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庭事苑》疑难注释考辨

2019-03-20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录太平将军

周 梦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祖庭事苑》,一共八卷,睦庵善卿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编著,是最早研究禅宗语录词语的一部佛学词典著作,对云门文偃、雪窦重显等师语录中难解之处做出注释,其体例与玄应与慧琳的《经音义》相仿,都以词条列述的方式编写,一共有二千四百多项。

一、将军致

【将军致】致当作置,置,立也。致,至也,非义。且致,致得,仿此。(卷二 雪窦拈古)

“将军致”在《大正藏》共出现10次,《卐新纂续藏》共出现67次。如:《景德传灯录》卷22:“师曰:‘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致,不使将军见太平。’”(T51,p384b)而“将军置”经查询只出现在《圆觉经类解》卷3:“所以道,太平本是将军置,不许将军见太平。譬如依土、长苗、弃苗、收子,法喻皎然也。”(X10,p210b)《祖庭事苑》中含“致”的词目一共有三条,且皆被善卿释为“致当作置”,三例如下:

1)致问,致当作置,立也。致,至也,非此义。”(《祖庭事苑》卷1)

2)“将军致,致当作置,置,立也。致,至也,非义。且致,致得。仿此。”(《祖庭事苑》卷2)

3)“忽致,致当作置,弃置也。致,至也。非义。”(《祖庭事苑》卷3)

那么,如何理解善卿在《祖庭事苑》中将含“致”的条目皆释文为“致当作置”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将军致”。善卿认为致当作置,意为立。太平是州、路、府名。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升南平军置州,取年号首两字为名。元代成为路,明朝改为府。《宏智禅师广录》卷3:“为什么保福不肯长庆。太平本是将军建,不许将军见太平。”(T48,p29a)《圆觉经夹颂集解讲义》卷7:“太平本是将军建,不许将军见太平。譬如依土长苗弃苗収子,法喻晈然也。”(X10,p320b)由以上两例易知,“致”乃建立之意。《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致,置;置办。唐杜甫《新婚别》:‘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七引张读《宣室志》:‘又有乐器鼓箫及符印管钥,尽致于榻上。’”善卿认为“致,至也,非也。”应该是忽略了“致”有建立之意。

“致问”一词在《大正藏》有190多例,《卐新纂续藏》约380例,早在西晋就使用频繁;而“置问”一词在经查询,《大正藏》仅18例,《卐新纂续藏》仅15例,较早的用例出现于唐代的《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9〈分别随眠品 5〉:“不尔。云:‘何?’彼经但约应舍置问立无记名。”(T29,p103a)从使用频率来看,“致问”明显高于“置问”。《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2:“吉祥德王如来如是置问:‘今遍照藏菩萨摩诃萨等六万菩萨同来至此,礼近世尊!随喜听受不思议境界正法。’”(T17,p926a)“置”,明本作“致”。“致”有表达、传达之意,如致意、致敬。在佛经中,“致”和“置”音近,皆为知母止摄字。“致问”和“置问”意思相近,皆为提问和究问之意,但是二者在语法方面存在差异。“致问”常常后面跟宾语,或引出直接引语,如:《众许摩诃帝经》卷6:“尔时菩萨即往阿啰拏迦罗摩处而学道法,至已合掌,勤拳致问:‘汝宗行法,其义云何?’”(T03,p948b)或用介词“于”引出宾语,如:《长阿含经》卷10:“彼女寻以汝声致问于我,吾从定起,犹闻汝车声。”(T01,p63b)而“置问”则多用于多次询问、提问的情境,且后面常常不接宾语,如:《法华文句记》卷3〈释序品〉:“谓如来当时不先示定体,故使弥勒勤勤置问,乃是经家于别序中且覆别以从通。”(T34,p194c)《金刚映卷上》卷1:“若尔此经之奥在乎三问三问既置问。戒因如何为果而说经也。”(T85,p54c)

“忽致”一词用例较少,意为偶然相逢或忽然遭遇。如:《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卷3:“或有既称贱隶,欺罔主人,偷窃资财,故违旨命,作诸过咎,忽致难矜。”(ZW06,p117a)致,甲本作至。唐《续高僧传》卷17:“故使强软两缘所感便灭。忽致西域神僧,告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T50,p565a)明《禅林疏语考证》卷2:“适逢青帝之司时,忽致旱魃之为虐。”(X63,p690c)而“忽置”在宋以前则无用例。

