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东南部战国燕北长城问题释析

2019-03-17

关键词:燕国长城内蒙古

徐 桐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战国时期,燕国因与北部游牧民族相接而建造燕北长城,以固边防。早期对于燕北长城的研究,多侧重于文献史料。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相关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于早期长城开始全面调查,特别是对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战国燕北长城的实地考古调查,为该地长城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条件。燕北长城在整个北疆地区的长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前人基础上,结合史料与考古资料,对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燕北长城的形成历史、分布范围以及功能演变略做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战国燕北长城的修筑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攻克商王朝之后,分封召公于燕,定都在蓟(在今天北京一带),领土包括今河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和吉林的一部分。燕国是周王朝最早分封于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史载“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与匈奴。”[1]卷一百十《匈奴列传》P3490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不断兼并,最终形成了七个强大的国家,北部地区自东向西分别是燕、赵和秦三国,这三个国家一方面与北方各族争夺领地,将其领土不断向北部延伸到今内蒙古南部,同时在与邻国战争中不断增强实力。实力的增强再加上外力的刺激使得三国接连在北部边疆地带修筑了长城防御工事。

燕国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且实力较弱,其疆域主要向东北部地区拓展,因此修筑有南、北两道长城,以抵御齐国与游牧部族东胡的入侵。《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王曰:“寡人国小,西迫强秦,南近齐赵。”[2]卷二十九《燕策一》P264当时燕国毗邻强国,国力较弱,且四面楚歌。燕国南面是滹沱河与易水,遂利用河险在易水畔修建了燕南长城,又称为易水长城。《史记·刺客列传》亦载:“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之北,未有所定也。”[1]卷八十六《刺客列传》P2528从中可知,燕南长城的位置可能位于古易水的北岸,因为长城与易水的位置相近,所以才将两者并提。

燕南长城大约修筑于燕王哙时期,张仪游说燕昭王时,提到了易水和长城,在注释本《战国策》吴補也称“仪说在昭元年”。[2]卷二十九《燕策一》P296《史记·张仪列传》也载:“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1]卷七十《张仪列传》P2298。可以推断,燕昭王之前就已经修筑长城了。燕南长城的东西走向,割裂了华北平原的中部地区,足以印证,意在防止南部齐国的北侵。

战国时期,燕国地处“战国七雄”东北部边陲之地,所以,与北部的游牧族东胡屡有冲突,《史记》记载:“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1]卷一百十《匈奴列传》P3490早在燕桓侯时期(前697年—前691年),北部的游牧部落总是南下骚扰攻击,燕国被迫将都城南迁。在燕庄公时期(公元前690—前658年),北部的山戎对于燕国的进攻更甚,直到燕昭王时期(公元前311—前279年),燕国军事实力才不断变强。燕国的大将秦开,在东胡为人质,回到燕国之后便向北袭击东胡,打败东胡并占领了北部千余里的新土地,为防止新占有的土地再次失去,筑造了燕北长城。《史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1]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P3488燕国北部长城的起止位置,从造阳至襄平修筑长城,并在长城以南地区设立了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以及辽东五郡,也是此地区最早设立的管辖治所,并沿用至秦汉。

燕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史记·苏秦列传》载“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1]卷六十九《苏秦列传》P2725。后经考证,除了西北地区的疆域略有不实,其他部分的记述基本符合燕国的实际情况。燕国不断向北拓展,将其领土扩张至今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地区,设上谷郡、右北平郡和辽西郡管辖这些地区。《史记·燕召公世家》载:“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急性独后亡,弃妃召公之烈邪!”[1]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P1432虽然燕国北部迫近游牧族,南部又经常受到其他强国的压迫凌辱,实力最为弱小,几近灭绝,但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再加上修筑长城抵御外敌,最终存活到秦灭六国的最后关头。

二、战国燕北长城的分布范围

对于燕北长城的研究,学术界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四个问题上。首先,燕北长城的西端起点“造阳”到底是何地?在今何位置?由于有关研究与史料缺乏,学者们只能确定其大致范围,并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其次“造阳”与“沮阳”是否为一地?再一个问题便是内蒙古东南部的燕北长城,是内外两线还是燕长城与秦置长城两道长城?笔者秉持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燕长城和秦长城是两道长城的观点。最后,则是探讨燕北长城在内蒙古东南部与河北省北部境内的具体走向。

