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跨界思维打造图书馆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2019-03-18叶曦王运彬
叶曦 王运彬
摘 要 新时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具实践创新能力的图书馆人才,跨界培养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论文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当前的图书馆学高等教育的跨界实践卓有成效,但要不偏离其跨界初衷,必须设置一定的标尺,做到“界内”、“界外”协同、动态、健康、科学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学 高等教育 跨界思维 实践创新能力
分类号G250
0 引言
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运用跨界思维进行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挖掘,从而实现发展创新与改革突破,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我国当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五个发展”理念与教育相结合,重申发展教育应当坚持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更加具体地呈现了创新驱动教育发展的思路和规划。上述政策再次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推动高校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加快学科间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优化,刺激不同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基于此,笔者认为了解跨界实践、探讨如何跨界,对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前瞻意义。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学者对跨界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提倡狭义的传统的信息素养与广义的现代的信息素养的跨界融合。张东烜[1]认为,图书馆学课程改革中应重视提高、拓展图书馆人才的综合信息能力,通过纳入信息素养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构建“共享式开放性学习和教学互动”平台来全面提高图书馆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黄如花、李白杨[2]认为,提升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学主体以及教育对象等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由此提出应当拓展信息教育素养的观点。王世伟[3]认为,顺应“社会步入数据驱动型时代”的趋势,图情教育将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共享性,更具智慧,图情教育应当实现终身教育、全员教育、数据教育,培养出“大数据时代的领军人物”、“大数据的工程师”以及“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二是提倡学科之间、学科间教育及课程资源的跨界整合。肖希明、卢娅[4]从图书馆学发展历史中得出图书馆与情报学进行整合是大势所趋,并借鉴国外iSchools运动(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iSchools运动)的学科整合经验,提出应当采取调整培养目标、整合专业名称、改革课程等方式对图情专业进行整合。蒋冠[5]从图档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本科招生、培养以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论证图档本科教育整合的合理性,提出将图情档三个学科整合成一个一级学科——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基本整合方案。王小云[6]立足于社會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认为应当对图情档三个专业的课程资源进行一体化建设,通过专业教育之间、高校之间、教育部门与实践部门之间的一体化建设,使各个专业的课程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并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终培养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三是提倡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兴教学方式的跨界组合。周越辉[7]基于新媒体发展和应用的现状,认为新媒体时代应该采取“混合型”教学模式,以人际传播方式为主,通过共享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变革。王友富[8]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对图书馆学课程建设的影响为突破口,分别从国家、高校及教师的角度提出我国图书馆学人应化被动为主动,让MOOC为“己”所用的具体解决方案。黄雨生[9]介绍了微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例,展示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图书馆学教学方面的应用,并通过问卷调查为该模式的可行性提供数据支持和事实依据。
四是提倡图书馆人才培养与社会组织、社会实践的跨界配合。肖希明[10]将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历史划分为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阐述了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得出社会发展制约着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图书馆学教育需要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论。王翠萍[11]等将我国与英美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学概况进行对比,提出图书馆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图书馆人才。杨勇[12]从图书馆学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分析实践教学对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影响,说明图书馆学教育应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强化图书馆人才的职业认同感,与时俱进地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1.2国外研究现状
由美国图书馆学院校发起的iSchools运动是用跨界思维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从iSchools成员的数量和分布来看,联盟院校总数已达82所,包括8所准成员院校,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中国等24个国家,跨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五大洲;从研究领域来看,联盟成立之初便以信息、技术和人作为研究对象,重视信息学科的整合;从教学模式来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经较为成熟。故笔者收集整理iSchools联盟2017年研讨会(iConference)中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排除国内单位的学者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以观国外对跨界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2017年iConference的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122篇文章,其中有7篇文章与教学有关,根据内容相关性可分为跨媒体教学、跨学科教学和跨院校教学三个方面。