善卿在《祖庭事苑》中的训诂用语基本上是“当做”和“正作”。善卿常在更正字形或字义时使用“当作”,在表达一个字或词有其他书写形式的时候用“正作”。在含“致”的词目中,善卿皆认为“致,至也,非也。”且将“致”释义为“当作置,立也”,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致”本身含有多个义项,并非只有至、到的意思,在“将军致”中“致”是建立的意思,在“致问”中“致”是表达、提出的意思,“忽致”中“致”大概是由到达义引申出遇到、相遇之意。

二、簉破

【簉破】当作揍,千候切,插也。簉,初救切,倅也,非义。(《祖庭事苑》卷六·风穴众吼集)

善卿认为“簉”当作“揍”,且认为“簉”字意为“倅也,非义。”果真如此?实则不然。经查询,我们发现“揍破”一词查无例证,而“簉破”在《大正藏》有出现3次,《卐新纂续藏》约20例,且后面多接宾语“面皮”、“面门”之类,如:《人天眼目》卷1:“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黎铁面门。”(T48,p300c)《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28:“天不能盖,地不能载。簉破面门,漆桶不会,铁船同驾入沧溟,持得骊珠如斗大。”(X65,p651a)《古尊宿语录》卷7:“师曰:‘新出红垆金弹子,簉破阇黎铁面皮。’”(X68,p44a)《天圣广灯录》卷15:“问:‘满目荒郊翠,瑞草却滋荣时如何?’师云:‘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梨铁面皮。’”(X78,p490b)《五灯会元》卷11:“问:‘满目荒郊翠,瑞草却滋荣时如何?’师曰:‘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黎铁面皮。’”(X80,p230c)这些例子皆可说明“簉破”非一时讹误,而是经常作为一个词使用。

“簉”的常见义是“倅也”,但“簉”在“簉破”一词中乃碰撞、突击之意,《玉篇·竹部》:“簉,冲也。”所以,善卿认为“簉”意为“倅也,非义。”是忽略了“簉”有碰撞、突击之意。“揍”含有击破、打破、插破之意,《类篇·手部》:“揍,插也。”另外,“揍”和“簉”在《广韵》中皆属流摄字,音近,这大概就是善卿将“簉”释义为“揍”的缘故。

三、距死

【距死】当作倚死。倚,巨绮切,立也。距,音巨,鸡距也;或作伎,与也,并非义。”(《祖庭事苑》卷七,八方珠玉集)

《祖庭事苑》的词目“距死”对应的是《拈八方珠玉集》卷1:“有僧举似南泉,泉云:‘苦哉!浮杯被这老婆折挫一上!’婆闻得笑云:‘王老师犹少机关在。’有澄一禅客见婆问云:‘南泉因什么少机关。’婆哭云:‘可悲可痛。’一罔措。婆云:‘会么?’一合掌而立。婆云:跂死禅和,如麻似粟。”(X67,p645c)“距死”当为“跂死”之讹。

经查询,“距死”一词除了在善卿的《祖庭事苑》可见,在其他禅宗语录中别无用例。为什么善卿会将“跂死”写成“距死”呢?距是群母鱼韵字,跂是群母支韵字。善卿是浙江东部人,其方言是吴语。根据郑伟、顾黔等人的观点[3-4],“支微入鱼”在宋代已成为吴语的典型音韵现象,且在现代方言中有遗留。所以,我们推测,善卿将“距”写成了“跂”,可能是受其方言影响而导致讹写。

