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2019-03-16戴晓鹂黄天添
戴晓鹂 黄天添
摘 要:绿色农业不仅能够妥善解决当下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等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因而研究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主要从农产品市场、农村生态环境、科技人才和资源利用四个方面入手来分析绿色农业的发展,并构建了以这四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又包括10个子指标的绿色农业发展目标。进而,基于这些目标分析了各个指标与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又根据差距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水和耕地等资源利用不充分、秸秆农膜回收利用不足、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等诸多问题。继而,剖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如: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户的绿色发展认知不足、绿色生产技术支撑不足等。最后,依据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实现供求均衡、进一步提高农用地膜等废弃物的利用率、强化科技支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农业;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10-70-10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10.01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乎国家安全。但是当下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却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遇到了诸多问题。近年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改进农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政府对农业农村的重视,也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力度的支持,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导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角度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做出阶段性谋划,这与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不谋而合。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研究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优化对策,既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又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1 概念界定
现主要从产业、生态和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农业的含义。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含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我国农业农村新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重要规划,要求从产业、生态、人民生活等多个角度,努力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足、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不到位、农产品市场不规范等问题,以便全面激发农业和农村新的发展活力。
1.2 绿色农业的含义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的文献还比较少。有些学者是从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来定义绿色农业,即绿色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高;有些是从发展绿色农业能够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诸多好处的角度来定义,也就是从绿色农业的发展效益来定义;而另一些则是从先进绿色的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突出绿色农业,重视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本文主要从绿色农业的生产方面来定义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以良好的生態环境为依托,以绿色经济为导向,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环境和人民生活的良性互动。
2 绿色农业的发展过程
国外较早就开始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因而国外也较早开始了对绿色农业的研究。在我国,绿色农业概念的提出来自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的丰富实践,绿色食品的发展催生了绿色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大抵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2.1 绿色农业的起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绿色农业开始萌芽。通过表1可以看出,1980—1991年我国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上升,从1980年到1991年粮食产量约增长35.7%,增长迅速。在该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是实现粮食增产,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以满足粮食需求,保证粮食安全。同时该阶段国外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国实现粮食增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我国慢慢开始了对绿色农业的探索。但是,根据表1所呈现的化肥施用量情况,在该阶段我国化肥施用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1 269万吨到1990年的2 590万吨,十年间增长了两倍之多,远不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
2.2 绿色农业的逐步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如表2所示,城乡居民收入近乎每年都以10%的增长率快速提高,十年间增长了两倍多,伴随收入水平较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也逐渐有了更高的需求,再加上我国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也由此进入第二阶段。2003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绿色农业的内涵,绿色农业规模也逐步扩大,运营方式也不断进步。
2.3 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绿色农业迅速发展。一方面,人和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这主要表现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等。截至2017年,全国年末实有耕地总面积仅为134 881千公顷,同时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在1~15的等级划分中处于中下等水平,这些都要求改进农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根据表3所显示的数据,谷类等粮食消费量逐步下降,从2013年的139千克下降到2017年的120千克。而肉、蛋、奶和干鲜瓜果等需求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追求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健康性;与此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发展的持续性,并且大力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因而在该阶段绿色农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较多的成果。
3 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农业的双向互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我国农业农村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重要发展规划,是我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径,也助推了绿色农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进行农业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反过来,绿色农业的发展也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能够促进其目标的实现,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绿色农产品市场方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缓解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减少生产和流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绿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反过来,绿色农产品供求矛盾的解决也可以推动供给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3.2 农村生态环境方面
发展绿色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倡导清洁生产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有助于加大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力度,有助于推进农药化肥的减量增效,有助于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修复生态环境。同时,这也能够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的目标。
