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
2019-03-16边景珍阴强井文华杜鹏杨文龙石宝军付建强
边景珍 阴强 井文华 杜鹏 杨文龙 石宝军 付建强
摘 要: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形意拳的产生、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首先简要介绍了形意拳的历史渊源,其次阐述了形意拳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基本特点,最后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现阶段形意拳的发展状况、存在形式以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意拳 传承 现状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b)-0225-02
1 历史渊源
1.1 发展历史背景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商业十分发达,晋商遍布天下,被龚自珍称为“海内最富”。此外,在所有晋商中,又以太谷商贾为最,因其涉及领域之多、资金之富足而被称作我国古代金融史上的“中国华尔街”。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谷县拥有优异的地理位置,并以此成为商业与金融业发展的地缘优势。太谷商业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拳师的需求也促进了当地武术事业的发展。为了对商业贸易活动进行良好的保护,太谷商贾大量聘请拳师进行保镖与武术教学。在这一历史发展背景下,我国各地优秀的习武之人来到太谷,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武术交流,这也是形意拳产生的历史背景。
1.2 雏形产生
形意拳的创始人李洛能出生于河北深州,他慕名戴氏心意拳许久,并于1836年至山西省祁县进行拳法的学习。受到当时太谷县商贾孟綍邀请,李洛能于1849年前往太谷,成为太谷县孟家的护院武师。作为四大县绅之一,孟綍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对李洛能的品德与武术能力非常欣赏,常常观察李洛能的练武过程并与其进行充分的探讨。在孟綍的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帮助下,李洛能结合实际对戴氏心意拳进行了充分的改造,并逐渐形成了形意拳的早期雏形。
1.3 发展与定型
李洛能于16年后离开太谷县,并将形意拳传承、发展与弘扬的任务交由了其弟子车毅斋。车毅斋作为形意拳创始人的首传弟子,在形意拳的发展与定型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车毅斋走遍天下,并与我国各地著名的拳师进行武术切磋,在充分的实践中,车毅斋结合我国著名拳法中优势之处,对形意拳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与鞍山,总结出形意拳对练技巧,并自创了数套练习套路。数年之后,车毅斋与李广亨等4位同门师弟齐聚山西太谷县,进行形意拳的理论的讲解与技艺的传授,在当时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十分隆重的声誉。由此,形意拳发展迅猛,太谷形意拳闻名天下。至1781年,形意拳的个人与双人练习技巧已十分成熟,并由山西省东北部地区走向了世界各地,与少林、八卦以及太极拳齐名我国四大名拳。
2 基本内容及特点
2.1 形意拳基本内容
与其他传统武术相比,形意拳在基础桩式上具有显著的区别。形意拳的三体式亦称为三才,指天、地、人3个层面,并以此代指练武及招式中使用的人体上、中、下3个肢体部分。
形意拳的核心在于五行拳,因其以5种拳式与金木水火土5种自然属性相对应,故称为五行拳。具体而言,劈拳的招式与斧头相近,属于金性;钻拳的招式与雷电相似,属于水性;崩拳的招式与火炮相似,属于火性;横拳的招式与弹相似,属于土性。在招式的练习连贯运用与实战过程中,拳法的招式与连贯变化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相呼应,并在拳法中体现了天、地与人的相互融合。十二形也是形意拳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龙、老虎、猕猴以及雄鹰等12种动物捕食等动作的模仿,十二形充分将各种攻击与自卫动作融于拳法招式之中。
2.2 特点
形意拳的重点在于形与意两字,主张以意领气,继而导力。在招式中,形与意成呈现2种表现;在內涵上,两者相互融合成为一体。形意拳动作简单、顺畅,具有十分鲜明的动静变化。
3 形意拳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第一,形意拳是学者研究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武术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国粹之一。形意拳在中华武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包含着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还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武术及其文化内涵。
第二,形意拳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代表,形意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能够在国际或地区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形意拳是学者研究晋商文化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通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意拳与太谷武术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扣的,并长期受到太谷县以及其他山西地区商贾的经济与物质支持。在山西地区商贸以及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形意拳的拳师们对晋商的商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护,两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鉴于这一历史事实,为了对晋商文化以及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意拳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渠道。
第四,能够作为成为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方式。多方面的研究调查表明,形意拳的练习在调节人体机能、改善身体状况以及有效提升健康状况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作用。且形意拳的基本动作简单易学,练习强度适中,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之人均可学习并长期练习。此外,形意拳的动作简单,不需要特别的练习器材,对练习场地的要求十分简单,具有大范围推广的潜力。
4 存在形式与发展现状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意拳的存在形式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即由古时以搏击为主的形式转变为目前以强身健体为主的形式。以健身形式存在的形意拳极大推动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民健身格局的建设与发展。现阶段,形意拳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武馆以及武术队形式
长期以来,山西省太谷地区一直延续流传着民众习武的风俗习惯,车毅齋、车学宽等著名拳师均为山西太谷县人。据相关组织负责人员介绍,目前太谷县设有车毅斋武馆等14个武馆,并有长期习武的民众数千人。
4.2 民众健身形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各种健身活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形意拳已经成为了我国部分地区重要的健身形式,并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4.3 大型武术协会以及交流比赛等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叶,山西省太谷县作为形意拳的重要发源地,被我国政府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的称号。由此,太谷县成为了形意拳武术协会以及各种国家性、国际性形意拳交流比赛的重要地域。
5 结语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商贸活动以及金融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是形意拳产生的背景以及重要驱动力。形意拳起源于山西太谷县,由李洛能首创,并由其首传弟子车毅斋发扬光大。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形意拳享誉世界,在河北、山西等地区广为流传,并于2008年选入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名录。三体式、五行拳与十二形是形意拳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武馆以及武术队、民众健身、大型武术协会以及交流比赛是形意拳的主要存在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之清.浅谈形意拳及其价值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8(2):69-72.
[2] 白彦荣.形意拳研究综述[J].运动,2018(22):145-146.
[3] 苏鑫.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保护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
[4] 姚承光,谢永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意拳文化传承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3(9):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