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9-03-16黄楚明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黄楚明

摘要:小学作为人生受教育和启蒙的阶段,不仅思想空如一张白纸,好奇心重,还善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高。随着小学课程的改革,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几何”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对“图形与几何”进行授课时,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模式的培养,给学生打下良好的逻辑思维基础,便于以后的数学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45-01

前言:小学数学课程是义务教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其中“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核心,学生通过对该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其逻辑推理能力,使其逐渐构建出空间观念。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有效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讲解“图形与几何”这一节的内容时,应联系实际生活,并结合生活中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定义的了解及印象,使其更加快速地记住各种图形的结构和特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

1.教学“图形与几何”常见的存在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常会忽略先明確教学目标,既没有完全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亦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经验等,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因此教师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感到课堂氛围枯燥,失去学习、探究的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1.2缺少对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缺少对学生思想转换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转化思想,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掉了这一点,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生数学能力。例如在对图形的面积计算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并不注重公式的推导过程,而是轻描谈写的带过,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使得学生错过了培养转化思想的时机。学生由于转化思想未能形成,导致其在学习“图形与几何”这一课程时会感到非常吃力,从而大大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2.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

2.1生活与教学相结合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回归生活。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年纪,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及心理特点,将生活中的数学实际案例融合进教材内容中。在授课中,可结合实际,缩短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距离感。

例如我在认识长方形及正方形,认识圆等知识进行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顾思考生活中哪里见过或用到的东西含有以上图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学校的窗户是长方形的,课室的地砖是正方形的,家里吃饭的碗是圆的,自行车轮也是圆的……”通过这一举动,学生能激发出对“图形与几何”的探究意识,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能集中其课堂注意力,能主动参与思考。此外,对于如三角形这类图形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自行车架,篮球支架,放空调的底座等都做成三角形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究竟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不马上给出答案,组织他们小组合作,动手分别搭建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来互相拉一拉,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2善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图形与几何”这一节的内容时,应善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查看到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点,进而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所带来的不足。

例如在对“认识圆柱”“认识圆锥”等相关内容进行授课时,我先让学生剪裁出长方形或三角形图形,然后将木棒粘在图形一边后快速旋转,让学生观察所旋转后得到的图形。并提问学生“通过刚刚的旋转,同学们都得到了什么图形呢?”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等到同学们回答的差不多了,我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不同的图形旋转之后得出的几何体。善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验证自己的猜想,理清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其空间能力,促进其不断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2.3发掘几何图形特点

“图形与几何”的传统教学法常常采用让学生看书或观看教具,学生被动进行教学活动,会降低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意识,使其无法自主融入课堂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使其最大限度地将自身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

例如在“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摸一摸它们各个面各条边,等到同学们观察一段时间后,问:“同学们手上拿的这两个物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啊?”同学们纷纷回答“一个长一点,一个短一点,或者是一个各个面是长方形,一个各个面是正方形等。”之后,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自己的学习热情倾注到数学课堂之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图形与几何”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但是教师能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大程度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其形成数学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