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体检及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现况调查

2019-03-18陈静饶立歆倪莹青顾凯侃郑亦慧刘效峰唐利红李朋徐春华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胸片城区结核病

陈静 饶立歆 倪莹青 顾凯侃 郑亦慧 刘效峰 唐利红 李朋 徐春华 沈鑫

作者单位:200336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所(陈静、饶立歆、沈鑫);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科(倪莹青);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科(顾凯侃);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科(郑亦慧);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科(刘效峰);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唐利红);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李朋);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科(徐春华)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老年人由于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结核病。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并在老年人群组达到最高峰[1]。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缺乏结核病相关知识及社会家庭关怀程度不够等原因,存在就诊延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疗依从性差等特点[2-3]。

上海市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始终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但2016年本市≥60岁老年人在总户籍人口中占31.6%,已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4]。根据“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发表的《2016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共有公办和民营养老机构702家[5]。笔者对上海市部分养老机构开展调查,包括机构调查、机构内工作人员问卷调查和机构内入住老年人问卷调查。养老机构调查包括机构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资质、医养结合制度和结核病等传染病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等。本研究对养老机构内入住老年人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报告,包括老年人基本健康状况、入住养老机构前后接受体检情况、社会家庭关怀情况和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等,以期为我市针对养老机构制定结核病防控政策和规范提供依据。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的选择:在上海市民政局网站《上海市养老机构一览表》[6]中按网站中养老机构排列顺序逐个选取养老机构。

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公办或民营养老机构内入住,年龄≥60岁,未出现意识模糊或相关重大疾病,可以进行正常沟通并愿意接受调查的老年人。

二、研究方法

(一)养老机构抽样

1. 抽样方法:根据上海市政府划分标准,将上海市16个区划分为7个城区和9个郊区。7个城区中户籍人口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市户籍人口该年龄段老年人的44.8%[4],养老机构数占全市养老机构数的39.2%[6];9个郊区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市户籍人口该年龄段老年人的55.2%[4],养老机构数占全市养老机构数的60.8%[6]。调查于2017年9—12月开展,根据各区老年人口数和养老机构数所占比例,并考虑各区参与研究的意愿,从7个城区中选取3个城区;从9个郊区中选取4个郊区进行调查。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结果显示,≥60岁老年人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率为47.2%,采用公式N=Z2×[P×(1-P)]/E2(N为样本量,Z为统计量,置信度为95%时,Z=1.96;P为概率值,取0.5;E为误差值,取5%),计算得出样本量为383名,鉴于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样本损失,增加10%的样本量,即420名。

根据养老机构的类型、规模、接受调查的意愿及需要满足的样本量需求状况,在机构名单中按养老机构排列顺序依次选取养老机构,满足样本量即停止选取,对其内入住的老年人开展调查。

2. 抽样结果:最终抽取了上海市长宁、静安和普陀3个城区,其户籍人口≥60岁老年人占7个城区户籍人口该年龄段老年人的40.1%[4],养老机构数占7个城区养老机构总数的40.9%[6],以及闵行、宝山、浦东和奉贤4个郊区,其户籍人口≥60岁老年人占9个郊区户籍人口该年龄段老年人的65.1%[4],养老机构数占9个郊区养老机构总数的61.1%[6]。共抽取21家(每区3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

(二)问卷调查情况

1.调查方法:本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员由养老机构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人员和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担任。调查开始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课题组成员对调查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培训,并进行了预调查,告知对象研究目的、调查步骤和保密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调查内容: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结合本次研究目的,并参考了“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评估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7]部分内容,包括入住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户籍、学历、婚姻状况、职业、入住养老机构时长)、病史(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白内障、脑卒中、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咳嗽、咳痰情况)、胸部X线摄影(简称“胸片”)检查情况、社会关怀(家属探望频率、主要联系人、外出情况)和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等。

3.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21家养老机构共登记在册老年人3717名,对其中符合纳入条件且愿意接受调查的438名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全部由调查员一对一完成,确保每一份问卷均为合格问卷。

三、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份录入的方式;用Stata 14.0软件对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基本健康状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城区和郊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接受体检及家庭社会关怀等方面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438名入住老年人中,男性161名,占36.8%;80岁及以上332名,占75.8%;本市户籍406名,占92.7%;学历以中学及以下为主,占90.9%;老年人入住时长以1~5年居多,占56.8%。详见表1。

表1 入住老年人基本情况在城区与郊区养老机构中的分布

续表1

注a:包括无法归入现有项目的职业,如财务人员等

二、健康状况及体检开展情况

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有32名(7.3%)自述曾患过肺结核;有慢性疾病史者388名,占88.6%,其中高血压患者247名(56.4%),位居首位;有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人223名(50.9%)。调查前2周有咳嗽和咳痰症状的老年人分别占11.2%和5.7%。详见表2。

