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做新时代爱国者

2019-03-19张建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爱国道路

□张建写

自信是一个民族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如果缺乏自信,一个民族就会在精神上“缺钙”,同理,如果个人对国家社会制度、本民族文化没有笃实的底气,就不会全身心地投身社会,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一、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道路决定方向和未来。一个国家和民族“走什么样的路”实际上是对社会组织形式、发展路径的选择,它是关系前途命运的问题。道路自信是对本民族政治选择和未来前途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道路。中国道路是实现国家进步、民族发展、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道理自信源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70年的今天,中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令全世界都羡慕的“中国速度”。现实已经证明而且未来还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保持中国稳定并继续走向繁荣的康庄大道,是通往复兴梦想的人间正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凝结着我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心血;另一方面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爱国就是要爱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既注重探索创新又积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同时立足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给古老的中华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为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提供了具有充分说服力的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实践中变得越来越宽阔,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信与自豪。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1]。

二、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科学的理论必然在实践中迸发强大生机与活力。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就看它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顺应时代要求、发展自己的现实需求提供了正确指导和科学决策,在此推动下中国实践走向了成功,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坚定理论自信提供了充足现实底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长期试验摸索、自我革新、认识升华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开放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理论自信,就是坚信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人民性。实践是人民的实践,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也扎根于人民,它凝结着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其激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观念依然四处宣扬,我国如果不想被各种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就必须要增强理论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因此,新时代的爱国必然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坚定信仰。

三、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制度是关系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制度自信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性的理性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自觉坚守,制度自信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在当今世界占少数,但它代表的是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制度,是更高等级更先进的社会制度。

制度自信源于制度确立、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不仅符合我国社会性质、基本国情,而且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整合力。中国制度的优势已被实践和时间所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连年提升,政治、科技、军事、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获得大幅提升,这些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和制度保障。如果要探寻中国奇迹背后的秘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还表现在开放性和富有创造性,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彰显优势。世界上比我国发达的国家有很多,但是他国的社会制度不能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因此,新时代的爱国必然要求坚定中国制度自信,对西方的歪曲和指责,以坚定的制度自信予以回击。

四、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风俗、价值理念、文化审美的充分肯定,是对其民族精神、文化积淀的坚定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要求我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新能量、迸发新活力。

爱国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同,就是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其实也是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今天的中国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需要弥补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在国家硬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尽快补齐文化软实力的不足。根植于历史的、民族的文化自信必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肥育其沃土、深厚其根基。因此新时代的爱国,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四个自信”与爱国主义二者相融、相依,本质上具有高度内在统一性,两者同呼吸、共命运,高度契合。爱国主义是贯穿培育“四个自信”的根基和核心,“四个自信”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和具体要求。新时代意味着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新时代意味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四个自信”正是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展现。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奋勇向前,点滴进步与成就都离不开每一位爱国者的奋斗。因此,新时代最好的爱国一是从观念层面学懂学透“四个自信”,树立坚定而正确的政治立场;二是要求身体力行的实践“四个自信”,把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自觉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最大贡献。“四个自信”关乎民族自尊心培育,关乎未来发展方向和命运,体现了当今爱国的鲜活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四个自信”,正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爱国道路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