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心理调查研究
2019-03-18佘砚李永慧顾婷刘洋溪
佘砚 李永慧 顾婷 刘洋溪
摘 要: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对815名在校大学生的感恩心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感恩特质总体状况良好;2、大学生感恩特质在性别、年级、户籍、有无学生干部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推论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具体的教育对策提升大学生感恩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健康幸福感的人,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關键词:积极心理学;感恩;感恩教育
1 问题的提出
关注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国内学界的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在社会转型期,人会遇到更多的诱惑、承受更多的压力、面临更多的困难,心理容易产生矛盾冲突,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学会感恩是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当前心理问题多发多态的必然选择,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效用提升的有利途径。
2 大学生感恩特质现状调查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E大学抽取大一到大三学生被试,年龄介于18—24岁之间。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15份。
2.2 工具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何安明编制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在此表中针对特质感恩,分“对象(他人、社会、自然)”和“操作(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2个维度,可以细分出3×2=6种基本感恩因素(“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均值分析、差异性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大学生感恩心理发展现状
针对特质感恩,本文从对象和操作这2个维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大学生感恩特质在对象维度上的得分均值为5.53,感恩特质对象维度在对他人、社会、自然方面上得分均值范围在5.33-5.68之间。大学生感恩特质在操作维度上的得分均值为5.53,感恩特质操作维度在感知与体验、表达与回报上得分均值范围在5.45-5.61之间。从中可知,大学生感恩特质处于较高水平。大学生感恩特质在六个因素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和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
2.3.2 大学生感恩特质的性别差异
以六个因素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大学生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的结论是男生与女生在感恩特质六因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因素上,如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的得分,女性占优;在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男性占优。
2.3.3 大学生感恩特质的年级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感恩特质六因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感恩特质在不同因素上表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得分随年级上升而逐步下降,在其他四因素上,大一学生的得分最高,大二、大三学生得分最低。
2.3.4 大学生感恩特质的专业差异
为了解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感恩特质发展水平,以六个因素的得分为因变量,以专业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特质感恩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素是问题上,工科学生的感恩特质得分相较于其他四个专业最高,其次分别为理科和经管,文科和艺体的得分较低。在“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素的问题上,经管学生的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艺体、工科、文科和理科。在“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因素的问题23上,理科学生的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艺体、工科、经管和文科。
2.3.5 大学生感恩特质的户籍差异
为了解不同户籍类别大学生感恩特质发展水平,以六个因素的得分为因变量,以户籍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户籍大学生感恩特质所有六因素上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感恩特质在不同因素上,如在“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的问题上,乡村户籍的学生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地市户籍和城镇户籍,省会户籍的学生得分最低。在“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以及“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这四个因素上,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地市户籍的学生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乡村户籍和城镇户籍,省会户籍的学生得分最低。在“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省会户籍的学生得分最高。
2.3.6 不同家庭兄妹数量大学生感恩特质差异
为了解不同家庭兄妹数量大学生感恩特质发展水平,本文以六个因素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家庭兄妹数量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家庭兄妹数量在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和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这五个因素上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家庭兄妹数量对其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中,在“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问题上,不同家庭兄妹数量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显著,有两个孩子家庭的学生感恩特质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多孩和一孩。在“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问题上不同家庭兄妹数量的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显著,有多个孩子家庭的学生感恩特质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二孩和一孩。
2.3.7 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感恩特质差异
为了解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感恩特质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以六个因素的得分为因变量,以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干部经历在大学生感恩特质所有六因素上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得分。
3 结论和建议
3.1 大学生感恩特质总体状况良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调查发现,大学生特质感恩得分为5.53和5.53,处于问卷设定的“有点符合”与“较为符合”之间,说明大学生的感恩发展现状表现为积极乐观、关爱他人、关心社会,感恩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这可能是大学生都经过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熏陶下思想道德素质较强,对生活充满感恩,因此他们的感恩特质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不少困难挫折,能考入大学或多或少受到了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这些得到的恩惠帮助会不断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绪,从而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感恩。但是,本调查研究也发现大学生感恩特质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感恩特质强度上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感恩特质强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这表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还有待加强,感恩教育的方式和效果有待提升。因此高校应该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新的突破口,维持并强化大学生的感恩情绪;此外,鼓励大学生把感恩情绪转化为感恩行动,为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自己的贡献。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感恩特质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感恩特质高于男生