在跨媒体教学方面,注重新技术和新平台的应用。本次iConference专门组织了两个研讨会来推动跨媒体教学发展。一个是由P. J. Ponners[13]等人创建的主题为“创建跨媒体内容”的研讨会,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将学习与AR技术相结合,为与会者提供跨媒体平台创建课程的方向和方法指导,促进其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离开基本技能),创建出能够通过手持设备访问的课程内容。另一个是由Cathie Norris[14]等人创建的主题为“合作研究平台”的研讨会,主要面向对课堂同步协作研究感兴趣的成员。该会议介绍了合作研究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通过使用体验引导与会者将之运用到教学和学习中。
在跨学科教学方面,注重学科整合的层次性和学科研究、学习方法的整合。Ji Hei Kang[15]等采用文本挖掘的方式,访问了iSchools联盟中能够访问到的69所高校网站,结合其教学大纲对课程名称、课程描述,甚至是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前不同层次的iSchools高校采用的学科整合模式,提出图书馆学院校在学科整合时应当引以为鉴。Hsia-Ching Chang[16]等跨学科引入学习方法,分别对三种主流的知识映射法——概念映射、参数映射和主题映射进行分析,揭示三者的内在联系,提出未来的教与学之中应该综合使用多种知识映射法。Andrew M. Cox[17]采取感官研究的方式,通过走访了解公共自习室用户的使用体验,说明学习氛围(光线、声音等)对学习体验和效果的重要影响,提出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來提升教学效果的的观点。
在跨院校教学方面,注重不同专业性质的院校的跨界合作,提倡国际化的发展视野。Zachary A. Pardos[18]等认为,iSchools的跨学科教学行为已经使信息类院校与计算机学院校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有必要在信息类院校与计算机学院校间建立能够适应数据学研究发展的联系。Stacy T. Kowalczyk[19]等在中英两国分别选取了10所信息学院,收集其官网上的667个硕士学位课程名称,并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两国在课程修订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信息类院校应运用国际化的发展视野使课程设置更为适应时代需求。
2 跨界思维在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中的运用
2.1 跨专业课程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跨专业课程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接触、学习其他专业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取长补短,实现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图书馆人才的需求。就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被引入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为满足社会对信息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信息学相关的学科的课程,大多为计算机网络原理、程序设计、网页开发、数据库技术等,以提高图书馆人才的信息素养。“iSchools”运动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由LIS院校成立的信息学院联盟,致力于 “以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信息类与图书馆学课程的整合。
二是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引入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电子商务、经济学、传播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图书馆人才今后能够从更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方法服务。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为例,其所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电子商务》《信息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媒体与社会》《管理学原理》《传播学原理》《运筹学基础》等在内共计47门,每门选修课学分多为2分,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应修满42学分,即至少应修满其中一半的课程。
三是为满足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主要体现为: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课程、课时明显增多,纯实践课程亦有所增加;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实践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设置有专门的数字图书馆实验室,图书馆学专业开设的18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就有10门,且在这10门课程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大于等于1/3,其中2门为纯实践课程。
四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供课程选择平台供学生自由选择,并设置了应修满的最低学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当中规定“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必须修满12学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理科至少2学分,文科至少4学分;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理科至少4学分,文科至少2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这类课程几乎涉及了高校开设的所有专业,满足了图书馆人才多元化发展需要。
