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课将催生人类课程新时代

2019-03-19刘雍潜雷祯孝张光富雷霆任涌

决策与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融合课程改革

刘雍潜 雷祯孝 张光富 雷霆 任涌

[摘 要] 电影课是将经过严格筛选的电影引入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教学、电影观摩与行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开展以人格精神塑造、知行合一培养、生命文化感知等为主要内容,最终实现书本课程、行动课程、电影课程交相辉映的人类课程教育新模式。1994年中国开始将电影引入课堂,经过多年的实验实证,电影课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得到了中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支持。电影课实施主要包括:让学生每周观看整部好电影,将学科学习与相关电影一一对应,实现书本课程、行动课程、电影课程相交融。目前电影课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电影版权问题,要成立国际版权研究促进组织、电影课国际版权同盟等专门机构,承担界定和管理“学校版权”、协调电影课版权相关公共事务等工作,同时凝聚关心支持电影课的组织及个人力量,不断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推动中国电影课事业行稳致远,在世界上定格更美的“中国影像”、传播更多的“中国声音”。

[关键词] 电影课;课程改革;行动课程;生命文化;课程融合;电影版权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2-0061-12

一、电影课是中国精神层面的积极成果

中国在前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其中许多领域都来自经济技术层面。那么,有没有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成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最近20多年,是什么成果,讓日本国会议员小野晋也三次会见?让日本电影大学校长亲自来华拍摄纪录片?是什么成果,让美国国会前参议员、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多德发出访问白宫的邀请?让美国驻华大使为中国的小学生颁奖?是什么成果,让英国的知名杂志把中国的学生作为封面人物?是什么成果,让教育部多次下文,将其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什么成果,让崔永元、顾明远、于蓝、刘道玉、张侃、钟志华等纷纷发声支持?

也许就是这一成果,很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课程,很可能培育出中国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也许就是这一成果,让中国未来的公民在人类文化遗产的富氧中,生长成为胸怀世界、学习世界、服务世界的国际公民。

这一成果叫电影课。

二、什么是电影课?

电影课是将经过严格筛选的电影引入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科教学、电影观摩与行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对学生开展以人格精神塑造、知行合一培养、生命文化感知等为主要内容,最终实现书本课程、行动课程、电影课程交相辉映的人类课程教育新模式。最简单的理念就是:好电影也是书,好电影也是饭,好电影也是药。不要让学生看所有的电影,要所有学生看最好的电影。我们无法把学生带到全世界,但是电影课可以把全世界带给学生。书本课程、行动课程、电影课程交相辉映,很可能形成未来人类课程的新模式。

电影课已经在中国实验实证了24年。电影课的教学内容是从全球30多个国家100多年生产的30多万部电影中反复筛选的适合学生观看的精品极品电影,这些电影的评选标准是经久不衰、百看不厌,值得每一名学生至少看一遍。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陆续有579所小学、中学、幼儿园参加了实验实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课实验在中国》,对这一实验实证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回顾[1]。

近年来,机器人、人工智能、中国制造成为热点话题,它们引领了技术新时代和经济新时代。那么,电影课也有可能引领精神的新时代、课程的新时代。

笔者团队曾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大会上给学生和老师们播放了一段电影纪录片:一只屎壳郎得到了一个大大的粪球。它欣喜若狂,准备推走粪球,将粪球作为它们全家的满汉全席。由于它倒推粪球无法看路,不知不觉将粪球推向了一个陡坡,然后稀里哗啦滚了下来。但它心态很好,没有气馁、没有低落,走错了,纠正过来就是了。这时,粪球被树枝插进去推不动了。面对这一情况,屎壳郎会怎么办?首先,它开始举重,不行。然后,它在粪球下面刨坑,看看粪球能不能滚下来,还是不行。最后,它到背面去调查研究了一下,原来是树枝插进去了。好了,倒推。出来了!台下很多博士生导师,情不自禁为屎壳郎鼓掌。

两分钟的纪录片,可能是摄影师偶然拍到的,但却反映了屎壳郎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特点。它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一段电影可不可以当课文?是不是比文字更吸引学生?

现在学校要求背诵的、强记的、考试的几乎全是知识,学者强调的几乎都是技术和能力。而笔者认为,在这两者之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古人说:文以载道。其实好电影也载道,载的是人类文化遗产、人类精神之道。古人读古文,不只是学习语言文字、文法句读、修辞造句和作文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做一个好人。精神就是贯穿于技能和知识之中的。

好电影也是书,好电影也是饭,好电影也是行。什么是行?旅行,研学旅行;行动,行万里路,行动课程,在做中学;行知,行动中求知、求良知,做到知行合一。这构成了电影课重要的三大方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电影课教学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也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鼓励。2017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武鸿麟的提案《关于积极推进电影课教学助推学校素质教育的建议》提交到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提案摘要如下:

目前,电影课的研究和实践这一开拓性、有国内外知名度的教学事业,却面临诸多的问题、困难:电影课的日常研究工作和组织工作,需要全职的人员。但作为电影教育专委会的日常主要负责人兼工作人员,都先后放弃公职,从事电影教育,没有工资,没有社会保险,没有医疗保险,完全为无私奉献。而且无专门研究经费,靠参与实验的学校分担“一点羹”。这种条件下,电影课研究和实践的传承、推广很受局限,已难以为继。

