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少数民族干部人文关怀研究
2019-03-17雷随斌
雷随斌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 44500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少数民族干部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具有相辅相成的发展特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给予少数民族干部人文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人文关怀的落实方案,成为了相关领域的工作重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的基础
尊重个体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发展理念。在实际的工作开展阶段,尊重个体的人格,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关怀的基础性指导作用。根据对马克思主义当中的人格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个体的人格包括了人格不能抽离现实、人格需要依附社会生活以及人格会受到社会地位制约等方面的特征。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活动需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人格,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文关怀。将人人平等,全面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在全面关注人格特点和社会地位的情况下,逐步渗透人文关怀。[1]
(二)人文关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了人文关怀中尊重和发展主体地位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从马克思主义提出以人为主体的发展理论可以看出,个体的地位主要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的。人类通过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地满足自身在生存和发展活动中的各项需求。在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始终受到社会发展以及历史要素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教育、培养、发展和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2]
(三)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拥有共同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融入人文主义精神,将人文关怀的发展目标全面系统地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有利于全面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少数民族的党员干部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部分,其自身存在的各项基本属性,与社会发展中对个体的要求保持一致。因此,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可以成长为更加全面和拥有建设能力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不仅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在各项发展活动中的认识能力,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关系协调能力,从而确保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现状
(一)少数民族干部思政教育工作成果
1.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素质培训工作加强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新时期,国家各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各个地区党政教育工作以及国家机关干部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设想。在这一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尤为突出。比如,在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农村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正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全面贯彻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教育活动。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能够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能力。
2.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作风良好
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了工作方式,优化了管理工作的发展理念,最终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例如,在2015年,锡林郭勒盟地区草原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在抢险救援的活动中,当地一名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展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在保护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过程中,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地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学习信仰坚定、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品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领域的党委组织在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需要明确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将人文关怀带到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性环节之中,逐步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奉献精神。
(二)少数民族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缺失
1.是非辨别能力较弱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管理工作中落实和推广的时间较短,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相互结合的活动已经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教育工作缺失问题。若采取回避的态度,则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人文关怀水平的全面提升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国内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官民关系较为紧张、信访拒接甚至是暴力示威等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并且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部分少数民族干部不能利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明确政治信仰,对是非对错进行辨析,因而对管理工作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阻碍。
2.法律法制意识淡薄
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法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同样需要依靠法律法制措施的保驾护航。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在开展各项管理活动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管理工作不到位,使得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能力,进而造成了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长期位于工作的第一线,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任务较重,且需要处理的事务较为复杂,导致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较为有限。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水平普遍较低,成为了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少数民族干部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思政教育规范化
在新的发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文关怀,有利于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突出教育的方式,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基础、内涵、目标以及核心。根据相关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并不明显。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教育模式,贯彻并落实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全面地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3]
(二)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可以明确地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人文关怀承认并且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完全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以人为本,同时将尊重和发展个体的主体地位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工作的水平,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深入探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关怀的思想底蕴,促进科学发展观逐渐从意识形态领域进入到社会实践环节,最终落实在社会建设发展的活动中,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4]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除了上述两点意义之外,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们带去人文关怀,还有利于全面推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团结、平等、互助和协调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开展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地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以及尊重创造。利用四个尊重的人文关怀理念,最大限度地提升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自信心,强化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与干部之间、少数民族干部同群众之间的密切交流。积极合理地应用各项教育互动,全面地推进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落实方案
(一)合理把握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从前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时,首先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例如,我国某少数民族地区党委组织部门,通过合理地把握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明确地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当地党委组织部门充分纳入了统一性和个性化相互结合的原则,通过重点突出人文关怀的方式,强调了少数民族干部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个体性差异。
不仅如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当地党委组织部门还充分地承认并且尊重了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个体发展需求,在确保全局思想统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确保各项教育活动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特别是在组织区域内部党员干部参与“两学一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采取了分类管理的模式,组织党政机关内部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们参与到知识问答、演讲竞赛等活动之中,通过此种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学习成果。此外,该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委部门,针对农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和流动党支部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特征,并没有统一地组织知识性较强的活动,而是采取了实践性更强,更加贴近基层党组织部门内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工作内容的活动,充分尊重了不同组织部门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个性特征和素质差异。[5]
(二)强化人文关怀的效果认知
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教育活动时,需要充分提升少数民族干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效果的认知。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部门,需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以及党校教职员工,充分地参与到党员干部工作活动中。通过此种方式,充分地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认识,同时强化对自身日常管理工作的思考。引导少数民族干部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从个体和组织全面发展的角度,持续地展开理论研究和教育活动实践。
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之时,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将人文关怀全面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教育环节中,突出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工作人员践行人文关怀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承认并且尊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等多角度出发,设计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活动形式。与此同时,丰富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中,逐步提高人文主义关怀的发展水平。[6]
(三)优化设计人文关怀的活动内容
优化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人文关怀活动内容,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全面贯彻落实人文关怀主旨的重要体现。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和管理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理念具有潜移默化、深远影响的特征。面对此种发展需求,我国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委组织部门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时,重点关注了人文关怀活动内容的优化设计。通过此种方式,有利于充分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而达到增强教育能力,优化教育效果的目的。该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委组织部门在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着重强调了活动规划、教育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载体等环节设计的差异性。通过制定分层次的活动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要求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将总体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发展目标相互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干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在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还能从活动内容中,充分地感受到各项活动对于个体发展的尊重,进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学习方式,达到各自的发展目标。比如,针对“如何做合格党员干部”这一议题,党政机关的少数民族干部更加倾向通过研讨会的方式,积极听取和吸收各方不同的意见,进而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相比之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结构和内部的少数民族干部,更倾向于通过亲身探索的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工作方法,形成科学的理论,最终对实践活动产生指导。
(四)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心理疏导
在我国改革开放工作全面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成果不断突显。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体的政治信仰以及社会生活态度等方面,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对此,少数民族党政机关和单位组织部门,需要充分地明确到心理健康对于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影响。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全面结合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科学疏导的方式,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心理建设。根据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可以看出,健康不仅包括了基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包括了精神上对社会适应的状态。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我国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委组织部门积极地组织和开展了少数民族干部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发展理念相互结合起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活动的重视程度。该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始终处于主导和管理的地位。对各项事物都具有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积极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赋予的责任,进而导致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生理压力。借助人文关怀的方式,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构建更为健康的内心秩序,为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推进提供条件。
(五)构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制度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在现代化的管理工作中,少数民族党政机关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构建少数民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和管理效率。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少数民族党委组织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明确地认识到了评价制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和落实,特别是同人文关怀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在制定具体的评价制度活动中,该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委组织部门充分强调了客观性原则,并且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评价的首要原则。与此同时,贯彻并落实科学公正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少数民族区域内部存在的复杂性和敏感性问题,提出合理妥善的管理意见。将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各项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科学评估方法。比如,我国某少数民族党委组织部门建立了比较分析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项教育要素的动态性变化以及教育元素同人文关怀的融合效果进行了细致地管理,充分提升了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地少数民族的党委组织部门将纵向与横向比较方法进行了有机融合。针对同一时期,区域内部不同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还对不同历史时期,同一地区某一特定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同人文关怀的融合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提升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我国拥有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少数民族干部带去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现代化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的过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优化人文关怀的建设性活动,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心理疏导,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