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儿童的学习本能

2019-03-16姚琪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质疑问难以学生为本关注

姚琪

摘要:我有幸在香港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听过一节中文课,小学三年级的《小画眉》。这节课,老师没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管教室里有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上30分钟,她凭的是一张嘴,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朴实自然,老师从始至终关注了儿童的学习本能,学生借助先天的悟感与情感,在老师的引导和协助下,尽可能地自主学习。老师是怎样教这堂课的呢?

关键词:关注;学习本能;质疑问难;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24-01

1.课前做好“学前调研”。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起点和生发后的落点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检查学生预习。学生人手一本中文科课前预习手册,设计的这一课的预习题如下:(1)读了第()课()遍就读通了全文?(2)读这篇课文时,你遇到了哪些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3)你认为本文大概讲的是什么?或通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4)读了本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5)摘抄你喜欢的语句。试背一背,默一默。老师按以上预习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当问到:“你用几遍读通了课文《小画眉》”这个问题时,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一遍、两遍,有的说三遍、四遍、五遍。当老师正要给这个问题做小结时,一个孩子坐在座位上小声说:“老师,我用了六遍才把课文读通的。”马上又有一个孩子跟着说:“我也是用了六遍才把课文读通的。”老师耐心地听最后两个孩子说完,走到其中一个孩子的身后,动情地表扬孩子预习真认真。那一刻,我好感动!被孩子的课前预习的认真所感动,被孩子的诚实所感动,被老师对学生的及时鼓励、肯定所感动。我不禁联想到这样一个情境:爱迪生的老师举着爱迪生做的小板凳问:“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迪生不慌不忙地说:“有的。老师,我做的放在家里的小板凳比这个更糟糕。”这两个孩子跟爱迪生小时侯又有何异?这不正是我们老师应该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品质吗?

2.关注学生发言,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质疑问难。一个孩子问到:“老师,为什么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师反问到:“你发现有动物没有长处吗?”“是的。我觉得猪就没有长处,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这孩子的回答立刻引起许多孩子的反对。“猪毛可以做各种毛刷。”“猪毛可以用于纺织。”“猪肉可以吃。”“猪拉的屎尿可以做肥料。”孩子的纯真、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的知识面广,就在这看似好笑的问题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一点不造作、不虚伪!

想起自己教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日”字时,我请小朋友到黑板上画太阳,一个小朋友把太阳画成“”,台下的小朋友大声叫嚷起来:“不对!不对!,可也有一个小朋友说:“为什么不对呢?我认为对!”他还没经老师许可就跑上来坚持己见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周外围是花边的太阳,台下的小朋友又大笑起来。面对同学的讥笑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知道你们画的太阳是什么样子,就是我们语文书封面上的那个样子。可那是站在地面上看天上太阳放出光芒时的样子,我们谁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太阳。”多么富有创新的思维呀!这个孩子虽然很小,但他怀疑未经自己确认的知识,这是一种多么值得赞赏的怀疑精神!我当时高兴极了,特别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太阳是什么样子,教师无需下结论,因为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道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闪光才是让人最高兴的。

3.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分组学习不理解的词和给学生留作业。老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查字典学习词语后,又要学生把本组所学的词语汇报给全班同学听。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多少,老师就写多少,满满的一黑板詞语。好多学生看着黑板上的词语,大声问老师:“老师,今天要写这么多啊?”老师马上给黑板上的词语编号,并说:“大家把黑板上的词语在书上圈出来,今晚回家就写1到8个吧。”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作业,多么地尊重学生!这才是真正地为学生减负,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纷纷举手。更可取的是孩子们每回答一个问题,便走到黑板前给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贴上小花,或把几个小花换成苹果之类。看得出,这种奖励已经形成了习惯,让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给自己奖励。这是一种多么巧妙的激励!还有什么刻意的奖励比这更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呢?这一堂课,老师关注了儿童的学习本能。

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要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但“无为”并不是老师什么也不做、不说,只是希望老师要“贵言”“希言”。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认为人是神圣的,教师不应该用外部力来控制孩子学习,否则会使学生怕学厌学。小学阶段,接受性的学习是很少的,大量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接受性学习主要集中在启蒙阶段。如语文,启蒙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拼音、笔划,它们是学习中文的工具,之后,就可以由学生自主阅读、写作、交流、研讨,在这些活动中学习词汇、语法、修辞、作文。这种“读和做、缓说破”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是学生识字速度的极大提高,阅读和习作兴趣的持久浓厚,以及思维、悟感、情感的活跃。

4.结语

10“学习是儿童的本能”,并不表明这个本能就会自动地、强壮地生长、起作用。相反,人的本能如果受到忽略,就如“刀不磨要生锈”的道理一样,会逐渐消退。教师只有利用儿童天赋的学习本能,关注儿童的学习本能,才能使学习事半功倍,使孩子的学习天性得以发扬,使人进入美好的境界,收到无法预约的精彩。

猜你喜欢

质疑问难以学生为本关注
让数学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让问题意识走进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