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
2019-03-18韩继元
韩继元
【摘 要】目的:分析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96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98例)与对照组(98例),分别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就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9.0%)相比于对照组(88.8%)更高,麻醉起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麻醉药使用剂量相比于对照组更少,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实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还能缩短起效时间,减少麻醉药的使用剂量。
【关键词】骨科下肢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01
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对麻醉效果的要求较高,需为其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少、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深受医患好评。本次试验就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96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98例)与对照组(98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55例、4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为(44.6±3.4)岁;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半髋关节置换术25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43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58例、4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为(45.3±3.7)岁;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半髋关节置换术31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26例。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需常规禁食禁饮,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仰侧卧体位,给予面罩吸氧。对照组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在L3—4椎间隙处进行穿刺,之后静脉注射10毫升2.0%利多卡因。研究组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L2—3椎间隙处进行穿刺,在蛛网膜下腔腰穿,待脑脊液流出后注入注入0.66%罗哌卡因2ml(1%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在穿刺针拔出后置入麻醉管,如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则需静脉注射麻黄素10毫克。
1.3 评价标准
1.3.1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1)优:患者肌肉效果良好,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2)良:患者肌松效果一般,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3)差:患者肌松细小跟不佳,需改用全身麻醉,且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1]。麻醉优良率=(优+良)/病例总数·100%。
1.3.2 就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药使用剂量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相关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相比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9.0%、88.8%,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药使用剂量相比
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麻醉药使用剂量较对照组更少,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许多临床研究显示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对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全身麻醉会影响其呼吸循环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会延缓其病情的康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相比于单纯的硬膜外麻醉具有更大的优势,其起效快、诱导时间短、肌松和镇痛效果好、用药剂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易接受。腰麻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将其应用于骨科下肢手术中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麻醉优良率高达99.0%,且麻醉起效时间较短,麻醉药使用剂量较少,且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黄亚峰、李毅[3]的研究结果类似于本次研究结果。
由本次试验可以看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建议将此麻醉方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马春, 陈兰.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1):183-184.
李芳.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10):138-139.
黄亚峰, 李毅.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髋及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 2015, 28(5):11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