(一)从“内外”两线到一线

在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战国燕北长城由东向西主要分布于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区和喀喇沁旗境内。战国燕北长城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学者认为是内外两线的双重城体结构。经过史料与考古资料的结合考证,发现内蒙古东南部修筑有三段大致平行的长城防御工事。最南部的一段长城已被考证是东汉时期建造。而北部与中部长城修造时期与分布问题则一直被学者所讨论。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两部分长城是燕国建造的外线与内线两道长城。其中北部的一段长城,穿过内蒙古赤峰市的北部,这段长城一度被学者认为是燕北长城的另一段外线长城[3],据最新的内蒙古东南部地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4]以及史料记载与地理志的考证,笔者认为这两道长城不属于同一时期。所谓的外线长城并不是燕国建造,而是秦国时期建造且在西汉时期加固沿用的秦汉长城,虽然城墙周围发现了类似燕国文化的文物,但地域特色也是一个原因,一个地区的文化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当地民众继承,这些文物也可能是保有燕国遗风的秦朝遗迹,并不能证明其就是燕北长城。所谓的“内线长城”才是燕北长城。所以战国燕北长城并不是由内线长城与外线长城组成的双重防御体系,仅有内线长城属于燕北长城。

(二)从“造阳”到“沮阳”

燕北长城的起点在“造阳”还是“沮阳”一直为学界所争议。燕北长城分为东西两段,其中内蒙古东南部的燕北长城西段就是燕将秦开打败东胡之后所修筑的燕北界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记述:“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1] 卷一百十《匈奴列传》P3490约公元前300年,燕国大将向北袭击东胡,为防止新占土地失去,在“造阳”到“襄平”之间建造长城。《史记》中所载燕北长城的内容并不多,却简练地交代了此长城的起止、方位和走向,可知燕北长城起点就在“造阳”。《史记》中记载燕北长城的西端是造阳。考证“造阳”在今何处?便可知燕北长城的西端到底在何处。《史记集解》之中韦昭曰:造阳是“地名,在上谷。”[1]卷一百十《匈奴列传》P3491上谷郡是燕国在秦开北袭东胡将其驱逐之后设立的五个郡之一,秦汉继承其名称,根据考证治所在今天河北怀来县的东南部。《汉书·地理志》里讲道:“上谷郡,户三万六千八,口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二,县十五,沮阳,泉上,潘,昌平,广宁,雊瞀……下落。”[5]卷二十八《地理志》P1623《后汉书·郡国志·序》讲道:“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6]卷三十《郡国志》P3385所以,汉朝时期上谷郡的郡治所在沮阳,王莽时期称之为沮阴。“造阳”与“沮阳”是否为一地?燕时期的造阳是燕长城的西端起点,属于上谷郡。沮阳则是上谷郡的治所,两者不为一地。但燕国时期的造阳和秦置燕国的长城经过的今内蒙古与河北交界之处,均属于上谷郡是确定无疑的。

燕国先后修筑了南、北两部分长城,据研究“其所筑长城有二:一在南,即易水长城;一在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及辽宁、吉林两省边界各地。”[7]P119参考内蒙古长城调查可知,南部长城的描述基本准确。但关于北部长城的具体位置,在此做进一步细化补充。

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为例,战国燕北长城在这一地区大致分布于赤峰南部,呈东西走向,东面由辽宁省北票市进入,之后向西进入敖汉旗,又从赤峰市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复入赤峰市元宝山区,从元宝山区进入喀喇沁旗。对于这段长城西端的具体起始位置,由于时代久远,加之技术限制仍无法完全确定,只能大致推断其西端应在河北省独石口附近,然后向东北方向,进入河北丰宁、木兰围场境内,再转向进入赤峰市喀喇沁旗,向东继续进入赤峰市元宝山区、赤峰市敖汉旗,经辽宁北部、东部南行,进入辽宁阜新,一直延伸到鸡冠山。再向东,学界对其线路仍有争议,还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关于襄平,《史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索引韦昭曰:“今辽东所理也”)[1]卷一百十《匈奴列传》P3490可知,襄平不仅是燕北长城的东段终点,也负责管理辽东郡的事务。《汉书·地理志》载:“辽东郡,秦置。属幽州。户五万五千九百七十二,口二十七万二千五百三十九。县十八:襄平,有牧师官。莽曰昌平。新昌,无虑,西部都尉治。望平,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出海,行千二百五十里。莽曰长说。……西安平,莽曰北安平。文,莽曰文亭。番汗,沛水出塞外,西南入海。沓氏。”[5]卷二十八《地理志》P1658,又据《后汉书·郡国志·序》讲到:“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6]卷三十《郡国志》P3385可知,辽东郡辖十八个县,襄平是辽东郡的郡治。而《汉书地理志补注》襄平县下引《大清一统志》云:“襄平故城,在今奉天府辽阳州治。”[7]P123冯永谦先生根据考古调查确定襄平的位置,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并在其北部铁岭市的平顶堡村发现战国秦汉长城遗迹。[8]

