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2019-03-16盘书登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盘书登

摘要:语文是人们能够获取品德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很容易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学科之一。人们常说,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他们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写字、阅读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89-01

小学生是一群步人校园不久,没有完善的自主思考能力并还处于比较迷茫的群体。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模仿性很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小学是德育教育进行的黄金时期,只有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充分的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才能保证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是指在一些字、词、句子、段落和文章中渗透教育,以达到在无声无息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让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思想道德健康的人。

1.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认识字词句、学会写作和表达,而且还要高度重视新课程所要求的德育教育,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发现,一般在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文章大多都是像学生传递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重要的是要紧扣教材的相关内容以及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向学生进行理想爱国和传统美德等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能从小就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所以对于老师和教学的目的来说,学生的心理状况,性格特征和年龄特征都是关注的重点,德育教育是无形的渗透与语文教材中的,在进行传授和教导的时候也应该采取巧妙的手段,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一些积极向上的品质,然后不知不觉自己也形成了比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

以学生为主体还包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实践,尊重他们的选择。在学生取得进步或者成功之后,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提出表扬和奖励。比如有些学生天生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和讨论问题,面对他们教师应该给予更多重视,鼓励他们参加活动,提高他们的存在感和自信。上课的时候可以有意的多让他们回答问题也能有效促进步。

2.注重细节。从课堂教学点滴中进行德育渗透

无论是写字,文章朗读还是经典古诗词名句的理解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而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高效率的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拿教学汉字的认识来说吧,汉字的发展和由来都是具有一定的内涵的,并且伴随着我国的优良传统而流传下来。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汉字的结构或者字音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导,让它们巧妙的把汉字的文化与现实中为人处事联系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比如做人的“人”,虽然这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起来却很难,在进行“人”字的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告诉学生:“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了这一个目标,必须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水平能力,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且关于“人”字的结构,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这就充分地告诉学生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是需要支撑的,而这种支撑就可以是自己的知识本领和能力等等。

又譬如,对于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的一些迷信,老师也要加以纠正。比如:人们在听到乌鸦叫的时候,以为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就觉得乌鸦就是一个不祥之物。其实乌鸦的呜叫只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会带来不好的事情,老师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这种迷信是不对的。并且在进行“洗白”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向学生传递爱护鸟类,为它们创建美好家园的美丽思想。

朗诵往往能让人对感情的掌握更加深刻和准确,反复的让学生进行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领悟,从而受到深深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文章有很多片段都是重点突出主人公的良好品质,因此,老师可以筛选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来提升他们的情感,让他们也养成好的品质。

古诗是我国古人为我们流传下来的经典,诗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展现了以往诗人的英雄气魄,爱国行为和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愿望。通过学习古诗词,就可以让学生学会诗中所体現的一些思想,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就告诫学生要有理想和志气。

3.积极组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内教学只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一个途径,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课外实践和活动。课外教学主要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我,进而获取自信。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的重要性,有利于团结的班级氛围的建构。比如在条件允许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带学生去研学阵地参观,研学阵地大都是些思想道德阵地,有很多东西都能折射出一些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者。在参观的过程中并不单单是看就完了,老师要注重做好准备并在参观过程中进行解说,比如它的来历和历史以及珍藏的意义。参观完之后,老师可以布置心得,这样能促进小学生的思考,并且顺其自然进行德育教育。

4.结语

语文学科之所以在学生的学习科目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是母语学习的途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德育渗透的途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课堂效率达到最高。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