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治未病”理论浅谈从脾胃论治骨性关节炎

2019-03-19林茂贵宋林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5期
关键词:治未病骨性关节炎

林茂贵 宋林萱

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骨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 属于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僵硬、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 其中疼痛是骨性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 其原因主要包括滑膜炎、骨痛、软骨及其他关节碎片。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采用的内科治疗方式是让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但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手术治疗对身体创伤性较大且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传统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具有特有的优势, 能够通过辨证论治合理运用中医中药对本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预防其发生关节畸形, 改善其关节炎阶段的疼痛、僵硬等临床表现[1,2]。本研究是立法健脾祛邪论治骨性关节炎, 临床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诊断为骨性关节炎,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 女18例;年龄40~62岁, 平均年龄(48.1±8.5)岁;病程3~18个月, 平均病程(10.9±2.4)个月。治疗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39~66岁, 平均年龄(50.1±8.1)岁;病程2~19个月, 平均病程(10.0±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近期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晨起明显;②关节活动出现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症状;③X线提示出现关节炎典型表现;④实验室相关检测提示患者关节出现关节液, 白细胞(WBC)<2000 个 /ml。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基础治疗, 包括卧床、体育锻炼、理疗,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2次/d , 30 mg/次。治疗时间为30 d。

1.3.2 治疗组 基于“治未病”理论采用健脾祛邪中药治疗。中药汤剂主要组成: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陈皮10 g、山药20 g、砂仁10 g、薏苡仁15 g、地龙10 g、蜈蚣3 g、鸡血藤15 g。上述中药水煎, 由本院中药制剂室提供。治疗时间为30 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拟定, 痊愈: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消失;显效:关节炎症状改善明显, 改善情况≥70%;有效:关节炎症状有所改善, 30%≤改善情况<70%;无效:关节炎症状无改善或改善情况<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评分, 包括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标准:根据患者症状程度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极重(4分), 分数越低, 症状越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分别为(0.68±0.10)、(1.28±0.21)、(0.91±0.21)、(0.90±0.03)、(0.88±0.23)分 ,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分别为 (2.01±0.39)、(3.12±0.88)、(2.41±1.04)、(1.13±0.05)、(1.21±0.31)分。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 肿胀 僵硬 屈伸不利 关节变形治疗组 50 0.68±0.10a 1.28±0.21a 0.91±0.21a 0.90±0.03a 0.88±0.23a对照组 50 2.01±0.39 3.12±0.88 2.41±1.04 1.13±0.05 1.21±0.31 t 23.359 14.381 9.997 27.892 6.045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 越来越多的患者被骨性关节炎困扰, 而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欠佳。中医对本病的防治有着独有的优势, “治未病”理论的灵活应用、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有邪实阻滞经络, 而发为疼痛, 肿胀、僵硬亦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黄帝内经》曰“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且《脾胃论》曰“脾病体重节痛, 为痛痹, 为寒痹, 为诸湿痹, 为痿软失力”。故本病的治疗与健脾祛邪息息相关, 本病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 本虚以脾胃肝肾为主, 邪实为痰湿为主, 治疗选用健脾利湿化痰之品[3,4]。

骨性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 疾病若不经有效的治疗则能够发展为畸形期, 不但需要手术治疗和术后的长期服药,而且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存质量, 故如何有效治疗和预防其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治疗本病的关键[5-8]。本研究基于“治未病”理论采用健脾祛邪法治疗本病,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分别为(0.68±0.10)、(1.28±0.21)、(0.91±0.21)、(0.90±0.03)、(0.88±0.23)分, 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分别为 (2.01±0.39)、(3.12±0.88)、(2.41±1.04)、(1.13±0.05)、(1.21±0.31)分。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僵硬、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了治疗效果, 预防了疾病的快速进展。

综上所述, 健脾祛邪中药能够对骨性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 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达到了“治未病”的目的, 值得临床灵活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治未病骨性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对盂肱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