综上所述,史料记载襄平是燕北长城的东段终点,也是辽东郡的郡治。考古调查未在襄平发现燕北长城遗址,所以古襄平并不是长城的东段起点。对于史料记载与考古报告中出现的差异,李文信认为史记的记载很可能是司马迁以辽东郡治襄平城来代表辽东郡全境,[9]。而周汝昌先生在考证曹雪芹家世时也写道“盖襄平乃古郡名,概指辽东。”[10]由于史料缺失,此观点有待考证。根据史料与考古报告,仅能确定燕北长城建造在辽东郡的北部外围,作为郡治的襄平应位于长城内部而不是终点。

三、战国燕北长城的功能演变

战国燕北长城的建造最初是为了防御北部游牧部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燕北长城不仅具有防御功能,也起到了边界线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更是为保护新占领域的一种进攻手段。燕北长城的功能演变为北疆地区的长城体系建造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为北部边境长城防御体系提供了建造范例。

(一)易守难攻的防御作用

北部的游牧部族有着其独特的生活方式,“胡人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5] 卷六十四上《匈奴列传》P2285,中原地区的人们则依靠着农业劳作而生,安居乐业。两者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了北部边疆地区的纷争。以内蒙古东南部为例,北部边疆地区茫茫草原无所依托,从中原发兵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军队时效性差且长途跋涉,军用补给跟不上。所以战国秦汉时代的长城,无论是燕长城还是秦汉长城,最初都起到防御的作用。北部边疆地区长城在设计与建造时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易守难攻。长城易守难攻的防御性功能,使得各诸侯国在与长城周围远近不同的民族较量时,占据绝对的地势地形优势,最大限度地保卫疆域。

防御设施包括墙体、烽燧、障城三个部分,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燕北长城段来看,烽燧一部分修筑在长城的墙体之上,一部分则位于视野较为开阔的山丘顶部,只有少部分分布在面对山谷的山体鞍部。考古人员对四十座大小烽燧调查发现,烽燧均为石头垒砌而成,分布于石墙、山险墙和山险沿线。可见这种烽燧修建于长城墙体的至高处,意在有较为广阔的视野观察敌情,有利于防御戒备。北部游牧民族擅长灵活的战术,并利用马群移动迅速的特点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在边境修筑长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劫掠,易守难攻,以逸待劳,起到防御北部边疆的作用。

因此长城防御工事既拥有完备的人工建筑部分,也巧妙利用了周围有利的地形特征,使得机动的战场变成固定在边疆的战场,将原本可能波及内地的战火阻截在长城之外,给予中原王朝军队充裕的备战时间。

(二)巩固领土的边界线作用

战国时期,诸侯国经常发动兼并战争,边境地区常有人口流失,国家的边界不断受到威胁。北部边界地区修筑的长城正好划定了中原王朝与北部游牧地区的边界。中原王朝长城的建造者认为,这个边界的存在天经地义,不可逾越。“一个社会被认为是‘自然’的地理界线,对于其他社会却不一定是地理障碍,他们也许只认为它是一种政治障碍。”[11]P45长城之外的北部游牧民族,依旧从事着侵略的活动。帝国的边界不仅仅是划分地理区域的界限,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疆域发展的最大限度,也保护自己的土地人员不致流失。当国家的边界超过其能管理的能力范围,其内部的管理也会出现弊端。由于边界处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可以同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而长城一线正处于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的过渡地带,所以这片区域的人也很容易流失,燕北长城的修筑通过高大的墙体,阻挡内部的人员流失。

