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

2019-03-18郝德荭

商情 2019年1期
关键词:演变

郝德荭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农村和农业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三农问题,解决新三农问题要对农村进行改革,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新三农问题的含义;然后分析新时期三农问题演变,包括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以及农业碎片化。最后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建立养老公共服务系统、鼓励市民下乡,更好的建设农村以及农业实行资本下乡,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新三农  演变  政策选择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多数青年都进城务工,大量的老人遗留在农村,造成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农村老人养老体系出现问题和农村出现空心化,大量的农村房屋被浪费现象,但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会对新三农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找到解决新三农问题的方法,更好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一、新三农问题的概述

新的三农问题是针对于旧的三农问题,许多学者对新的三农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最早提出三农问题的学者是李培林,他认为新三农问题包括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业村落,同时她指出新的三农问题要关心农民的收入情况、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农村住在的危机。此外,温铁军也认为新三农问题包括以上的情况,这两个人都强调新三农问题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业的生态环境和要注重农村土地的问题。另外,吴太贵认为新三农问题包括农村空心化、农村居民贫困化以及农业恶劣化。从以上的学者对新三农的问题进行分析中,学者可以发现新的三农问题不同于旧的三农问题,有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新时期三农问题演变

(一)农民老龄化

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的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10.8%,这远远超出了联合国规定的7%的比重,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多数青年都进城务工,使得遗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使得农村的农民老龄化问题严重,在2017年末对城市和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所占比重的调查中发现,城市老人的占比是9.91%,而农村老人的占比是12.1%。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显示出来,使得养儿防老的思想受到一定的挑战,随着农村青年人口去城市务工,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因此老年人成为农村务农的主要劳动力。同时农村的养老服务也存在着不足,当出去打工的青年人因为疾病、年老等问题回到农村后,也会加剧农村农民的老龄化。

(二)农村空心化

目前,随着大量年轻的青年人涌入城市打工后,农村的青年人不断减少,大批青年人涌入城市,也造成农村的房屋出现空心化的情况,一些农村的房屋因为青年人的搬走而空了下来,还有一些农民会新建房屋而不拆除原来的房屋,这也造成了房屋的空心化。此外,一些农民在建设房屋时,会选择距离城镇的边缘来修建自己的房屋。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每年自然村都会消失,平均每年自然村减少的数量为两万左右,同时还会有一些自然村因为人口的消失而减少,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未来几年进城的人数将会达成1亿多,这也会造成农村空心化的问题。

(三)农业碎片化

农业碎片化的主要表现是土地的分散化,这会导致土地难以集中进行管理,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国家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土地难以集中进行管理,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国家相继制定了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因为国家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是模糊的,这就导致土地流转比较困难,不断产生利益的纠纷,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基层政府在流转土地的执行中出现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发生。此外,农业碎片化还会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出现耕地浪费的现象。

三、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政策选择

(一)建立养老公共服务系统

面对农村青年人口去城市务工,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因此老年人成为农村务农的主要劳动力这一现象,国家要建立养老公共服务系统。国家要进一步加快城乡的一体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公共系统,实现城乡服务的均等化,让农业和城市享有相同的公共服务的保障,这样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守住农民的生存底线,同时还能保证公民权利的平等,因为在社会中,仅仅依靠财政供给来满足农业的生活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国家应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倡导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对社会化的养老设施进行开发利用,为农民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鼓励市民下乡,更好的建设农村

面对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未来几年进城的人数将会达成1亿多,造成农村空心化严重的问题。国家要鼓励市民下乡,更好的建设农村。国家应该制定市民下乡的政策,对农村的集体产权进行改革,把农村集体经济与村民委员会的组织相分离。国家引导市民下乡,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人力、和技术支持,促进农村休闲、养老和服务等产业的兴起,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机会,促进农村的经济活力,为农村的发展带来生机。此外,国家可以对下乡的市民实行一定的鼓励,激发下乡市民的热情,激励更多的人下乡。

(二)农业实行资本下乡,实现农业现代化

面对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确少的问题,国家要鼓励资本下乡,使城镇资本進入农村。因此,国家在农村生产经营中可以使用开放市场的政策,国家要对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布局进行专门的规划和引导,对于合理的农村建设要开放市场,允许资本自由竞争和进入,以此来增加对农业资产的投入,吸引更多技术进入农村和农业。放开市场的计划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自由的流动,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四、结语

面对新的三农问题,学者不仅要看到新三农问题带来的消极因素,还要看到新三农问题带来的积极因素,如国家会加强新农村的建设、新型的农业会出现、同时养老制度也会得到发展,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会提上日程,并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晋丽,郭一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新三农”问题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2).

[2]项继权,周长友.当前“新三农”问题及政策选择[J].社会科学文摘,2017,(12).

[3]李靖,刘圣中.“新三农”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J].理论导刊,2016,(10).

猜你喜欢

演变
平顶山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浅谈汉族姓氏文化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