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迹之夏》:一部诗意构筑与着力引领儿童精神成长的新地标作品

2019-03-16许军娥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赫拉幻想婆婆

许军娥

(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马传思是当代少儿科幻重文学性流派代表作家,其作品连续四次入选“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并获得第二届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最佳科幻改编电影奖”、第三届安庆市文学艺术奖、第七届和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奖项。特别是他的《奇迹之夏》先后获第五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钻石鲸”作品、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入选“2018年度中国30本好书”“中华读书报2018年度十佳好书”“2018年度‘中国童话榜’优秀童书”等荣誉,不仅深得儿童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引发成人读者的思考。

一、用温暖诗意的文字,热情书写童年生命的成长轨迹

马传思用充满童真的眼光和温暖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小学六年级毕业即将进入初中的少年阿星在暑假的一段离奇经历与卓然成长的故事。阿星一直对雾灵山上的那道转瞬即逝的光充满好奇,在一个充满奇迹的夏天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后,阿星和同学李小雷、欣宇等在雾灵山野人沟探险,带回来一只生命垂危的剑齿虎幼崽,于是招来了一个史前穴居人,言行举止怪异无比的神秘少女望月,她带着一头史前猛兽剑齿虎前来寻找幼崽。此后,在阿星的生命历程和生命轨迹中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神奇故事,阿星与剑齿虎、原始人少女望月、赫拉婆婆、神秘人、时间线等这些不可思议的生命现象奇迹般地相遇、相识、相处、相知,并且与史前生命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共处时光,开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精神成长历程。最后,阿星在睿智的赫拉婆婆的指引下,使事情真相水落石出。

阅读作品,我的眼前跳跃着这样一个形象:这是一位熟悉儿童、深爱儿童、走进儿童心灵具有纯真温润之心,并对儿童生活有着深刻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作家。他的文字里流淌着温情、蕴藏着温度、充满着诗意的光芒,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文学的高贵与诗意,感悟人生的力量与智慧。

作品的开篇就是对一段日常生活的诗意描写。在引子里一开始便勾画了一幅浪漫温馨的画面:雾灵山那道神秘的光牵引着阿星的思绪,“少年阿星坐在院子里,高远而辽阔的夜空……晚风徐徐吹来,带来阵阵松涛声,如同悠缓的歌吟,在雾灵山的千沟万壑中迂回辗转了不知多少时光,又传入他的心间。这个夜晚,阿星一直在远眺着夜幕下的雾灵山。他在等待着山头上那道光。终于,在等待了很久之后,那道光亮了起来……但阿星还是看见了它绚丽而神秘的身影。它从雾灵山主峰的峰顶直直升起,宛如一道光箭”①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马传思《奇迹之夏》,大连出版社,2018年版。。“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头顶,蓝得像宝石一样的天上,几抹淡淡的云彩随意地飘着……”连日的雨后,雾灵山显得更加郁郁葱葱,烟雾氤氲,恍如仙境一般。在《梦中人》中,阿星在芭蕉丛的边上会看到一道光芒。“那道光芒就在芭蕉丛的边上,似乎是从一道极度扁平的缝隙中透出来的,形成一个扁平的扇面。隐隐可以看到无数的光波在不停地流淌,那情景就如同亿万只蚂蚁聚集在一个平面上。”

在这部作品中,自然是一种“风光”,人亦是一种“风光”。作家的叙述让读者和书中人物的急切都暗藏在高远而辽阔的“旖旎风光”中(如遥远的夜空、神秘的野人沟、赫拉婆婆的家等)。

一部优秀的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奇迹之夏》中的少年阿星、赫拉婆婆、女博士余敏等人物形象在作家笔下熠熠生辉,活跃在读者的眼前。特别是作品中着力塑造的赫拉婆婆——阿星童年成长轨迹中一个集优雅、智慧、爱心于一身的引领者形象,更是令人敬佩。

赫拉婆婆是一位精神矍铄的中学生物老师,作家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她的出场。她的家在一个小城东南部边缘,是有一座二层小楼的长满了爬山虎的小院,屋子后面有一块一年四季绿意葱茏的小菜园,那里是蟋蟀、蚂蚁、蝴蝶和各种鸟雀的天堂。走进赫拉婆婆古典优雅的家,她家里有一张黑黝黝的花梨木桌,一把被磨得光滑的藤椅,一架老旧的风琴,风琴旁边是一个依墙而立的书柜,里边摆着一个不会鸣响的闹钟和几本书,还有一本过时的地图集。书柜里的老书“都住着一个古老的灵魂”。赫拉婆婆额头飘动着几缕散乱的白发,眼睛里闪现出一丝迷离的光芒。她“一身衣服浆洗得发白,看上去却干净利落,丝毫看不出是一位被病魔困扰的七十多岁的老人。”