为积极推进电影课教学,助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建议如下:

(一)充分认识电影课教学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助推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给与专门的扶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派员考察调研,听取电影教育专委会及相关参与单位和专家及研究实验人员的汇报,总结经验,纳入教育规划,采取具体措施,保护和支持电影课的持续发展。

(二)建立电影课研究、实验、推广专项基金,资助电影课专题研究和各项实验活动。

(三)指导帮助健全电影教育专委会,以“官助民办”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电影教育专委会在研究、实验、推广电影课的主体作用。

(四)对参与电影课研究、实验的学校,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及时总结经验,统筹教材,不断向其他各类学校推广,并组织电影课研究、实验的国际交流合作。

(五)积极创造条件,筹建专门的电影课实验学校、电影课教育研究所、电影课博物馆、电影课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等等。

(六)引导和鼓励有志于办学改革的国内外基金会、学校、企业和社会人士,加入电影课研究与实验,合作发展。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用国徽红头文件答复武鸿麟委员。部分原文摘要如下:

(一)教育部高度重视影视教育;

(二)电影教学是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式。电影等教学资源,丰富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强了课程的开放性和教学效果,提升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育部积极鼓励和支持,一方面结合实际,在学科教学中采用电影教学;另一方面,結合地方和学校特点,开设电影赏析等特色课程,强化影视教育,增强育人效果。

(四)关于以“官助民办”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电影教育专委会的作用,以及鼓励基金会参与电影教学研究和实验的建议,民政部作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配合教育部门做好从事影视教育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工作。同时引导各地加强舆论宣传,对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电影教学研究和实验的成功案例进行宣传报道,带动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进教育创新和发展素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教育部的答复函表明了重视影视教育的态度,对电影教学的积极意义予以了肯定,并提出了鼓励和支持电影教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电影课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电影课发展与课程新时代

300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明了班级授课制,为工业化培养技术人才。今天,当新时代到来之际,人类的课程也进入新时代。

(一)把好电影引进课程,是许多中外学者的梦想和预言

19世纪末,人类发明了电影。1994年,人类开始实验将好电影引进课程。不少知名学者表达了实现电影与课程融合的愿望。《爱迪生传》第七部分《让电影走出实验室》里说:“大部分的教科书,只有30%的效率。”[3]“教科书绝对不能教我们的男女孩子们怎样去发展个人的天能,怎样得一个好的生活;那只有从生活的教育上着手,才能做到。要表现这种教育最有效力的方法,而且唯一适当的方法,就是用电影机”[3]。爱因斯坦在写给纽约罗里奇博物馆的信中说:“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记载,“有一天,在一处筵席上,我随便的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埋葬在一阵哄笑里了。”[4]席上发笑的人没想到,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鲁迅的预言和梦想已慢慢实现了。蔡元培于1932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自任主席。他号召“中国要有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他还支持自己的学生郭有守、孙明经做了大量将电影引进学校的具体工作。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电影教育没能在当时普遍推行,但众多中国学者为之研究、宣传而付出的努力,却为电影课从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大面积大规模长时间实验实证电影课

1980年8月24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336期刊载了《人才学研究会筹备组成员雷祯孝同志对大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工作的建议》,其中一条是“编映课程电影”。《人民日报》1999年1月5日《历史档案》栏目重新公开发表了这一建议[5]。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或几部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带来巨大启示的电影。但人们初次接触这些电影时,却常常是在不经意间。大多数电影主要是以商业娱乐为主要目的。对于青少年来说,适合他们的、给他们带来积极影响的电影总是被淹没在浩瀚的商业电影的海洋之中。因此,开展电影课实验,有计划地选择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尤为关键。

电影课的选片原则只有八个字:经久不衰,百看不厌。入选电影课的影片必须值得每一代学生至少看一遍。选片的范围是1895年以来的在电影院放映过的30余万部真人故事片和动画电影,以及不计其数的纪录片。

电影课实验非常尊重学生的反馈意见。从2012年起,组织发起了“学生奥斯卡”的评选工作。美国的奥斯卡被戏称为“成人奥斯卡”,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学生元素。所以,实验团队便产生了一个想法:由学生来评选自己喜欢的全球电影。到目前“学生奥斯卡”评选已举办了两届,每一届各评选出近两年全球电影中最适合学生、最受学生欢迎的电影。

从1994年第一所电影课实验学校诞生,到2017年11月底,23年来,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57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马来西亚一所华语学校,已陆续登记注册成为电影课课题实验学校。按照这一数字估算,约有近80万名在校学生和3万名教师,曾经或正在成为电影课的实验者和开拓者。历年来共有超过300万学生直接受益。正如主持人崔永元在2006年1月7日《小崔说事》节目中所说:“爱因斯坦的想法,鲁迅的想法,都没有实现。但是雷老师(指本文作者雷祯孝)把它实现了。他开了一门课就叫电影课,而且非常受欢迎。”

(三)电影课、书本课、行动课交相辉映的“交响课程”

猜你喜欢

课程融合课程改革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日语视听说类与文化概况类课程融合初步探讨
“课程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渐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课证融合”的《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融合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