那么“跂死”具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善卿认为“距死(跂死)当作倚死”究竟如何理解呢?首先,我们从“跂死”的字形出发。经查询,我们发现“跂死”一词写法多样: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13:“婆曰:‘会么。’一合掌而立。婆曰:‘伎死禅和,如麻似粟。’”(X65,p553b)《五灯会元》卷3:“婆乃哭曰:‘可悲可痛。’一罔措。婆曰:‘会么?’一合掌而立。婆曰:‘伎死禅和,如麻似粟。’”(X80,p87a)《续古尊宿语要》卷6:“千重万重关锁,一锤当面击开。伎死禅和无数,依前似鸭闻雷。喝一喝,下座。”(X68,p492c)《佛祖历代通载》卷16:“婆乃哭曰:‘可悲可痛。’一罔措。婆云:‘会么?’一合掌而立。婆云:‘伎死禅和,如麻似粟。’”(T49,p632b)“跂死”作“伎死”。跂、伎二字皆为止摄支韵,同声符。《景德传灯录》卷8:“婆乃问云:‘会么?’禅客合掌而退。婆云:‘徛死禅和,如麻似粟。’”(T51,p262c)“徛死”,明本作“伎死”。“伎”乃因与“徛”字音相同(皆为渠绮切)而相通。《嘉泰普灯录》卷29:“云门举起竹篦,露出心肝五脏。可怜猗死禅和,犹自魂飞胆丧。”(X79,p478a)《嘉泰普灯录》卷20:“今日倾肠倒腹,遂卓拄杖,喝一喝。曰:‘还知先师落处么?猗死禅和,如麻似粟。’”(X79,p414c)“猗”与“徛”因“犬”和“彳”书写相近而易讹,“猗死禅和”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10:“婆乃问:‘会么?’澄一合掌而立。婆云:‘猗死禅和,如麻似粟。’后澄一举似赵州。”(T47,p855c)《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10:“电光石火尚犹迟,猗死禅和那得知。转面回头拟寻讨,夕阳已过绿梢西。”(T47,p855c)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这两个例句中的“猗”,宫本皆作“徛”。到了清代“跂死”有时写作“技死”,如:《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卷2:“僧云:‘莫打某甲。’师复打,云:‘技死汉,不打更待何时。’”(J33,p475c)《御制拣魔辨异录》卷6:“虽岐死禅和,如麻如粟。然婆子当时,不料被魔藏涂污至此也。”(X65,p231c)“跂死”作“岐死”,“岐”和“跂”皆为巨支切,两者盖音同形近而讹。

经查询,我们发现“跂死”常常与“禅和”、“汉”等表人的词搭配构成“跂死禅和”、“跂死汉”。“跂死禅和”又常常受“如麻似粟”修饰。“如麻似粟”表示像麻和粟一样数量很多,在汉文佛典中多用来形容不好的人或消极的事物,如:瞎汉、担版禅和、怕死禅和、杜撰禅和、杜撰长老、当面蹉过者等等。可知,“跂死”是一个带有嘲弄、鄙视意味的贬义词。雷汉卿《禅籍方俗词研究》在解释词目“伎死汉”和“伎死禅和”中引用了无着道忠《葛藤语笺》“伎死禅和”条:“一山曰:‘言无伎俩禅和也。’又曰:不能变通之人,不识机要之人。”[5](P465-466,636-637)顾军认为雷汉卿等人的说法乃增字为训,解释了“跂死汉”乃“立死汉”,站着死是一种非常态的死亡状态,不被大多数禅师所接受,故“跂死汉”含有嘲弄、侮辱意味[6]。我们赞同顾军的理解,“跂死汉”或“跂死禅和”表示呆板、蠢笨的和尚,跂、伎、徛、猗等都表示站立,这也就是善卿认为“跂死当作倚死,倚,立也……距、伎,并非也”的原因。

禅宗语录素称难读。除了禅宗僧人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原因外,语录中使用了大量的为今人所不甚了然的口语词(包括带有口语色彩的行业语),显然也是阅读理解的一大障碍[7](P2)。虽然“倚”与徛、猗等字形相似,字音皆属止摄支韵,字义都有立的意思,但“倚死”一词在形容禅和或其他人方面暂无用例可寻,也没有“立死禅和”,这其中的原因很值得进一步探究。

四、窒

《天圣广灯录》卷13:“师到百丈。百丈云:‘有事相借问,得么?’师云:‘幸自非言,何须’百丈云:‘收得安南,又忧塞北。’师擘开胸云:‘与么不与么?’丈云:‘要且难构,要且难构。’师云:‘知即得,知即得。’”(X78,p483b)“”与“劄(札)”字形相近,“札窒”易讹写為“”。根据异文互勘、辞例归纳,我们可以判定“”当为“札窒”。“”意为捕鱼器。《玉篇·竹部》:“,捕具。”《集韵·觉部》:“,捕鱼器。”

猜你喜欢

语录太平将军
太平风俗美
我家的“将军”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将军
将军驾到
语录
语录
将军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