入住养老机构前,82.9%的老年人曾接受过胸片检查,入住后最近一年内接受过胸片检查的老年人占38.8%,37.9%的老年人入住后未进行胸片检查或已记不清检查时间。城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入住前及入住后接受胸片检查率均高于郊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城区养老机构胸片检查地点以综合医疗机构为主,郊区养老机构胸片检查地点以综合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P<0.001)。详见表3。

三、接受社会家庭关怀情况

被调查的老年人主要联系人为子女。能够每周得到家属探望者占64.6%,19.4%(85/438)的老年人被探望的频次≤1次/月,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得到家属探望的频率高于郊区养老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0.3%的老年人自报在调查开展的前一年内,没有离开过养老机构。有过外出经历的老年人,主要的外出原因为周末或节假日(47.7%,62/130)及就医(36.9%,48/130)。老年人外出时长以1~7 d居多。详见表4。

四、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18.0%没听说过结核病。在听说过结核病的老年人中,知道肺结核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咯血及痰中带血的比例分别为67.1%、48.5%和51.3%,同时知晓三种症状的老年人比例为34.5%(124/359);86.1%的老年人知道肺结核是传染病,其中72.5%知道肺结核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染。仅29.0%的老年人知道咳嗽超过2周应该怀疑患肺结核。城区和郊区老年人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详见表5。

讨 论

一、养老机构是结核病防控应重点关注的场所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上海市户籍人口深度老龄化将成为一种社会常态。2020年本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市户籍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6%[8]。由于老年人口已成为上海市结核病发病的主要人群(占同期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30%以上)[9],而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死率远高于非老年患者[10],已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效果。养老机构是老年人聚集的场所,一旦出现肺结核患者容易导致疫情蔓延甚至暴发[11]。日本相关研究发现,64.7%的近期传播成簇患者发生在医院和养老机构内,传染源均为老年人。提示在中低疫情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必须作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12]。因此,掌握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社会家庭关怀情况及常规体检情况等,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十分重要和必要。

表2 入住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城区与郊区养老机构中的分布

表3 入住老年人胸片检查情况在城区与郊区养老机构中的比较

注a:入住前有75名调查对象未接受胸片检查;b:排除入住时间少于1年的82名被调查对象;c:排除入住后未接受过胸片检查的124名调查对象

表4 入住老年人社会家庭关怀情况在城区与郊区养老机构中的比较

注a:包括配偶、兄弟姐妹和朋友等;b:包括亲戚家和朋友家

表5 入住老年人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在城区与郊区养老机构中的比较

注a:排除不知道结核病的79名被调查对象;b:排除不知道结核病和不知道结核病有传染性的129名被调查对象

二、养老机构内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应持续开展

本次调查的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比例很大,以本地户籍老年人为主且学历偏低,尽管对肺结核的传染性和症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仅有不足30%的老年人知道咳嗽、咳痰超过2周时应怀疑患肺结核,这很可能导致老年人在出现肺结核疑似症状时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发生就诊延迟进而导致疾病的传播。此外,超过1/3的老年人接受亲属探视的频次低于1次/周,也不利于家属对症状做到早期识别进而督促老年人及时就医。提示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仍需针对结核病知识薄弱点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载体特点,提升宣传效果。此外,机构内的工作人员也应该作为重点对象定期接受结核病核心知识的培训,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或识别肺结核可疑症状并尽早发现患者。

三、应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老年人结核病筛查有机结合

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在入住机构前接受胸片检查的比例较高,这对及时发现现患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并杜绝其入住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全国和上海市的“十三五”结核病规划中将65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结核病防控重点人群,要求定期开展结核病筛查[13-14],具体筛查工作结合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老年人体检一起开展[15],以便早期发现老年结核病疑似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彻底治疗[16]。本次调查发现入住老年人在调查前一年内接受过胸片检查者仅占38.8%,郊区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这一比例更低。由于入住老年人不同程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绝大部分为高龄老年人,没有外出能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接受胸片检查的意愿。因此,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积极协调养老机构,探索在有条件的机构内开展结核病定期筛查,制定并落实相关筛查措施,在不明显增加老年人负担的基础上,将结核病筛查与入住老年人的常规健康体检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医生随访有机结合,以实现肺结核患者的早期发现。

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区养老机构内入住老年人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入住老年人的基本社会人口学信息、疾病史、社会关怀和结核病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尽管受养老机构内老年人高龄及健康状况等限制,导致接受调查比例偏低,但调查结果仍对上海市老年结核病防控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调查发现机构内绝大多数老年人为高龄老人,且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机构内老年人仅部分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研究结果也提示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接受体检及社会关怀情况仍有待加强,将结核病筛查与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或慢性病随访有机结合,同时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将有利于在这些老年人群中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

猜你喜欢

胸片城区结核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吃两百根香蕉相当于拍一次胸片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与胸片表现分析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