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区图书馆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9-03-18苏培沛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美国

摘 要:社区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公共阅读的场所,更加是促进信息交融和增强社区认同感的主要场所。美国社区图书馆依靠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成熟的管理体系走在世界前端。虽然我国对于社区图书馆受到日益重视但存在缺少规划和人员松散等问题,笔者将对美国社区图书馆特征进行归纳解析,得出拓宽图书馆服务内容,完善志愿者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服务理念等启示。

关键词:美国;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1 美国社区图书馆基本特征

2017年美国的社区图书馆共有17566个[1],而相比较我国社区图书馆数量少之又少,对美国社区图书馆服务加以借鉴十分必要。现如今社区图书馆作为人民文化生活重要板块,具有丰富大众业余生活和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的良好作用。笔者对美国社区图书馆进行解析为我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1 服务内容多样丰富,延伸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显示大约60%的美国市民都拥有图书借阅证,只须出示证明身份的地址和照片即可免费办理[2]。社区图书馆灵活的开放时间是另一特色,不仅表现在每日开放时间灵活,呈现早开早关或晚开晚关开放时间段多样性的特征,同时还表现在充足的开放时间。同时延伸服务还发挥着其重要作用,例如开展各种各样娱乐活动、开设讲座、阅读指导、求职与技能培训、移民服务等。

1.2 服务人员体系成熟,志愿者发挥独特作用

志愿者在美国的社区图书馆人力资源系统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美国已经颁布了《志愿者服务法》和1997年正式实施的《志愿者保护法》。美国图书馆通过包括目标招募、暖身招募、暖身招募与目标招募相结合、同心圆招募、团体招募、协助招募和联合招募七种招募方式进行招募[3]。多样的招募方式更加符合志愿者服务活动多元性和不确定的特征。美国社区图书馆的志愿者招募流程而言,虽然程序与其他地方并无差别,但其细节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推敲的地方。例如社区图书馆会与经过筛选合格的志愿者进行面试交谈了解志愿者相关情况,而志愿者也反向选择是否进行志愿服务。

1.3 细分服务对象,采取针对性服务

美国社区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公益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根据不同年龄层提供特色化服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图书馆将服务对象划分的十分细致,主要包括婴儿期0—18月、幼儿期18—36月、学龄前儿童3—5岁、学龄儿童5—12岁、青少年、成年人和50 岁以上老人。同时,美国还针对不能访问图书馆的特殊人群采取了特殊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人上门服务,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标识,针对残疾人不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采用讲故事、图书讨论等教辅工具开展多感官资料等方式为智障儿童服务等。

2 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随着我国日益重视城市社区建设使得社区图书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如深圳罗湖区图书馆打造了—“悠·图书馆”[4],我国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项目获得国际创新奖[5]。但是在总体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借鉴美国探索出适合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道路。

2.1 重视社区图书馆建设,拓宽社区图书馆服务内容

建立与发展社区图书馆的关键之处在于资金的投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增强文化意识,要不断的扩宽可为社区图书馆服务项目投入方式及经费来源,鼓励社会各界提供经费。鼓励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与社区图书馆开展合作。同时社区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可开展讲座、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服务,使得社区图书馆成为居民思想上的健身房。

2.2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系

美国社区图书馆的志愿者们不仅专业素质好, 而且热爱自己的工作, 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志愿精神。总体来看我国社区图书馆志愿者较少,主要服务内容为简单的咨询以及借阅书籍等工作,一部分是由于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较为缓慢,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志愿者体系不完善。公共图书馆必须稳步推进志愿者队伍素质的提高,使图书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管理制度与运行模式是影响社区图书馆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需要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可以让儿童和老年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还应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增强与周边团队的资源整合。

2.3 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针对性服务

社区图书馆应当从以书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6],社区图书馆必须围绕着读者为核心,需针对不同年龄层来开展特色化服务,同时兼顾弱势群体。我国儿童服务发展中可以采取讲故事、比赛游戏等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既符合儿童的天性,同时也使孩子们在游戏中自身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掌握。针对老年人年可提供适合老年群体的卫生健康类的书籍报刊。图书馆需考虑到残障人士及其他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社区图书馆可以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并改善其晚年生活,提升老年人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虽然在我国特殊人群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同样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一部分,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开展服务工作,图书馆需考虑到残障人士及其他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可以针对行动不便的人群采取定期免费活动,同时对弱势群体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增强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学琴,陈雅.WOS视野下社区图书馆知识脉络及实践探析[J].图书馆,2018(09):44-49.

[2]钟源,吴振寰.美国社区图书馆服务内容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2015,2(4):51-54.

[3]杨晶.美国社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模式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7(02):90-96.

[4]高小军.以社区为中心的现代社区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悠·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7,37(03):57-66.

[5]e线图情2016年度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02):95-96.

[6]黄敏聪.美国公共图书馆在编程教育运动中的角色与作用[J].图书馆论坛,2017,37(06):128-132.

作者简介

苏培沛(1996-),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市棲霞区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猜你喜欢

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美国
县级图书馆未来走向趋势探索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