大学生感恩特质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较于男生,女生在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以及感恩特质总体水平上呈现优势。如在上述五因素上,女生感恩特质得分均值为5.24,男生感恩特质得分均值为5.09。在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男性占优。由此可见,女大学生感恩特质高于男大学生,这一结论与国内学者谢朝晖(2014)的研究结果类似。这是因为:第一,男、女性自身情感体验不同。女生情感丰富细腻,具有感性特质,更容易认知和体验到强烈的感恩情绪,表现出感恩的行为;而男生偏理性,情感上比较粗放,不易察觉细微的感情起伏。第二,社会对男、女性角色期待不同。社会期待女性表现出温柔体贴,男性表现出坚强刚毅,所以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完全表露出自己的感恩情緒,男性则被定位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情绪情感比较内敛,较少表达感恩的情绪情感。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往往被认为是柔弱的,是需要被照顾和被保护的对象,需要自身努力实现目标的观念较弱,使得女性要比男性具有相对较强的感恩体验。
3.3 不同年级大学生感恩特质有显著差异,低年级感恩特质强于高年级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感恩特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学生在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以及感恩特质总体水平上呈现优势,大一学生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如在以上五因素上,大一学生感恩特质得分均值为5.66,大二学生为5.49,大三学生为5.48。在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上,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学生的得分,高年级学生占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断丰富,生活适应能力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心智逐渐成熟,情感也逐渐变得内敛而深沉,产生感恩的体验不再强烈。
3.4 不同专业大学生感恩特质差异分析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特质感恩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数据表现上,经管类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恩特质,艺体类学生感恩特质较低。具体体现在: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经管类学生感恩感得分最高,艺体和文科类学生感恩感得分较低;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经管类学生感恩得分最高,艺体和文科类学生感恩得分较低;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经管类学生感恩分数最高,艺体类学生感恩分数较低。这是由于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形成了待人接物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通常来说,经管类学生情商通常比较高,更注重社交关系的培养,具备更多的人际沟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和谐。但这些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专业类别不是影响大学生感恩特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无论何种专业的大学生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的,这些传统感恩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因此感恩特质在不同专业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3.5 家庭兄妹数量对大学生感恩特质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特质总体上在家庭兄妹数量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家庭兄妹数量对其影响不显著。但在数据表现上,非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感恩特质得分要高于独生子女家庭。具体体现在: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上,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感恩特质得分均最低;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多孩家庭大学生感恩特质得分最高,其次是二孩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感恩特质得分最低。这是由于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庭成员格外关注的环境中,他们的各种需求都能够得到及时满足,得来全不费功夫,感恩感自然就不强烈,所以感恩特质得分较低。而非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中,因为还有其他兄妹,生活方面的资源与需要的满足较独生子女而言,没有那么轻而易举,他们更能感受和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因此他们更容易对父母以及周遭所有的给予产生感恩感。但这些差异不显著,家庭兄妹数量不是影响大学生感恩特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庭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成长环境,他们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受父母这些教育理念的影响,一心只读圣贤书,因此来自不同兄妹数量家庭的孩子在感恩特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3.6 大学生感恩特质在有无学生干部经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学生干部经历者感恩特质高于无学生干部经历者
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经历在大学生感恩特质所有六因素上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由此可见,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感恩特质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国内学者蒲清平(2011)的研究结果类似。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远离父母家人,遇到困难挫折时社会支持系统多是依靠身边的同学朋友。学生干部因为经常参加社团、部门或班级活动,认识的朋友较多,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更多的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能力强,更容易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和感恩体验。第二,学生干部较多地参与各项活动,并易于取得成功,他们良好的发展得益于拥有较多的锻炼机会,更容易建立起对感恩的认知,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感恩情绪,更多地表现感恩行为。事实也是如此,通过对校友会和辅导员的访谈得知,毕业多年的学生干部仍旧保持着与老师的联系,更多地感恩当时辅老师的教育与帮助。第三,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的先进力量,他们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倾向于把感恩用行动表现出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社会认同和关爱他人两方面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
3.7 不同户籍大学生感恩特质存在地域性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户籍大学生感恩特质存在显著性差異。省会户籍的学生在“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五因素上以及感恩特质总体水平上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其他户籍大学生。在“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上,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省会户籍的学生得分最高。这是由于乡村和城镇生源大学生对考取大学改变他们的发展命运更加期待,而且他们对通过高等教育能够改变自身的发展也充满感恩。省会生源的学生拥有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机会,因此他们没有特别强烈的需要努力改变自身发展的愿望,感恩特质得分较低。感恩特质是一种针对个体目标实现的情感反应,乡村和城镇生源学生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因此他们的感恩感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蒲清平,朱丽萍.大学生“知恩图报”的心理反应特点[J].心理科学,2012,35(5):1185-1189.
[2]谢朝晖,邱地.大学生感恩心理的调查分析[J].教育评论,2014,5.
[3]蒲清平,高微,苏永玲,徐爽.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现状及培养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5:109-112.
[4]孟琪,常海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感恩教育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86-88.
作者简介
佘砚(1982-),女,讲师,硕士,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务秘书。
李永慧(1975-),女,副教授,博士,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顾婷(1975-),女,助理研究员,硕士,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办主任。
刘洋溪(1993-),男,助教,硕士,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研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