3.3 科技和人才方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农业发展更加倚重绿色生产科技人才。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吸引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另一方面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这些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农村地区的知识和人才储备都有重大意义。
3.4 资源利用方面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首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高效利用灌溉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保证基本农田建设,严守耕地面积红线;最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对财政支农投入机制进行改革,优先保证农业发展,持续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出,重点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等领域进行投资,合理高效地利用支农财政资金。所以,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4 绿色农业发展目标
构建绿色农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可以借助这些发展目标,结合绿色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举措。为此,本研究整理了大量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并根据文章对绿色农业的定义,建立了如下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划分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指标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首先,从绿色农产品市场角度建立了如下两个指标:①绿色农产品的供求结构;②优质绿色农产品数量。选取这两个指标是因为绿色农产品市场面临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等严重问题。而健全的产品市场对绿色农业影响重大,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端健康农产品的需求,而且可以回笼资金发展绿色农业,让农户真真切切地看到发展绿色农业所带来的效益,从而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所以这两种指标和绿色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次,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主要从秸秆、农膜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和全国耕地质量的角度来衡量。绿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秸秆、农膜等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程度,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耕地是农业之本,绿色农业的循环发展能够通过休耕、秸秆还田、农田轮作等技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弥补过去盲目追求高产、无节制利用土地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这两个指标也能反映绿色农业的发展情况。
再次,从科技兴农方面来看,主要從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三个方向来进行衡量。一方面,在绿色农业的生产方面,机械化水平和人才的供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解放劳动力,更加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农村实用人才的供给能够不断为农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综上,这三个指标也非常能够反映绿色农业的发展状况。
最后,以资源利用配置为背景构建的指标分别是从水资源、农用化学资源以及资金来源三个角度来衡量,具体如下: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该指标反映了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的低效性;②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该指标在绿色农业的目标衡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实现了化肥农药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是可喜的发展成果,下一步,就要追求实现全国化肥、农药使用量的连续负增长;③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支农资金的高效利用,所以绿色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这一指标也非常重要。
5 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和目标的差距
根据所建立的目标,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新要求以及绿色农业发展的大量现实数据,整理得到了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以此对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6 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以上对目标和现状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绿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供求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须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村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即使有些指标的现实情况已经接近目标要求,但是这些目标要求所达到的效果也不是最理想的,所以还要继续加强农业的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绿色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6.1 绿色农产品市场方面
通过对表5的分析可知,我国绿色农产品市场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不足、供求不平衡问题比较严重。一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薄弱、农产品品牌繁杂,缺少带头企业,信息不对称,低质冒牌产品混入市场;二是监管环节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基础薄弱;三是在需求方面,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这些都会加剧其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增加供给。
6.2 农村生态环境方面
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根深蒂固,在绿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秸秆农膜等资源利用不充分和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的现实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6.2.1 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充分。根据对表5的分析可知,截至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68%,农膜回收率超过60%,这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政府制定的秸秆和农膜回收率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农膜的回收利用率差距还比较大。
6.2.2 全国耕地质量较低。如图1,截至2017年,全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其中等级质量最高的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7.3%,等级质量次之的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4.8%,等级质量最低的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7.9%,耕地质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格局。因此,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迫在眉睫。
6.3 科技和人才方面
相较传统农业而言,绿色农业的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这就容易导致科技和人才供应不足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6.3.1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由图2可知,近五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但是受地域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增长率基本都在1%左右,与2025年达到75%的目标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6.3.2 農业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由图3可以看出,2013和2014年的乡村就业人数基本持平,其中2013年有53 857万人,2014年有54 026万人,但是2015年乡村就业人数猛降至37 041万人,下降比例约为2.2%。随后2015—2017年的数据相差不大。这表明乡村就业人数大幅减少,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制约着绿色农业的发展。
