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
2009-07-24
环球时报 2009-07-24
刘江永
最近有人提出中日关系进入“后摩擦期”的说法。如果从狭义角度理解,也许可以这么认为,因为日本领导人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两国领导人恢复了互访,并建立起战略互惠关系。但从广义上理解,中日之间还是会有摩擦、分歧和矛盾的。
中日关系正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今明两年内中国GDP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体,而且未来同日本的距离可能会越来越大。第二,2009年是日本的大选年,自民党很可能被民主党取而代之,而2010年7月日本还将举行参议院选举。如果民主党能获得这两次选举的胜利,建立稳定政权,日本政治和中日关系便可能由此进入“后自民党时期”。这两大变化都将是战后第一次经历的过程,而且可能在同一时期相继发生。
笔者认为,只有在2010年政坛完成新的分化组合之后,日本政局才会变得相对稳定。届时,执政党一些新的对华政策也许才会出台,所以我们应该用更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和观察中日关系的前景。在这一重要转折时期,两国的矛盾和摩擦难以避免。对于中国的发展壮大,一方面日本对中国在经贸领域的依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一些人心态还不适应,有待调整。
前几年中日关系之所以“政冷经热”,主要是由于日本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右倾化。靖国神社问题只不过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今后,如果日本政治右倾化再度抬头,中日关系还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因而我们不能在中日关系改善时对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有所忽略;同时也不能在发生问题时言行过激。决定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还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是否大于分歧,以及彼此认知、战略判断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