这些文字,记述着赫拉婆婆的家是神秘而温馨的,令阿星神驰与向往。这些有温度、有情义的文字,字字句句情真意切,作者的一颗温暖的心洋溢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作家的叙述融自然的风景与文学的情怀于一体,他的风景描写以野人沟等地景色做背景,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觉融入其中。作品不仅仅有大篇幅的自然风景呈现,即便是作品中的人物、章节的名字和意象等细节都极富自然美感。风景描写和科学幻想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仅承担着审美、背景、调节等功能性作用,还有着主体上的独立地位。如在《引子》中,以时间(晚上8点多了)与环境气氛(白日的酷热早已在夜色中退去。晚风徐徐吹来,带来阵阵松涛声,如同悠缓的歌吟,在雾灵山的千沟万壑中迂回辗转了不知多少时光,又传入他的心间。)引出故事的发生;在《迷雾》中讲述了关于雾灵山的传说,与赫拉婆婆的谈话,把雾灵山与外星人的出现联系在一起;在《赫拉婆婆与大白鹅》中,让读者重又回到充满人情味的幻想世界。同时,作家还注重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如在《金雕》 《猛虎》 《怪鱼》等章节对赫拉婆婆、女博士余敏、阿星等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写,他们或充满爱心、智慧优雅、呵护童年;或青春阳光、博学多才、致力研究;或热爱自然、充满幻想、勇于探险。作者用诗意温暖的文字,描绘自然风景,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创造童真童趣的小说意境,见证童年生命的成长。

二、用科学精致的幻想,精彩描绘奇迹之夏的旖旎风光

作家运用“时空穿越”“时间线”等科幻元素,展开神奇美妙、丰富无比的幻想,对枯燥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加工、科学的想象和形象的诠释,建构了科学精致的幻想空间;以幻想为依托,追寻幻想的痕迹,构造出一个超自然的神秘之境,通过构造不同的通道连接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神秘,富于科学创造的“奇迹环境”,里面住着智慧的赫拉婆婆、拥有超人智慧的剑齿虎、少女望月、时间线等。阿星则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个体,他通过时空隧道,自由地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中来回穿梭,作家为我们构筑的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与我们实际存在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儿童在现实与幻想中体验现实与幻想世界的落差,从而重新认识现实世界。就这样,一个满足儿童的探索和幻想,一个关于爱、关于尊重生命、关于成长的新颖故事以其独特魅力引人入胜。

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创造了一些未来的时间和空间,将儿童带领到一个未来化的虚幻世界和离奇故事之中,这里,阿星这个具有特殊能力的“人”,能够感知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一个人可在时间中旅行,他来到一个未来或过去时,是否会与另一个自己相遇?他在未来或过去的行为是否会对其他时代造成影响?所有这些看点,都能在作品中观察到。这些离奇的情节不仅能给作品提供虚幻的空间,而且还能引起儿童浓厚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索未来的神秘领域。

阅读这部作品,儿童不仅可以学习古生物学等科学知识,亦可以在“回到过去”,更可以在“前往未来”中,体味作家科学精致的幻想之魅力。

作品的幻想内容是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是很新颖的,作品中阿星的生活环境和幻想故事所纠缠的问题,既有现实的影子,又有虚幻的成分。阿星是现实中的孩子,可他又是一个充满神秘幻想色彩的人物。正因如此,在阿星身上才引出了一连串有趣而奇异的故事。

作家以惊人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在野人沟生活的史前人类,作品中构筑的现实空间与幻想空间,是作者结合已知的相关科学知识在地理空间中构思出来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幻想意味。作品运用大量篇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史前古生物知识,把野人沟独特空间中的事物、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对剑齿虎、少女望月、时间线等生活空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做了具体描述解读,并对它们做出科学性解释和物质化描述,让读者对剑齿虎、望月这种相对陌生空间的独特表现有了深入细致、形象具体的了解,使读者能在已知的一定古生物学知识基础上对陌生的野人沟空间形成较明晰的构想,从而对史前古生物知识的感受更加具象。这些不仅体现了作品的科学性,还凸显了作家温情的人文关怀。

在许多章节里,关于“旖旎风光”的描写都是那么炫目多彩。不管是一两处还是一大段,也不管是作为表现人物心情还是烘托故事气氛的背景,哪怕是寥寥数语、含蓄蕴藉,都描写得恰到好处。这些叙述是当今儿童所关心的小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野外探险等图景的故事,融合了理性与情感、人与自然、古典与现代、科学与幻想、诗意与理性的描写,散发着浓浓的古典意味,展示了儿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场面,彰显了作品气韵生动的文学品位与清新雅致的美感追求,表现了作家对于神圣与崇高的艺术追求和文学愿景,满足了当下儿童的审美想象力,打动了儿童读者的心灵。

作品中,无论是描述人物外形、动作、语言,还是描写遥远高山、清幽幽谷、野人沟、田野小村、辉煌日出、地动山摇的地震等风景与场景,时时都在追求和凸显高贵与雅致的格调,体现出作家对于空灵、自然、生命、童年、成长、未来、科学的无限致敬和哲学思考。

