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阐述
2019-03-16杨锐
杨锐
摘 要:良好的体能是舞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运动能力,它是支撑完成舞蹈动作技术的基础,以及日常训练和比赛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体育舞蹈在体能训练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实际中体能训练的效果与质量。 本文也从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剖析阐述。
关键词:体育舞蹈 体能训练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J7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b)-0051-02
根据国内外相关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体育舞蹈体能的描述,“体能”应是指运动员在体育舞蹈专项训练和竞技负荷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关技能能力表现出身体难美和协调动作[1]。体育舞蹈所具有的娱乐性和竞技性,使得许多国家从奥运战略角度出发,将其纳入竞技运动项目范畴,并成立相应的竞技性舞蹈组织。世界舞蹈理事会和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等国际相关组织联合起来,为了使这种竞技性舞蹈进入奥运会,并成为正式的竞技项目而做出巨大努力。根据搜索的相关资料显示:1997年,国际奥委会决定给与竞技性舞蹈(体育舞蹈)以承认资格;2005年,体育舞蹈为澳门东亚运动会正式项目;2007年,体育舞蹈为澳门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正式项目;2009年,体育舞蹈为中国香港东亚运动会及中国台湾高雄世界运动会正式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体育舞蹈被首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
正因为体育舞蹈项目在国际和国内的快速发展,高规格竞技性比赛日益增多,在单一注重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重视选手的的体能训练活动,从而才能培养出专业技术过硬、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良好的舞者。
1 訓练存在的现实问题
1.1 体育舞蹈训练中体能训练意识不强
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机能为目的是所有运动项目的根本,当然体育舞蹈也不列外。但由于如今各层次水平的体育舞蹈课程在体能训练方面未制定明确的目标,加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把大量的精力和教学重点放在了专项技术技巧的训练上,只注重学生所展现出的舞步技能水平和技巧表现。而忽视长期训练中所需要具备的体能要素,使得大部分学生在体能训练时间及体能训练内容上欠缺,或训练缺乏针对性,以及比赛之前1周内临时拉体能等现象,这都不利于体育舞蹈中体能训练的发展。
1.2 与体育舞蹈专项缺乏紧密结合
根据田麦久教授的项群训练理论,体育舞蹈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体育项目,其中形态、机能、素质及心理起重要作用。现今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的内容除了一般体能训练以外来提高运动机能,还需要训练反映该项目特点的柔韧性能力、力量能力、速度能力、平衡能力、协调性能力、弹跳能力及耐力能力。现今不同程度的体育舞蹈课堂内外缺乏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如动作速度及控制力、肌肉爆发力、舞蹈表现力、身体姿态及与舞伴之间的配合等方面的内容。导致专项技术与专项体能训练的连接还不够紧密。
另外,在实际训练中还存在用一些技巧性动作来代替体能动作。缺乏对舞蹈技术与体能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正确认知,忽视了专项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的重要性,因此选手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因此,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完美融合能使舞者更快的学习和掌握当前国际流行的一些高难度技术技巧,并确保选手在比赛中自始至终保持充足的能量。
1.3 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着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必须掌握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的技巧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实际训练学生。也只有不断提高训练中的技巧与方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由于体育舞蹈在我国近几年发展迅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还是存在有部分教师自身专业不够扎实,实训过程中对一些比赛的基本规律和体能训练原则把握不适度,加之缺乏终身学习的思维和后续的自我提升,难以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例如赛前拉套路,要通过几遍长时间的组合输出来进行,在此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大,不宜短时间恢复,组合的效果和质量也在输出过程中由于体力不足而下降。
1.4 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
在体能训练方面出现几种现象:选手自己制定计划自行训练;参加赛前集训;比赛中依靠食物及功能性饮料完成比赛。针对第一点教师或舞者必须根据舞者自身特点优势,进行合理的负荷量与强度训练,并长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其次参加赛前集训人数较多,邀请的教师不了解每个选手的实际情况,只能在基础技术上加以指导,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计划和系统的体能提升。最后比赛时依靠食物如高热量巧克力和功能性饮料来暂时缓解体力不足,对身体内部的刺激也具有损伤。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选手本身长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制定体能训练过程中负荷的量与强度。意识到该项目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掌握体能训练的规律以及科学的训练方法,使选手在比赛时能够有足够的体力来支撑专业技术的展示,达到舞蹈技术与身体素质的完美融合。
2 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2.1 制定体育舞蹈体能训练评价制度
各地方的体育舞蹈相关单位或社会组织应对体能训练加强重视,并完善体能训练在课程中的评价机制。不同的学校和机构设置体育舞蹈课程时,应将专项技术能力和体能训练相结合,并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或明确的训练计划中体现。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考查,并针对考查出的相关问题制定合理的策略,实现体能训练内容、目的及评价制度有效结合。
2.2 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体育舞蹈任课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示范能力都会影响学生的舞蹈技术和体能发展。因此,教师作为“领头羊”应要积极改变自身的观念,主动学习体能训练相关知识技能,并创新训练方法,将有效的、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运用至教学活动中。此外,体育舞蹈项目要科学的发展还需深入学习与体能训练有关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并始终贯彻安全理念,确保课程中体能训练的安全有效。
2.3 丰富体育舞蹈体能训练模式
单一重复的体能训练只会使学生对体能训练感到枯燥乏味,长期下来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及训练模式,来调动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各种训练手段,如在课堂中有小组竞赛,开发相关的体能游戏,最终到达提高体能素质目的。
2.4 注重体育舞蹈中的康复性体能训练
人体在长期训练过程中难免会感觉到机体疲劳。体育舞蹈也属于竞技体育项目,因此“怎样的练习负荷强度合适,练到什么时候应该减轻负荷量或停止,在感到疲惫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调整”是体育舞蹈教师和选手都应该注意的问题。过度的训练会导致关节炎、肌肉劳损等问题,而康复性的训练不仅能够针对不同部位進行恢复调整,还能在生物适应过程中超量恢复,进而提高机体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的10个舞种对于选手的体能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体能支撑着动作技术、双人配合、节奏处理等方面,直接决定了舞者的总体表现效果和赛场上的成绩。在大负荷的项目上舞者需要长期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能训练,也是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但在通过对许多文献搜集和实际教学中发现,体能训练在体育舞蹈项目上还未在国内进行科学的全面普及,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具体体育舞蹈训练中了解体育舞蹈项目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遵循训练规律,创新训练模式,提高舞者的竞技水平和综合能力,使我国体育舞蹈项目更加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中国舞者在不同的国际大赛上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体育舞蹈运动教程编写组.体育舞蹈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
[2] 王惊雷.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原则和训练内容的理论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9.
[3] 谢燕妮.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及对策[J].新西部,2018(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