6.3.3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根据国家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2016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万元/人,而2020年的目标是4.7万元/人,2022年的目标是5.5万元/人。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实情况和目标的差距依旧较大。
6.4 资源利用方面
根据表5所呈现的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可以直观地看出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目前绿色农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之间还存在有较大的差距,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达标,农业发展资金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依旧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6.4.1 农业用水效率较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含义是指在一次灌溉中被农作物吸收的水量和灌溉的总用水量的比率。而目前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都偏低,距发达国家0.7~0.8的利用系数还有很大差距。
6.4.2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不达标。由图4可以清晰地看出,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在波动中下降。其中,2013—2015年变化较大,有升有降,2015年以后农药使用量开始不断下降。但是由表5的数据也可知农药的利用率水平仍然较低,而且使用量仍较高。
图5显示的是化肥使用量增减情况,2013—2015年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从2015年开始后逐年下降。具体的是从2013年的5 912万吨上升至2015年的6 023万吨,三年增加了111万吨。2015—2017年化肥使用量又迅速下降至5 859万吨,截至2017年化肥利用率仅为37.8%。综上所述,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6.4.3 绿色农业发展的资金供给不足。从表6可以看出,2013年农林水支出数额为13 350亿元,2017年为19 089亿元,五年间增长了约43%,增长较为迅速。但是这些支出相对其他产业的投入仍然较少,而且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用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一直比较低。
7 绿色农业发展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7.1 绿色农产品缺乏健全的市场体系
绿色农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应该是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但是我国的绿色农业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在生产和加工方面,绿色农产品的标准不健全,管理疏漏时常发生,绿色农产品也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这就会导致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在销售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宣传和社会引导机制,信息不对称问题很难解决,导致农产品大量积压。
7.2 耕地和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当
耕地是农业的发展基础,但是长久以来盲目追求高产,秸秆和农用塑料膜回收利用不足、耕地的连续使用以及滥用化肥农药等掠夺式经营方式,都使土壤肥力不断降低,耕地污染严重,质量水平不断下降。这和农户对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认知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林业剩余物、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等,我国农村地区农业废弃物充足,然而由于农户的综合利用意识淡薄,再加之科技和政策的支持不到位,一直以来利用率均较低,这不仅会减少资源供给,而且如果处置不当也会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源头。
7.3 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
长久以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还未达70%,处在初级阶段。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首先,我国地形多样,平原面积相对较小,作物种类繁多,有些地区很难使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如丘陵山地等地区;其次,小农户数量大并长期存在,是我国农业经营的重要主体,这也是机械化水平难以突破的一个原因;再次,农机生产的优质龙头企业较少,研发能力弱,农机类别少,不足以适用于种类繁多的农作物以及各类地形的生产;最后,缺乏资金支撑,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这也直接阻碍了农机的高质量供给。
另外,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2013年农村就业人数为53 857万人,2017年下降至35 178万人,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农村空心化。这就导致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弱,绿色和高新技术无人可授,直接阻碍绿色农业的发展。
7.4 绿色种植意识淡薄,农药化肥利用不充分
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上,我国不仅使用量巨大,而且利用率较低。截至2016年化肥的利用率仅为35.6%,农药的利用率仅为31.6%;到2017年化肥的利用率为37.8%,农药的利用率为38.8%。在该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农户缺乏绿色种植的意识,大多数农户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施肥用药方式。
7.5 农户节水意识不强,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低
由表7可以看出,我国供水总量在波动中下降,水资源不断趋紧,五年之间,供水总量减少了102吨,但是每年供水总量基本会有一半以上用于农业生产。但是灌溉水的利用率却一直较低,至今仍在5%左右,甚至有些地区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因而农户节约农业用水的意识亟待加强。
7.6 面临资金困境
在资金方面,绿色农业自身所具有的投资风险大、预期收益不确定以及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绿色农业的发展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较高,同时也决定了这些资金和技术需求很难通过其自身的内生性得到解决。而目前绿色农业的发展又面临着外部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主的社会资金供应不到位。一般而言,金融机构都坚持“营利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经营理念。但是相对于工商业而言,农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吸引力较弱,而绿色农业比一般农业的投资风险更大,这就导致金融机构实质上逐渐脱离农村市场而转向城镇,即使有一定资金留在农村,资金也会流向安全盈利的经营范围,只有极少资金会用来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绿色农业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实现。近年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多项支持性政策,财政支农资金也不断增加。但是这些资金相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而言还是远远不足的,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时也有很多问题,如资金使用的效率偏低、使用方法不妥当等,这些问题也直接加剧了绿色农业的资金困境。
8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仍有很多需要优化改进的方面,具体如下。
8.1 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供求均衡
要达到绿色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均衡,就要解决好其从生产到流通存在的问题。首先,在生产方面,可以推广农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将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和管控,将高标准和高新技术贯穿生产过程,重点监察农药化肥残留,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其次,在农产品品牌方面,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新闻媒体的力量来宣传绿色农产品,增加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发生;另一方面,国家要逐步扶持和建立绿色农产品的国家品牌,对绿色农产品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并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向绿色发展转型的积极性,加强行业监管,打造龙头企业,逐步淘汰劣质企业。最后,在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方面,促进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信息流通,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8.2 提高秸秆和农膜废弃物等资源的利用率
在农膜的利用方面,一方面,用可降解农膜可以从根源上减少农膜给环境以及农作物带来的影响,因而要调控好可降解农膜的价格,同时保证质量,增加宣传力度,不断地推广其使用;另一方面,残膜回收可以有效应对现存的农膜污染问题,由于农膜普遍较薄,因而在回收过程中可以合理配置人力和物力,使用机械的同时辅以人工捡拾,以达到最优的回收效果。