2.2 跨院校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跨院校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内部学院之间、高校与高校间建立合作培养方案,以交换生、访学、联合实践、联合培养等方式促进图书馆学教学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从而拓展图书馆人才的视野,使之对本专业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增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性。当前跨院校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跨院校活动的形式丰富。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为例,武汉大学是“iSchools”高校联盟的成员之一,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图书情报学院和信息管理学院成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为学生留学、教师访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定期主办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不定期地举办国际性的培训班、夏令营活动等,为学生接触新思想新观念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二是跨院校行为的接受度高。一方面,校内学院与学院之间普遍存在联合培养机制,如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中,由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由马克思学院的老师教授政治理论知识,由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另一方面,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成为常态,成为一种定期、长期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内外图书馆学院校间建立的交流生机制。
三是跨院校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成熟。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为例,其与台湾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换培养机制,图书馆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申请、学院审核材料、专业老师面试的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赴台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返校之后,学校将根据成文的学分转换制度对学生在台所修学分制度进行认定,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满专业规定学分,即可按照正常的修读年限毕业。
2.3 跨社会组织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跨社会组织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旨在实现图书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主要解决的是高校图书馆人才与现实图书馆工作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有助于其明晰专业的性质以及明确未来职业规划。
在社会组织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校外图书馆。根据合作关系,这类图书馆可以分为有共建关系和无共建关系两种。有共建关系的图书馆机构是毕业实习的主要场所,在此开展的实习活动组织性强,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成熟的运行机制,学生一般能在实习期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图书馆实际业务;无共建关系的图书馆大多需要学生自行联系,通常作为开展团支部立项等活动的场所,有时也主动招纳学生志愿者帮助开展诸如阅读推广之类等活动。二是其他公益性组织,比较常见的是博物馆、档案馆、信息中心等“图书馆近亲”。与这类组织的跨界合作关系大多是在某一特定的活动或项目中形成,一般没有长期固定的组织或是周期,工作内容多为协助调研、讲解、导览等。三是盈利性组織。当代图书馆学教育中让图书馆人才的能力从图书管理拓展到信息管理,图书馆学毕业生中不乏去企业工作之人。因此,许多图书馆专业人才会自发地选择到企业的信息类岗位实习,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2.4 跨媒体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
此处所提到的跨媒体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在线课程和在线教学。这种跨界方式实现了不同地域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缓解了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促进了教育公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制度中“一考定终身”的历史缺陷,已经逐渐成为运用跨界思维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其受关注度可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是支持这一跨界方式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以近几年兴起的MOOC为例,在当前的研究中,一般将2013年认为是我国MOOC元年。从2013年起步至今,短短5年间,国内参与中国大学MOOC课程建设的高校和其他社会组织已经多达145个,图书馆(学)在线课程联盟亦名列其中。此外,各大图书馆馆也在其网站上建设了丰富的公开课资源,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上的国图公开课。
二是网络课程资源的质和量不断提高。以网易公开课为例,网易公开课给网民提供了世界名校以及国内许多高校的网络公开课。在其首页输入关键字就能得到相关课程,如输入“图书馆”能够获得北京大学开设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检索与利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讲座等,使普通高校的学生也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名校名师资源。
三是对于“翻转课堂”“混合型”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广泛开展。应用于图书馆学高等教育中的新兴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是以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建立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几乎不考虑互动交流,如网易公开课及早期高校建设的网络精品课程中的图书馆学课程视频、专家讲座等,完全依赖学生自发、自觉,主要是满足学生自我提升的需要;其二是当前势头正盛的远程教学,以MOOC为典型,学生可以“货比三家”,自由选择名校名师精品课,但它有具体的开课时间、课程作业和结业要求,学生必须按时、按规定完成任务才能够获得结业证书;其三是处于探索阶段的融合社交媒体的教学,如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课程,这种方式便于师生的互动交流,使网络教学更为人性化。
四是社会承认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国家强化这一跨媒体教学行为的政策导向,通过加强、加快学分银行和学分转换制度的建设来提升新媒体教学的社会认可度。2017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且特别设置专栏强调“建立学分银行和信息化平台”以“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使跨网络修读的学分“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的凭证”。
3 用跨界思维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标尺
3.1 明确“界”,“界内”“界外”协同发展
跨专业课程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跨越的是学科的边界,在实际应用当中,较容易陷入两个发展误区。
