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2019-03-18张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张辉

【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本院纳入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進行分组对照,其中常规组30例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而言,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手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041-01

粘连性肠梗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对患者的肠胃功能造成了严重损伤。现阶段,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通常以手术为主,但传统术式具有较大的创伤性,且术后康复速度缓慢。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越来越多关于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的报道,认为此种术式能够有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降低疾病复发率[1]。对此,本文以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特此探讨了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的应用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本院纳入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包括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6例,女性观察对象14例,年龄27-71岁,平均(46.8±2.1)岁;常规组中男性观察对象17例,女性观察对象13例,年龄26-70岁,平均(46.9±2.2)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对症处理,包括禁止饮食、胃肠减压、平衡酸碱水电解质,防治毒血症,抗感染,禁止饮食时间>48h,予以静脉营养支持,并遵医嘱为患者应用止痛药、镇静药、解痉药物。

常规组30例行传统手术治疗,通过腹部切口进入腹腔内探查,常规松解粘连的胃肠。研究组30例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进入腹腔探查,所有肠管游离后实施顿性或锐性分离粘连,如果肠管扩张严重,则予以减压,选择乳胶管(直径0.5cm、长度3-4cm),消毒处理后,实施小肠内置管固定空肠造口术,在乳胶管中间制作几个侧孔,各孔间距5-10cm,与空肠上部Treitz韧带相距14-15cm的位置作为入口,肠内管经过空肠、回肠、回盲,最后从阑尾穿出,双层荷包缝合根部并妥善固定。如果回盲切除,可在结肠任一位置实施肠壁造口。在空肠肠排列管位置,引出8cm隧道式包埋,经壁层腹膜穿出,而后妥善固定腹壁、肠管,再慢慢将肠道置入腹腔,留置引流管,关闭腹腔,术后待到肛门排气且胃肠能够正常蠕动之后,撤出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术后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瘘、再次肠梗阻。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卡方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用t检验(x±s)计量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只有6.67%,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类型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在任一年龄阶段都可能会发生,无性别差异[2]。通常腹部手术后,具有较高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特别是腔内感染后。粘连性肠梗阻是机体异物在愈合、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生理过程,属于防御行为,相关报道指出,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后,如果肠内容物能够正常通行,肠粘连的发生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发生梗阻且反复发作,则需及时实施手术处理[3]。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利用内固定管将所有小肠串通起来,达到支撑作用,促使小肠有序排列,以解除肠梗阻[4]。小肠排列可以从Treitz韧带往回盲部进行,也能够反方向排列,不论何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排列与生理位置相近,可避免有害粘连。但需提及的是,术中一定要确保彻底分离粘连,并保护浆膜、肠壁,谨慎切除肠段。

本文通过对照分析,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而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的应用效果相较于传统术式的疗效更加确切,值得临床将其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首选。

参考文献

[1]王洪会.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8):139-141.

[2]任孟.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119-120.

[3]刘志杰.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36-37.

[4]姜帆.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6):81-82.

猜你喜欢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术泰舒用于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