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培养人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2019-03-18庄素英
摘 要:数学中蕴含的人文理念并不逊色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突破思维的局限,积极探究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出发,将数学学科更加真实、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渐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文素养;培养;研究
谈起数学,许多学生脑海中就会出现一系列数字、图形、计算公式等逻辑严密、形式单一的内容,并将数学归类为枯燥无趣的学科。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对于数学学科缺乏深入理解,在铺天盖地的计算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而一些教师也推波助澜,在教学实践中,将理清数量关系、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度、涉猎更多的题型,作为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主要甚至唯一目的,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是对数学学科的片面解读,忽视了数学中深厚的人文思想。数学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并不逊色于其他学科。因此,教师要从学科的本质出发,利用良好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在抽象、严谨的数学知识中探究深厚的人文情感。
一、 结合学科特点,探究人文情感
《辞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的核心是人。一个具备丰富人文情感的人,能够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事物,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将事情做到最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人文情感的培养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样重要。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同时又是富有内涵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对学生的人文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探究中达到“博学”“笃志”的目标。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数学知识目标为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相关情境,如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让学生能够在广泛涉猎中,深入理解数字在表达时间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应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作息时间表,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立足数学学科特点,将知识技能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不失为一种因材施教!教师巧妙地把抽象的问题变成生活情感和人生态度,可以让学生记得更清楚,理解更透彻。比如在教学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总有一部分学生做错,后来又添了小括号,这些学生就更糊涂了。于是,我给同学们打了个比喻:“加、减”是两位同年级的好朋友,他们一起出教室门的时候,谁在前面,谁就先走。学生听了就说,同一级运算就是谁在前面,就先算谁。这时,一位反应敏捷的学生说:那我能把乘除比作两位老师吗?这样的话,学生应该让老师先行,两位老师谁在前谁就先走。“对!你真有礼貌!”我表扬之后说:“有时候,遇到特殊情况,接同学们的爸爸妈妈来了,老师就让同学先走。这个时候,在算式中用什么代表同学的爸爸妈妈?”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小括号!”在轻松和谐的讨论交流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礼仪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切身感知身边的数学。
二、 结合数学历史,培养人文意识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其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从数学的历史出发,为学生再现数学学科出现的根源,在孩子们头脑中根植热爱人类灿烂历史文化的人文意识。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更大的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数的起源讲起,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数情境,与原始社会最初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狩猎、采摘技术逐渐成熟,生活资料也出现了剩余,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部落生活,原始人类需要对这些生活资料进行记录、核算;而最初人们用石子、木棒替代剩余产品,或者通过在墙壁上刻画符号,在绳子上打结来计算数量。这些方法虽然现在看来笨拙、复杂,但是与现在我们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一样,都揭示了数字、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随着人类社会的進一步发展,生产生活资料的数量成倍增加,传统的计数方式操作困难也逐渐显现。阿拉伯数字因而广泛被人类接受,并迅速成为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计数体系。
通过这样的文化渗透,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中懂得:现代的计数方法直观而简洁,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类文化不断积淀的成果。其实,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出现背后都包含着一连串的历史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中感知数学、体会数学、探究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 结合教学评价,增强人文互动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不仅要从整体着眼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观察入微,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对学生的马虎大意头痛不已。如一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看起来非常扎实,甚至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在实际计算中却错漏百出,看错数字、落下得数、错误进位、去括号时忘记变号,小数点错位等不胜枚举,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知识与能力的欠缺,而在于态度的不够端正。态度决定一切,没有良好的态度,学习过程就难以实现注意力集中,错漏百出自然就无法避免。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学生的纠正要么就是一句“不要马虎大意”轻描淡写地带过,要不就是严厉的惩罚,这两种教学引导均不可取。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语言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关,在人文评价中使学生获得自信,并帮助其找到克服的办法。只有从学生的心理层面解决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位乘法教学中,某生总是忘记进位,这时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味地指责,而是通过情感沟通与学生建立人文互动,并专门为学生找来了相关的计算题进行指导分析。在计算过程中,辅导学生对进位进行详细的标注,并鼓励学生自主纠错,在学生有所进步后及时表扬。通过这样的情感激励,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于此,教师应该注重人文评价的渗透,将学生当作一个值得尊重与关怀的个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推动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四、 结合理论符号,提高人文审美
谈到审美,我们最先想到的总是色彩缤纷的绘画、曲调优美的音乐等,但是除了这些明显具有艺术气息的学科,数学也具备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例如,达·芬奇经典作品《最后的晚餐》中,各个人物的比例设计、整个空间的结构就遵循了严格的数学理论,即利用透视的效果凸显空间感,并通过人物在桌面两侧的排列达到视觉的平衡。从这一角度来看,达·芬奇不仅是绘画大师,更是严谨的数学家。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其自身呈现出的艺术美感。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在实践中形成数学审美,深化对数学人文价值的理解。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从“圆是最完美的图形”这一角度出发,为学生引入了圆的演变过程:从三角形发展为正方形,再到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多边形,随着多边形的边的数量的增加,边的长度缩减,整个图形变得更加圆润,最后则演变成了圆形。教师从圆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的思想不断延伸,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圆的启发下获得更加自由的情感体验。数学的艺术美感还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对称美”“黄金分割点”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审美习惯。教师在教学拓展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教材在长与宽的设计上看起来很舒服,而有些过于方正的书籍看起来却不自然;为什么呈螺旋状的海螺会呈现出一种均衡的魅力等等。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与熏陶中,学生能够逐渐理解秩序、匀称在展现数学的美中的作用,并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生对数学的人文体验。
总之,数学并不是单调枯燥的代名词,它充分利用充满艺术美感的符号对世界做出解释,其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局限,积极探究从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出发,将数学学科更加真实、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渐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丽琦.拓展数学活动 培育人文素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3).
[2]肖贵群.在“回归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J].华夏教师,2017(10).
[3]孙宏.试论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79).
作者简介:
庄素英,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泉港区峰尾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