三、用从容睿智的思考,努力勾画儿童精神成长的价值向度

《奇迹之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极其关注对当下现实问题和儿童个体精神成长的深度思考。我们知道,处于学习和成长黄金时期的少年儿童,其稚嫩的心灵尤其需要精神营养品的滋养。作品中的赫拉婆婆就是作为阿星童年精神成长中一个“引渡者”的形象出现的。作品运用人类漫长的历史文明及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引渡者”的导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星的精神成长。让儿童走近、感知、触摸古生物学知识,感受久远的年代,遥远的星空,繁华的城市,神秘的野人沟,令人向往的自然,宇宙苍穹的奥秘,遥远莫测的人类,生命机体的神奇……

作品书写和阐释着这样一个道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必由之路。儿童在大自然的探险中能够深刻体验到生命的美丽、生命的神秘、生命的情感,能够引导他们的生命精神在一个更为阔大的生命空间——大自然里穿行,走出“自我”的天地而进入更为博大与神圣“本我”的境界之中。在广阔而丰富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儿童可以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获得精神的成长,成为一个个有着朝气和灵性的生命个体,实现心灵的自我关照和精神的不断成长。

同时,作家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文明、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生活世界中构建了叙述的广阔空间,很显然,生活世界是儿童精神成长的根。

在生活的世界中,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引领者,赫拉婆婆或潜移默化的引领或谆谆教诲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她呵护小虎崽就像在哄小孩;她告诫自己的学生余敏博士:“女孩和她的剑齿虎从哪里来的,就让她们回到哪里去吧。”“孩子,我知道,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她们是难得一遇的活体样本,但不管如何,都不要忘了,她们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和一只为了寻找幼崽而跑到这陌生世界来的虎妈妈”;她告诉阿星野人沟里“会唱歌的石头”以及男孩子的理想和真正的探险应该是什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孩子……一种想当天文学家,另一种想当宇航员。”“这两种都是冒险,……后一种才是真正地在行动上的冒险。”“……每一种生活都可以很精彩。只不过,如果能够到陌生神秘的远方去亲身体验一番,似乎更加不错。”“不过,有想法自然是好事,但不能鲁莽行动。”“要真的进行一次探险,起码得先做足准备。”赫拉婆婆用自己十二岁那年发生的“爸爸是跟一道光离开的”事,传递给阿星“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只能陪着你走一段路,剩下还有很长的路程,你需要独自走下去,因为生命终究是你需要独自去面对的事情。只不过,只要你心里怀着爱意继续走下去,就算是再糟糕的日子,也会有奇迹出现”。赫拉婆婆就是这样,或用人类思想、文化、智慧成果,或用讲故事的方式在提醒和引领阿星的探险,进而完成对阿星精神成长的价值引领。

作品中或书写阿星、赫拉婆婆等人物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尊崇和热爱,或书写赫拉婆婆和余敏博士对阿星精神成长的谆谆教诲与方向引领,都呈现着作家广阔的人文情怀与创作追求。

赫拉婆婆平静地听着阿星的述说。等他说完后,婆婆沉默了一阵,然后开口道:“或许,那个梦并不是偶然的,它和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件事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赫拉婆婆伸手拍了拍阿星的胳膊,轻声抚慰道:“孩子,你知道,很多人用一生去等待一个奇迹,奇迹却一直没有降临;而现在,奇迹降临到了你身上,你这么一想,就不会觉得事情有多糟糕了”。

女博士余敏对阿星讲道:“这种情况不能就算哑巴。这么说吧,我们之所以能开口说话,是因为我们的声带、喉部肌肉和口腔鼻腔等呼吸器官,能够自由活动并协调运作,而且我们创造了相互之间能够理解的语言。她不能说话,要么是发音器官的进化程度还不够,还不能相互协调;要么,她们的文明还没有达到创造成熟的语言的阶段。”

智慧优雅的赫拉婆婆和博学的余敏博士,用善良的心灵、深刻的哲理,不断熏陶着阿星。一点一滴在阿星心中种下了向善、向真、向美、博爱、智慧、独立、勇敢、责任、担当、文明的种子。

读者就这样体味着赫拉婆婆等人用善良的心灵、深刻的哲理、渊博的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打开阿星的心路历程,引领阿星明白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勇敢等,并帮助他解决各种困惑,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阿星完成了童年时期的精神成长。在作家笔下,赫拉婆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一种指引,一种爱的力量和善的象征。她的身上所散发的人格精神让人为之感动,从而激发读者向善、向美、向真的美好愿望和情怀。这些文字用温暖的力量漫溢着对少年儿童心灵的呵护与守望的人文关怀。

总之,这部作品用温暖的诗意文字,讲述精彩的幻想故事,传递着作家对童年生命的深刻思考,开启了儿童心灵和成长的幻想之旅、爱心之旅,是一部值得让读者铭记在生命记忆中的作品。

猜你喜欢

赫拉幻想婆婆
探索不凡,引领可持续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别把婆婆当成妈
锁不住的幻想
谈赫拉巴尔“河畔小城”三部曲的诗化叙事艺术
献给婆婆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