一是过度跨界,不合理地运用跨界思维。“互联网+”行动的兴起以及共享概念的广泛传播,很容易刺激人们忽略行业实际需求而过度地强调互联、跨界。在图书馆学高等教育中,重视本专业教学的同时,大量增加信息技术类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大班教学的方式对整个专业学生进行授课,以同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事实上,基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前提,在过度安排的情况下,同时灌输多门学问培养出的很可能不是一专多能,而是杂而不精。
二是过分跨界,偏离运用跨界思维的初衷。用跨学科的思维打造图书馆人才的目的与图书馆院校发起“iSchools”运动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希望通过融合其他学科的优势来促进图书馆学、图书馆人才的发展,但从近年来“iSchools”运动发展的情况来看,“去图书馆化”的趋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在《iSchools“去图书馆化”的倾向值得警惕》一文中,通过分析“iSchools”成员院校名称变更、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情况以及近年来成员院校的科研情况数据统计,最终得出“iSchools”成员高校的“去图书馆化”倾向已经明显存在这一结论,且明确提出“特定的话语支撑着特定的实践,话语是构建职业和学科的重要因素。如果iSchools‘去图书馆化,必然带来‘图书馆在信息职业和信息科学领域的话语权日渐式微,直至最后消解图书馆和图书情报学科发展的各种机遇”[20]的观点。
跨学科打造图书馆人才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一专多能的图书馆人才的需求,而不是纯粹地追随跨界潮流;培养“多能”的目的应该是为“一专”服务的,而不是去淡化图书馆人才的专业性。如果跨界到最后演变成了融合与同化,那么这种跨界行为不是成就图书馆学,而是推动其走向消亡,这有悖于跨界打造图书馆人才的初衷。因此,用跨学科思维打造图书馆人才创新能力时,应始终保持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人才的专业性,明确图书馆学在多学科当中的“主人翁”地位,不断取其精华强化自身特色,实现“界内”“界外”协同发展,在提高图书馆人才综合能力的同时保持专业核心竞争力。
3.2 包容“界”,“界内”“界外”健康发展
跨院校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跨越的是观念、文化的边界,学生能否快速融入新集体决定这一跨界行为的成败。
一方面,去往“界外”的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和交往障碍,尤其是去往境外的语言不同的短期交换生。陌生感、孤独感、无助感等负面情绪会在丧失新鲜感之后席卷而来,甚至会对周遭的反应变得过分敏感。同时,由于在新环境生活的时间有限,较难培养出归属感和安全感。上述负面心理可能成为后期交际和学习的巨大阻碍,影响图书馆学人才跨院校交流的效果。
另一方面,“界内”学生的“排外”心理可能影响着相互间的交流。这里的“排外”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识的排外,人习惯于亲近于让自己有熟悉感或亲切感的人,熟人间容易形成“小圈子”,不自觉地将“外来者”排开;另一种是有意识的排外,文化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有时候并不那么友好,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自恋的且有维护自己自恋的需要,在双方的接触过程当中,出于对自身以及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或固有的国家、民族等层面的观念,会产生排外的情绪或出现明显的排外行为。
基于此,在跨院校打造图书馆人才之前先学会包容“界”是很重要的。对于去往“界外”的人来说,应当明确存在“界”这个客观事实,做好心理建设,主动了解“界外”的“风土人情”,预先做好详细的攻略,以健康的心态和成熟的方式去包容“界”。对于留守“界内”的人而言,应当尽可能地去淡化“界”的观念,尤其图书馆学高校的“领导层”要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通过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增加对不同文化的认知,理解不同思想观念产生的缘由,继而尊重存在“界”这个客观事实,最后做到以宽容的心态和友好的方式去包容“界”。只有“界内”“界外”健康发展,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助力创新创造。
3.3 活化“界”,“界内”“界外”动态发展
跨组织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跨越的是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间的边界,容易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两种类型的僵化:
一是跨界机制上的僵化,即没有建立长效管培机制。一个机制在彼时一旦被证实其效力并被广泛且长期地推行后,出于惰性和考虑到调整机制的后果不可预测,组织者和执行者可能不愿或无法及时对之进行改变。如为适应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要,图书馆学院校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是沿袭传统的管培机制:以传统课堂教学,理论课时长普遍长于实践教学时长;纯实践课的数量少,总时长大约在10周左右;实践的学分占学生需修习的总学分比过低,大多占总学分的10%等。
二是跨界时间上的僵化,即跨界行为缺乏时效性。以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为例:一方面,开始的时间通常固定在毕业学年的上学期;另一方面,持续的时间一般固定为8-10周。這对于学生和实习单位而言都存在负面影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时隔两三年,相关理论知识已经遗忘不少,加之实习期较短,难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彻底转化为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即便短期内掌握了也难以巩固;从实习单位的角度来看,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实习时间短,直接将其纳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接受锻炼要承担的风险较大,容易影响实际工作效率,导致跨组织打造图书馆人才的实践活动容易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
综上,为避免机制僵化,在跨组织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时,应当注重与社会形成良性的互动,适时而变,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实际需求的变化来决定如何科学地跨组织,建立科学的动态的长效管培机制;针对时间僵化的问题,可以深化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仿照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参考学期的专业课表安排,将图书馆学的实习分配工作提前,让学生利用课余到外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在实习制度化的基础上,使之日常化,做到应时而动。只有实现了“界内”、“界外”动态发展,才能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图书馆人才。
3.4 维持“界”,“界内”“界外”科学发展
跨媒体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跨越的是现实与网络的边界,在使学习更为自由化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意味着时空界限的丧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控制。
