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海国图志》考查中日文化交流

2019-03-18谭泳新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文化交流

摘 要:鸦片战争失败后,爱国志士魏源为了寻求抵抗西方侵略的方法而编辑了《海国图志》,全书不仅介绍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海防知识等等,而且还提及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一系列的反侵略思想。这部书在传播到日本后,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共鸣,日本学者在对该书内容的学习后,开始了对新世界的探索,本文试在通过介绍《海国图志》传入日本的过程,引出其对幕府末期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目的是能够更好的通过历史经验,推动当代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也为中日两国在新时代的建立友好关系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海国图志》;中日关系;文化交流

1 前言

《海国图志》是由中国近代著名的改革派代表人物魏源所著,被誉为“中国看世界第一书”,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由国人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巨著。其中,贯穿于《海国图志》全书的主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这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是很先进的思想,开启了近代先进中国人把向西方学习与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相结合探索之路,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尽管《海国图志》具有如此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它在近代中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之相反,当1854年《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近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海国图志”时代。《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激起了日本朝野强烈的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最终成为促进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因素,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拟在针对《海国图志》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这一历史史实,通过以《海国图志》传入日本的过程为出发点,在分析其阅读感受及社会变革的主张之上,与日本社会的外在环境,也就是幕末时期政治、经济、教育、思想相联系,来理解《海国图志》在打破了封闭锁国,推动明治维新,抵抗外来侵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 《海国图志》在日本传播的过程

1851年,驶往日本长崎的中国二号商船为日本带去了三部《海国图志》,据《书籍元帐》记载,这便是《海国图志》初次传入日本。这三部书籍,由于涉及西洋情况、天主教文字等内容被负责海关书籍检查的书物改役向井兼哲写了“大意书”向奉行所汇报,所以并没有流入市场,而是上交江户,分别由学问所、御文库、老中牧野中雅收去。1852年,中国商船又带去一部《海国图志》,《书籍元帐》记载游长崎会所将之保存。1854年9月,中国一号商船运来了十二部《海国图志》,还有一位商人姚洪也带来三部,共计十五部,其中官方征用了七部,市场上售卖了八部。

在《海国图志》等一批近代书籍传入之前,日本人主要是依靠来长崎贸易的荷兰商人那里了解到数量非常有限的西方情况,因此当中国深陷鸦片战争的泥潭,日本也即将遭受西方冲击之时,朝野上下都深感其知识的贫乏,为了满足阅读需要,除引进原籍外,解禁后的《海国图志》在1854~1857年被集中翻版重刊二十余次,它不仅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也成为幕府各藩开明派下级武士的必读之物,危机时刻它成为日本了解西方抵御外辱的知识指南。

3 《海国图志》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1 打破封闭锁国,推动日本社会迅速了解世界

日本于1633年至1639年连续发布了五道锁国令,仅开放长崎一个港口与外界来往,并限制能够往来的船只仅为中国商船、朝鲜商船和不涉及天主教的荷兰商船。通过与荷兰商馆的交往,在日本形成了“兰学”学派,“兰学”主要介绍了一些西方的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蘭学”对于日本人认识世界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影响仍然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日本人的世界观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日本儒学者力图建立起类似于中国“华夷”这类概念的世界体系。所以一方面,日本极力学习中国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他们又努力从中排斥掉“中国因素”,并逐渐培育出了以日本为核心得统治周围小国的体系。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说明了对世界形势愚昧无知是可悲的,而日本一些有识之士能吸取中国鸦片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日本国情,纷纷提出了加强海防、改革内政、学习西方的建议和主张。以这样的需求为前提,当《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后,那些不太了解世界形势的日本人通过阅读和学习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武装了他们的头脑。日本学者大槻祯在翻译阅读后,评价《海国图志》说,“其叙海外各国之夷情,未有如此书之详悉者也”。

3.2 对明治维新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都曾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正是由于日本选择了明治维新,这就使得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道路;反观之,中国则继续竭力维护着腐朽的封建统治,最终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的发生,虽然主要是日本内部因素的作用,但是《海国图志》在客观上对明治维新起到了思想上的启蒙作用。

幕府末期,日本仍然坚持着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通过“兰学”等等了解到一些世界知识,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开国和改革的主张,就在此时《海国图志》的传入,成为了他们的有力支持。而很多保守主义者,在阅读了《海国图志》以后也转向了支持开国。日本著名的开国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原本都是信奉儒学,在读了《海国图志》后,他们抛弃了原来的攘夷主义,转向了开国论,成为了著名的西学论者。由此可见,日本确实是通过《海国图志》认清了世界形势,认识到了西方国家的先进和强大,并开始了国家的变革的图强,开始了维新变法,最终走向了富强之路。

本文意在通过研究《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为这一事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海国图志》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客观真实的外部世界,介绍了关于西方的新知识,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影响甚大。但是,它在中国遭受到强烈的抨击,却在日本大受欢迎,深深地影响了日本民族,值得反思。过往关于《海国图志》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海国图志》本身,本文想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探究《海国图志》在日本流行的影响,能够更加清楚地反映其在日本传播的完整过程,为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而且随着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文化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还原《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过程,分析其影响。一方面,证实在面对国外先进文化的挑战时,只有对外来文化实行“有容乃大”的政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历史经验在当代文化交流过程中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中日文化在新时代的交流沟通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推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构建世世代代,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

参考文献

[1]胡志强.《海国图志》与中朝日近代启蒙思想[D].延吉:延边大学,2004.

[2]井上清著.吕明译.日本现代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李汉武.论魏源思想对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影响[J].求索,1987.

[4]容应萸.《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J].船山学刊,1994.

[5]内藤虎次郎.日本文化史研究[M].东京:弘文堂书房,1938.

[6]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J].安徽史学,2002.

[7]大谷敏夫.《海国图志》对“幕末”日本的影响[J].福建论坛,1985.

作者简介

谭泳新(1994-),女,汉,河北省张家口市,研究生在读,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文化交流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