体在沟通方式和交际模式上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性别是研究男女不同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很多研究已经表明不同性别的人具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和交际模式。与生理性别相比,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它是后天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与之前传统社会的自我表达方式不同,微博为个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正是因为如此,微博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更是受到大学生用户的青睐。微博为用户的自我表达提供了更为自主自由的空间,通过对微博语言的分析,也更能反映出传统社会语言表达所无法完全体现的两性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识。而大学生是微博使用的重要群体,通过对大学生的微博语言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语言差异。
二、话题选择上的不同
通过对大学生微博的语言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大的差异。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构造与心理层次,使其在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上各不相同。对于男性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微博话题选择范围更广,而对于女性大学生而言,其微博的话题选择更贴近生活感悟,偏向于深层次。对于男性大学生来说,因其思维更偏理性,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政治、经济、时事、计算机、体育这类客观性的话题;而女性大学生更喜欢谈论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化妆品、服装、家庭、情感或是人际关系之类的话题。即便讨论的是相同的话题,男性和女性大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例如与就业相关的话题,女性大学生更关注的是就业形势对自己未来发展前途的影响,而男性大学生关心的则是造成当下就业困境的制度、社会层面原因。
三、语言风格上的区别
男性的语言风格是带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而女性则是温和性和合作性的。在微博语言中,同样可以看到这种性别上的差异。女性大学生在微博中更趋向于用友好、和善的语来传递人生感悟与情感指导,更倾向于使用有利于语言功能发挥作用的交流方式,所以在其微博语言中大多能感受到其就某一话题和谐的诚意。而男性大学生则偏好用理性、犀利的话语点评时事,或用幽默、讽刺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会把话题重点放在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排斥他人的观点上,更倾向于使用语言的信息功能,因此在其微博语言中比较难感到舒适及谈话的亲密度。
正是因为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男女性大学生在表情符号的选择及使用频率上也有区别。在微博语言中,女性大学生使用表情符号的频率较高,往往会用“拥抱”“心”“玫瑰”等表情符号来表示自己亲近、温和的态度。相比之下,男性大学生较少用表情符号,但有时会用“鄙视”“酷”“非常愤怒”这类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绪,在表达上更具攻击性与冲动性[2]。
男女性大学生在微博语言上的这种风格差异体现了传统社会文化对于不同性别的角色期待和定义。但是在当下愈加强调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之下,女性大学生的微博语言风格也呈现出不同于惯常社会传统下的女性语言风格。通过对女性大学生的微博语言分析我们发现,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具有更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更喜欢用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她们认为,含蓄的表达方式虽然温婉,更符合女性特质,但有时会给交际带来困难,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大多数女性大学生也表示,自己更喜欢和直接坦率的人交流,不喜欢欲言又止拐弯抹角。
四、语言规范上的差异
语言规范,主要指的是例如语音、语义、语法、词汇等方面的规范[3]。通过考察大学生的微博文本可以发现,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注重使用标准语。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不同。人们要求男性要充满阳刚之气,女性要行为大方得体,举止高贵文雅,语言规范即是衡量女性是否举止得体,大方高贵的一个重要标准。微博作为个人在公众视野下的自我呈现,会促使女性更加注重微博语言的规范性表达。所以女性大学生在微博语言表达时更为礼貌、委婉,用词也更加文雅,符合语言规范,较少用低俗的语言。相比之下,男性大学生在微博语言的规范性上会更加随意,会特意使用一些偏离语言规范的语言甚至是低俗用语来体现自己的男子气,张扬个性[4]。
综上所述,在微博语言的表达上,男女性大学生呈现出了在话题选择、语言风格及语言规范上的差异。微博语言中的这种性别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人具有社会性。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男性和女性逐渐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社会角色,从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性别角色模式。而这种固定的性别角色模式通过代际间的传递影响内化为了人的一种本能,使得人们按照这种固有的模式依据自己的不同性别在社会中生活,凡是不符合这种性别角色模式的行为都会受到否定。这种性别角色模式不仅存在于传统社会,同样影响着网络社会,微博平台也不例外。因此在微博中,我们同样可以观察到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言语行为特征。
其次,语言的性别差异受到社会、心理、习俗、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不仅是人类的生理特性的产物,更是受到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表达并获得认可,女性在微博语言中表达更为委婉、礼貌,交流时更多的使用疑问句、祈使句和陈述句。而男性则在微博语言中更注重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以显示他们在网络语言中优势地位并体现其社会地位[5]。
此外,性别差异存在的另一个原因与交际风格有关。女性语言更加温和,在微博表达时更为关注语言表达的礼貌及得体程度,她们对礼貌的要求比男性普遍更高。在需要表达相同的内容时,女性会选择礼貌程度更高、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也更为倾向使用规范性的语言。而男性则是更为注重对微博话题的控制,通过对竞争性和挑战性的语言显示他们在网络语言中优势地位,同时更不重视语言规范。
虽然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更少受到社会压力和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响,因此微博语言也会体现出不同于传统交流方式的一些特征。但所有的男性和女性在使用微博语言时均遵循某些特定的规范,两性的许多语言行为差异也都来源于一定社会中两性的模式[6]。
五、结束语
语言中的男女性别差异是人类语言差别的最古老形式。性别是社会所给予的,性别的界限不是固有的,而是由许多的社会因素构成。微博语言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新事物、理念不断涌现,随之出现的社会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变化都会推动微博语言向前发展。微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了解微博语言中性别差异,才能更好地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