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人文情怀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9-03-16彭会春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彭会春

摘要:人文情怀素养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其不仅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人格品质,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小学生人文情怀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备受瞩目的教学目标。而人文性的养成,需要语文知识支撑,最终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具体体现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过程。文章针对小学人文情怀素养培养的实践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关培养措施,以此促进小学生人文情怀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情怀素养;培养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17-01

人文情怀素养培养小学生具备品格预计正确三观的同时,也教会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之间关系。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情怀素养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养成良好品格。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形成最佳时期,教师进行人文情怀素养培养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熏陶,逐渐形成良好品质。

1.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容,寓教于情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本中的人文内容要充分挖掘,并对文中人文特征审计层次研究、分析,正确认识语文课本时学生人文情怀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教学到《黄果树瀑布》时,首先要对文中内容进行拓展,将文章中描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形象核心深入挖掘,引领小学生阅读文章并从内容中获取人文之美的蕴意,这时教師就要将其延伸至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激发其热爱、探索大自然的热情。教师对教材中人文情怀深入挖掘前提下,在教育中融人情感,升华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教学到《秋天的思念》时,了解到这篇文章是歌颂母爱非常优美的课文。这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饱含激情的为学生朗诵课文,同时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朗读,对文章深意完美诠释,帮助学生对于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深有体会。内容中有描写到友情的句子,启发小学生友情与亲情认知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友情与亲情的可贵,并会更好的去珍惜,实现人文素养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情境教学触动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具体为教师为学生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下,内心更容易产生触动,情感升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人文素养。

2.优化教学活动。多角度渗透人文情怀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近距离交流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师教学水平息息相关,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优化,可从多方面实现人文情怀渗透教育。教师要对教材中重点知识进行研读,除此之外,还要对文章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充分理解,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这里以陆游《示儿》为例,诗中有一句涉及到历史背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时教师就可为学生讲解作者当时所处背景以及经历,学生了解当年的战争,并体会到诗人对九州分离的悲愤与忧愁,认为即使是死,也要让自己的后代知道中原复兴事件,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教师利用深入性讲解,让学生对九州历史具有一定了解,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被激发。这种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仅传授学生知识与词汇,还能渗透与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抄照搬,完全依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连,不断创新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探索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教材中蕴含人文情怀的历史与典故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事物形成正确认知,最终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

教师也可在写作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培养,为学生设置积极向上的写作主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生逐渐具备观察生活细节的严谨,并从生活中体会到情感与温暖,让其从心理上形成共鸣,最终提高小学生人文情怀。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与精神修养。

3.强化学生自我提升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与发展更要遵守该理念,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加强学生人文指导。教师在教学汇总可有意识的为学生设计预习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自主发现文章内容中的人文性;课堂上教师进行针对性提问,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课文中存在的人文性。教师在进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预设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寻找文中让骆驼感到自豪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提出问题:“小红马在嘲笑小骆驼时小骆驼产生哪些想法,如果你在生活终于遇到这种让自己委屈的事情,你会怎么面对”。之后为学生讲解沙漠环境的特殊性与恶劣,让学生对骆驼驼峰以及脚掌等身体各部位独特用处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明白,别人眼中自己的不足是片面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情绪低沉,更要客观认识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增强自信心,实现人文教育。

4.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懂得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健全人格逐渐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教学方法,并以人文教育为纽带,灵活使用有效教学方式,培养、提升小学生人文情怀素养。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