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更多哲学性思考的导入研究

2019-03-19□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哲学时代政治

□谢 萌

自党的十八大到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大,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度,无论是经费上的大幅提升,或者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再到整体大环境的优化配比,职业教育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矗立在这个新时代的结点上,应据理力争搭建起一个更具有时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培养立体结构,为中国开启制造业强国建设做好后备力量储备。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高职类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尤为重要。2017年于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供输人才,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充满活力的“生命力”。因此,怎样培养、如何培养、为谁培养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将这一系列问题细化、完善、巩固、探索。在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新时代大背景结合引入实际的案例新闻加以分析影响,再在此基础上导入哲学性的思考。让学生不仅有思考的空间更有思考逻辑的构建,做到有疏有导合理塑造青年人“三观”。

一、高职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016年陈宝生部长在两会上公开呼吁,职业教育事业现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紧迫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中,要不断深度挖掘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潜力,为后期现代化高速建设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支撑。

而今,因为各种情况的限制,职业教育依然久久徘徊在我国教育体系的“灰色地带”,社会的认可度与吸引力薄弱。因此,大力推进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支撑教育强国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作为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发展职教思想引领也是一项极具挑战的重大课题。

在切实的操作、考察及走访过程调研中,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都趋于为一堂可有可无的公共必修“休闲课”,而面对这种现状部分教师依然采用老形式老方法对待。因此,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其课程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从而进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终导致上课只是完成没有任何效果的任务,毫无意义可言。

二、以新时代为背景,敢为变革,创新教学模式与引入哲学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实现国家的富强。要完成这些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首先就是要将束缚在手上、精神上、思想上的包袱卸下。

今日中国已经不再是面对最初的物质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今日的中国职业教育也伴随着网络化的迅猛扩张,数字化智能化的高端科技日新月异而发生着职业教育领域的转型与变革。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最前线,更加不能墨守成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加快职业中变革节奏,更要加深创新力度并融入更多的哲学性、广泛性、思辨性的思考理念,渗透到当代学生的思想深处,调动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思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实效性。

思考本身是一件有魅力的事情。哲学性思维的导入将赋予新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多摆正自己人生追求与抱负的生命的真谛。

(一)哲学思考的必要性。网络技术的持续性爆炸给今天的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在目前的职业院校中,大多数学生之前受过的教育都停留在中专,他们对事物的理念也多偏向于更为务实直接的社会关系。2018年就学校招生现状来看,生源及报到率最好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幼儿师范专业、医护专业、汽修专业(报到率分别是87.2%、83.3%、81.5%)。在给同学们做了大量的深度交流采访和沟通中,笔者发现在暂时没有相对强大的内核世界的前提条件下,职业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出一辙的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同“有钱、暴富”画上了等号。因此,除了在本身课堂上的教育,更应该是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怎样提高层次地去理解和认识世界。不能一昧地去“一个小目标,挣一个亿。”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说:“国家不能像互联网,成天发牢骚说怪话,也不干活儿,动不动就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因此,加大力度强化哲学性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很有必要。

(二)“我思故我在”是一句名言,更是一项教学任务。哲学巨匠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哲学论点的起点。

青年人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在一定时间中发酵成对事物的质疑及迷茫。笛卡尔认为眼睛看到的事物都具有疑惑性和欺骗性,真实世界的感知不应该只是选用感官。客观条件赋予人们了解认知世界的辅助是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而于本身的“我们”来说主动感知触及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

每一代青年人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疑惑和迷茫,教师只是单纯地将知识复制粘贴给学生从不将知识进行有效安装运行,那便是失败的。哲学性思考的带入或许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历程。但是哲学追求的起点是对人类认知能力最根本、最彻底的怀疑。从这些简单、初步的“疑点”出发,新时代的青年或许能将最大限度地将“我思故我在”在自己的思维中推到极致,从而引导出不容置疑地对于自身哲学的原则加以衍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就在身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已吹响号角。在2018版高校思想政治教材培训班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教育的头等大事就是将青年一代的头脑“武装”起来,让青年们真正了解、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仍任重道远。

(二)以课堂为环境,以课本为引导,以自身为案例,发起一场思想政治课程的头脑风暴。切实做到带进教材、带进课堂、带进头脑。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18年四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方案》文件通知,学院组织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召开个多个专题会议,将文件内容读精学透。为申请“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前期工作做好充分完备的准备,夯实现有的优势,开发潜力获得更新更高的突破,整合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具体的活动方案。从“实践性、主体性、互动性”几个方面着手,大胆行动,扎实推进,努力引领思想政治教研室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及内涵建设,为后期的申办工作起到铺垫的作用。此次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得到了学校学院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在这层意思之上,教师队伍中保证了全专业性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就在身边正在发生。

四、结语

身处新时代的大背景之中,今天高校教师应该不仅只会“拽着”青年学生们一齐高喊“我们拥有中国梦”,却不坚持不懈地帮助青年们得以实现他们的中国梦提供方式方法。

唱高调,只是喊破嗓子,没有甩开膀子,只是仰望星空,没有脚踏实地。要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精神贯穿始终。深化职业教育领域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地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才能提速职业教育领域的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办成人民放心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不断变化的高速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这一切正是全力将哲学思考引入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构建出全新一代有思想、有追求、有抱负、肯奉献青年学生重要的组成内容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哲学时代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菱的哲学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