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糖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2019-03-18黄苏婷杭方学韦春波谢彩锋李凯

中国调味品 2019年3期
关键词:糖液吡嗪红糖

黄苏婷,杭方学*,韦春波,谢彩锋,李凯

(1.广西大学 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2.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208)

红糖是甘蔗经压榨、提汁、澄清、熬煮、结晶后形成的非分蜜糖[1,2]。传统红糖又称古法红糖,由于是经物理方法沉降、熬制而成,不添加化学试剂,绿色、健康,而且保留了甘蔗中糖类、蛋白质、酚类等大部分营养物质[3,4]。红糖中糖含量丰富,能提高人体所需能量[5,6],还具有补血、护脾胃、延缓衰老等功效[7,8]。红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消费者对红糖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红糖中香气是评价红糖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外研究学者逐渐开展对红糖中香气成分的研究。日本有学者检测了日本3种干燥方式生产的红糖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9],Asikin等[10]研究了红糖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存储期间的变化。目前国内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而且不同产地和工艺均会对红糖的香气产生影响。本研究对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11,12]进行优化,并对实验室自制红糖以及市面上在售的古方红糖和太古红糖这3种红糖进行检测,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以期为红糖芳香气味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实验室自制红糖,古方红糖、太古红糖从南宁市场购得,置于干燥器内在室温下保存。正构烷烃混标(C8-C40):购于美国Sigma公司;NaCl:购于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仪器和设备

TLE20E/02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R-Hei-Standard磁力搅拌器 美国Heidolph公司;57328-U 固相微萃取纤维头、57330-U固相微萃取手动进样手柄 美国Supelco公司;GC-6820气相色谱仪、GC-7890B/5977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美国Agilent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制备

称取一定质量的自制红糖加适量蒸馏水溶解至一定浓度。移取相应质量糖溶液于顶空瓶中,加入磁力搅拌转子,称取电解质NaCl,在恒温水浴中预热3min。

1.3.2 SPME-GC-MS对红糖中香气成分的测定

GC条件:色谱柱:DB-WAX毛细管柱(60m×0.25mm×0.25μm);载气:He;进样模式:不分流;恒定流量:1.5mL/min;进样口温度:250℃;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1min,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27min。

MS条件[13]:离子源温度:230 ℃;传输线温度:250℃;电离方式:EI;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扫描范围:29~450amu。

1.3.3 SPME萃取工艺优化

本实验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选取4种样品浓度:50%,60%,70%,80%,4 种 样 品 质 量:4.00,6.00,8.00,10.00g和 4种 NaCl添加量0,0.60,1.20,1.80g进行比较实验,在萃取过程中对不同萃取温度30,40,50,60℃和不同萃取时间30,40,50,60min进行比较,共选取上述5个因素进行优化实验,选择最佳萃取参数。以GC-MS分析出物质的总峰面积作为评判萃取效果的指标。

1.3.4 数据处理

GC-MS实验数据由Xcalibur软件处理,通过电脑检索和NIST 14谱库进行比对。以总峰面积作为评价萃取效果的指标,每次实验做3组平行。将C8-C40的混标按照同样SPME-GC-MS条件进行分析,并根据公式(1)和 (2)计算待测组分的相对含量(%)和保留指数(Retention Idex,RI)。

相对含量=(各组分峰面积/总峰面积)×100%。 (1)

保留指数:RI=100z+10[TR(x)-TR(z)]/[TR(z+1)-TR(z)]。 (2)

式中:TR(x)为待测组分的保留时间;TR(z)为碳原子数为z的正构烷烃的保留时间;TR(z+1)为碳原子数为z+1的正构烷烃的保留时间。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浓度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1 样品浓度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Fig.1 Effect of sample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PME

由图1可知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总峰面积的变化趋势。当糖液的浓度从50%增加到60%时,总峰面积明显上升,再增加糖液的浓度,总峰面积却开始下降。图1中曲线显示,在本次实验所选取的50%,60%,70%,80%4个样品浓度中,SPME对60%浓度的样品萃取效果最好,在4个试验点中具有最高的总峰面积。

2.2 样品质量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2 样品质量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Fig.2 Effect of sample quality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PME

由图2可知,总峰面积先随着样品质量的增加而上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样品量的再增加反而开始下降。图2中显示在4.00,6.00,8.00,10.00g这4个样品质量的比较实验中,当样品添加量为6.00g时,具有最高的总峰面积,即SPME在糖液的质量为6.00g时具有更好的萃取效果。

2.3 NaCl添加量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3 NaCl添加量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Fig.3 Effect of additive amount of NaCl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PME