“农业生产需要安定,方能耕种收获。对于飘忽无定的游骑,如果派许多大部队追击,他就走远,当大兵退后,他又依然返回骚扰”[12]。相较于游牧政权来讲,边界地带人群的流失,对于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原王朝影响会更严峻。所以每个国家在扩大到一定规模时就开始限制自己的边界,因为已经达到了管理疆域的极限。修筑长城正是起到了巩固边界线的作用。

(三)以退为进的进攻作用

战国时期燕北长城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进攻策略。修筑长城的时间往往是帝国发展强势之时,燕北长城的建造者燕昭王执政时正是燕国强盛时期,大将秦开大败东胡之后,在其故地设立了上谷郡、辽东郡、辽西郡来巩固新占有的领土以使其不再流失,在一定意义上讲修筑长城是为了宣誓国家主权与宣扬大国权威。秦汉长城分别是秦始皇与汉武帝两位雄才伟略的帝王当政时期建造。秦汉的部队与北部边疆的游牧民族交战胜利之后,将其驱逐后于其故地设立郡县,再修筑长城,其实也起着一种进攻的作用。春秋时期,大诸侯国之间通常会以牺牲较弱的小诸侯国为代价进行兼并扩张。因此各国开始建造长城来固守边防。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后只剩几个大诸侯国,北部边境的游牧民族开始成为隐患,燕、秦、赵三国纷纷建造北部边疆的长城。国家实力的增强再加上军队编制的扩大,也要求国家不断扩大资源,日益增长的压力使得诸国对自己的领地防御能力与进攻能力进行评估,最终建造城墙,因为军事城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已有领土的稳定,还可以阻挡外部部族的袭击,更为扩张性进攻提供便利条件。

(四)防止私自贸易的经济作用

北部边疆地区建造的长城,不仅具有军事防御作用,也起到防止商人私自贸易的经济作用。对草原游牧部族而言,他们拥有的丰富物产诸如马匹、牛羊、皮草之类不过是寻常物件,但对于中原地区来讲却是金贵稀罕的东西而且需求也与日俱增。中原的茶、丝绸、瓷器等物件经过精心加工之后,也成为紧俏的商品为草原地区所需。所以两地间的商品供需来往,成为商人的生财之道,由此产生了很多贸易移民,边境界限不断被打破,也破坏了中原王朝与草原可汗之间的经济税收。再者,草原上的部落首领通过与商人互换商品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后汉书》载:“北单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6]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P2950单于将商业贸易所得利益的大部分分给其他头领,以巩固自己在草原部落间的首领位置,使其他部落服从并团结在自己统治之下,势力不断增强,威胁到中原王朝。

修建长城,有利于打破草原游牧部落间的联盟,缓解边防压力。城墙起到了封锁经济的目的,以此削弱草原部落的实力。长城可以很轻易地阻挡商人与草原地区的经商道路,使得经济交流受到中原的实时监控。长城的建造阻止了商人的私自交易,也对草原势力崛起起到经济上的抑制作用。

美国学者拉铁摩尔也说过,长城的建立不仅是为了防止领地外的人进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领地内的人员不会流失[11]P166。国家需要通过长城的建造来实现自己对于新民族和新领地的控制权。修筑长城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游牧民族灵活机动的作战优势,使其所拥有的骑兵机动性和隐蔽性作战优势在长城防御体系下逐渐丧失。中原人口由于长期定居且人数众多,而驻守城关时候兵多将少,更适合持久战。战国燕北长城的功能从最初的防御系统演变为边界线,再到以退为进的进攻作用,进而发挥抑制草原势力崛起的经济作用。这种功能上的演变,也证明了北部边疆长城建造的必要性与历史性。

综上所述,燕北长城因中原地区与边境游牧部族的矛盾冲突而建立,最初只是阻挡北部游牧部族的入侵。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成为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民族游牧文明交流的通道,对于游牧与农业的碰撞交流起到了纽带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北部边疆地区文化和民族关系的交流与发展;影响了历代长城体系的修筑形制,也为之后的长城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范本。

猜你喜欢

燕国长城内蒙古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助燕伐戎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守护长城
箪食壶浆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