首先,对于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弱的图书馆学学生而言,这种自发性成分居多的行为所受的监督相对较弱,在提交学习成果方面也有较大的空子可钻,如寒暑假布置的图书馆学专业见习报告,比较容易生出侥幸心理,浑水摸鱼。
其次,个人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自我判断能力影响着学习效果,错误的自我定位下,容易做出不恰当选择及不合理安排,如一学期内开始多门图书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筋疲力尽而鲜有所得;另一方面,自我学习能力影响着学习效果,在线学习通常是“孤独”的,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很难有长足的进步,如在难度较大的《信息检索》课程上,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掌握的程度极有可能不如人意。
最后,跨媒体教学还无法全面实现面对面交流,影响沟通交流的效果。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很難直接把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难以及时、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跨媒体教学模式潜藏着可以“脱缰”的信号,增加了无效沟通、消极沟通甚至是拒不沟通的现象。
综上所述,这种学习方式也可能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在各方条件准备得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不适合全面开展跨媒体打造图书馆人才的教学活动,即维持“界”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应当根据图书馆学课程资源、学生需求以及自学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界内”——传统教学与“界外”——新媒体教学的比例,适当地划定两种教学模式的周期以便师生更好地交流,逐渐培养学生适应“混合型”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重视图书馆学跨界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强化跨界监督,如前期通过第三方学习、监测软件实时监督学习进度、完整度、更换课程的频繁度等,由系统及时地根据相应情况进行提醒、处置,后期强化传统教学对新媒体教学的监督和评价作用,更多地采取开放性试题对学习态度、深度进行考核和评价,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实现了“界内”、“界外”科学发展,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海量学习资源对于打造图书馆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东烜.基于图书馆元素的信息素养教育学科结构改革评价研究: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330(7):6-10,51.
[2]黄如花,李白杨.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6,169(1):21-29.
[3]王世伟.数据驱动的时代特征与图情教育的创新转型[J].图书情报知识,2016,169(1):15-20.
[4]肖希明,卢娅.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整合[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5):7-10.
[5]蒋冠.对图书馆学与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整合的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0,112(1):79-83.
[6]王小云.图情档专业课程资源一体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401(6):22-26.
[7]周越辉.新传媒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分析[J].情报科学,2016,34(5):55-58.
[8]王友富.MOOC背景下图书馆学课程建设的变化与因应[J].图书情报知识,2015,163(1):33-40.
[9]黄雨生.面向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创新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383(12):14-19.
[10]肖希明.中国百年图书馆学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3):4-17.
[11]王翠萍,张艳婷,闫昱.产学研结合与图书馆学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J].图书馆建设,2009,176(2):105-109.
[12]杨勇.关于图书馆学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76(4):29-33.
[13]PONNERS P J, GRATCH J. ZHANG J, etc. Creating transmedia content: augmented reality(ar) for infomation linking and learning[EB/OL]. [2017-07-27]. http://hdl.handle.net/2142/96781.
[14]NORRIS C, SOLOWAY E. The collabrify research platform: a research tool for studying synchronous collaboration in the classroom[EB/OL]. [2017-07-27]. http://hdl.handle.net/2142/96783.
[15]KANG J H , EUNHYE M. Interoperable data science at ischools-how do ischools expand their horizons?[EB/OL]. [2017-07-27]. http://hdl.handle.net/2142/96734.
[16]CHANG H C, WANG C Y, ZHANG Y. Better together? A scoping review of integrating knowledge mapping tool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 [2017-07-27]. http://hdl.handle.net/2142/96735.
[17]COX A M. 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atmosphere in the learning commons[EB/OL]. [2017-07-27]. http://hdl.handle.net/2142/96772.
[18] PARDOS Z A, NAM A J H.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omputer science at UC Berkeley[EB/OL]. [2017-07-27]. http://hdl.handle.net/2142/96681.
[19]KOWALCZYK S T, GAO Y J. Information studies in two cultures: a review of iSchool curricula in China and US[EB/OL]. [2017-07-27].http://hdl.handle.net/2142/96769.
[20]肖希明,李琪,劉巧园. iSchools“去图书馆化”的倾向值得警惕[J].图书情报知识,2017,175(1):19-25.
叶 曦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福建福州,350007。
王运彬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 福建福州,350007。
(收稿日期:2018-04-15 编校:谢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