对秸秆和禽畜粪便等回收利用主要有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等途径。首先,禽畜粪便饲料化的价值不高,但秸秆本就可以饲养部分家禽,还可以通过秸秆饲料加工方法使之能够满足大多数家禽的饲料需求;其次,将两类资源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打堆处理制造成有机化肥,可以替代部分工业化肥的使用,而且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最后,这两种资源都可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有效增加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同时沼渣也可用于生产有机肥,增加肥料供给,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8.3 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
我国耕地类型多种多样,耕地的受污染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首先要进行耕地污染情况排查,确切了解耕地污染现状,科学划分污染等级,进而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对于重度污染的耕地,要调整其农作物种植结构,禁止种植食用农作物,实行轮作休耕等恢复措施,在必要时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以提高耕地质量;对于中度污染的耕地,要坚持修复和防护并举,大力推广安全种植措施,定期开展土地质量检测,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对于轻度污染的耕地,要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大力推广农业绿色发展,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8.4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一方面,政府要继续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吸引农民工、技术人才、中高等学历人员等返乡,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截至2017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为1 556万人。另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用机械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8.5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一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从表4的数据和我国制定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目标来看,农业用水占供水总量的一半以上且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阻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因此,应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面禁止大水漫灌,改用喷灌或者滴灌的灌溉方式。
二是继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近年来我国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已经实现了连年递减,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农药化肥使用量的负增长,但是其使用效率依然很低。因此,应当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提高利用效率,组织技术人员引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同时继续加强对生物有机肥的研究,为化肥提供替代品,不断提高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
参考文献:
[1] 贾强法.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绿色农业发展探析[J].河南农业,2018(6):18-19.
[2] 李刚.传统农业经济转型路径与绿色农业发展协同机制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18(6):47-52.
[3] 趙长青.中国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策略[J].农家参谋,2018(7):50-50,64.
[4] 莫利民.意大利绿色农业旅游资源结构分析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8(10):214-218.
[5] 李刚.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分析[J].广东开放大学报,2018(2):104-109.
[6] 张玉山,梁伟杰,杨森,等.绿化废弃物资源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循环发展[J].广西物,2018(8):1070-1080.
[7] 闫玲.浅析绿色农业发展技术与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219-219.
[8] 王农,李无双,潘淑君,等.发展绿色农业的探讨与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8(50):30-32,43.
[9] 张荣花.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机,2018(6):23-24.
[10] 谭秋成.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绿色农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9):44-51.
[11] 张瑞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4):12-12,14.
[12] 张照新.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3):34-39,77.
[13] 高仙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研究[J].乡村科技,2018(25):27-28.
[14] 高江涛,朱坤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5):163-164.
[15] 马啸.绿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乡村研究,2018(4):29-29.
[16] 莫仲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桂海论丛,2018(2):27-31.
[17] 杨文香.浅议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经济[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0):154-155.
[18] 段清斌,吴长好,马新叶,等.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4):59-66.
[19] 王德胜.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2):226-230.
[20] 邓远建,肖锐,严立冬.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120-126.
[21] 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152-158.
Pract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ee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Dai Xiaoli1,2 ,Huang Tiantian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2. Grain Economics Research Center,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Green agriculture can not only properly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agriculture,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from four aspects: agriculture products market,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then constructed a gree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arget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se four aspects as the primary indicators and ten sub-indicators.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ed targe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gaps existing between each target and indicator, based on which the problems exis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were also analyzed, such as insufficient supply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adequate use of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and farmland, insufficient recycling of straw and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lack of technology and talent support. Then,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such as: poor agriculture products market system, weak awareness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farmers, insufficient support of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need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chieving a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wastes like mulch,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continuing to promote the reduction of pesticide fertilizer and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gree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