由图3可知,在糖液中添加适量的NaCl会提高SPME的萃取效率,获得更高的总峰面积,当NaCl在糖液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再添加NaCl,反而会使萃取效果减弱,总峰面积出现下降的趋势。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在0,0.60,1.20,1.80g这4个添加量中,在糖液中添加0.60g NaCl时具有最高的总峰面积,即SPME在此时有最好的萃取效果。

2.4 萃取温度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4 萃取温度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Fig.4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PME

由图4可知,萃取温度分别在30,40,50,60℃时SPME的萃取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总峰面积先持续增加,然后出现下降。根据图4中数据显示,在萃取温度为50℃时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总峰面积最高,萃取效果最好。

2.5 萃取时间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

图5 萃取时间对SPME萃取效果的影响Fig.5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PME

由图5可知SPME在30,40,50,60min 4个不同萃取时间下的萃取效果。当萃取时间少于50min时,逐渐延长萃取时间,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总面积随之增加,但是当萃取时间超过50min时萃取效率开始降低。根据图5中的实验结果,在对糖液进行30,40,50,60min 4个不同时间的萃取后发现,SPME对糖液萃取50min时具有最好的效果。

2.6 SPME萃取红糖挥发性香气成分工艺的确定

根据以上5组单因素试验结果,在5个影响因素中,NaCl的添加量(A)、萃取时间(B)和萃取温度(C)三者对SPME的萃取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基于上述单因素试验,本次研究以总峰面积作为评判标准,对以上 A,B,C 3个因素采用 L9(33)正交设计[14],考察SPME萃取红糖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最佳条件,其因素水平编码见表1。

表1 L9(33)正交试验因素水平编码表Table1 Factors and levels coding tabl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3个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通过对极差的比较可知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C>A,即可以确定在对红糖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萃取过程中,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萃取温度和NaCl的添加量。根据试验结果,最佳试验组合为A2B2C3,因此最终确定出SPME萃取红糖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最佳条件: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50℃,添加0.60g NaCl。

表2 正交试验结果Table2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综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SPME萃取红糖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最佳条件:样品浓度60%,样品添加量6.00g,NaCl添加量0.6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50℃。

2.7 3种红糖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GC-MS分析

红糖的香气是经过甘蔗生长、加工、红糖的生产和储存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反应而形成的,各个环节的差异性都会导致红糖香气成分的变化。市售的红糖产品众多,从原料到工艺都存在差异,各自的香气成分也不尽相同。因此,本实验统一采用优化后的SPMEGC-MS分析方法对自制红糖,市售古方和太古红糖的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实验所得GC-MS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SPME萃取3种红糖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Table3 Major volatile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3kinds of brown sugar by SPME-GC-MS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由表3可知,不同样品红糖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也不尽相同,有共同存在的香气成分,每个样品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呈香物质。

本研究从自制红糖中共检测出70种香气物质,包括13种醛类、7种酸类、12种酮类、4种呋喃类、5种酚类、14种吡嗪类、4种醇以及11种含氧杂环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等其他类别物质。太古红糖本次共检测出76种香气化合物,包括14种醛类、8种酸类、13种酮类、5种呋喃类、4种酚类、2种酯类、13种吡嗪类、7种醇类以及10种含氮杂环化合物、芳香族等其他类别化合物。古方红糖共有74种香气物质被检测出,包括11种醛类、6种酸类、13种酮类、3种呋喃类、5种酚类、2种酯类、14种吡嗪类、4种醇类以及16种烷烃类、杂环化合物等其他物质。其中乙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2,6-二甲基吡嗪、壬醛、2,6-二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糠醛、2,3-二甲基吡嗪、癸醛和2-乙酰基吡咯在自制红糖、太古红糖和古方红糖中均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在3种红糖中,上述物质的总含量分别占检测出的总挥发性香气物质的44.21%、40.56%和45.67%,因此初步判定其为红糖香气的主要呈香物质。

3 结论

对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红糖中香气成分的单因素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次实验中,当萃取参数确定为样品浓度60%,样品添加量6.00g,NaCl添加量0.6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50℃时具有最佳的萃取效果。利用优化后的参数对自制红糖和2种市售红糖古方红糖和太古红糖进行萃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分析红糖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确定其组成与相对含量,初步判定其中乙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2,6-二甲基吡嗪、壬醛、2,6-二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糠醛、2,3-二甲基吡嗪、癸醛和2-乙酰基吡咯是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猜你喜欢

糖液吡嗪红糖
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耐药的相关基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渗透脱水循环处理对糖液及桃片理化特性的影响
褪色的红糖水
吡嗪酰胺敏感性检测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吡嗪酰胺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红糖跟白糖相比,好在哪儿?
“过度”糖液脱色工艺技术研究
痛经就喝红糖姜水?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
4H,8H-双呋咱并[3,4-b:3',4'-e]吡嗪的合成及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