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组讨论”
——“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实验工作总结与反思
2019-03-16完代平
完代平
(合肥香樟雅苑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是何炳章“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一环节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有效的组织指导下,围绕自学重点,小组成员之间以一种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相互鼓励的关系,明确分工,以集体为荣地学习、探讨某些知识。在这学期的“引导自学”型课堂教学实验中,笔者将重点放在关注小组讨论上,进行一些思考:为什么要关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究竟学到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关注“小组讨论”?
一、关注“小组讨论”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的主旨在于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问的目的。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原有的认知作为基础。学生只有在经过独立自学和独立思考后,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原有认知,才会出现思维火花的碰撞,茅塞顿开,才会出现观点的对立和正面交锋,通过讨论、协调,建设性地解决矛盾才能真正收到学习的效果。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往往收获会更大。
小组讨论其实就是一种生生教育、自我教育,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比如,在上《认识平行》一课时,正进行到分组讨论环节。全班十几个小组都在展开紧张而热烈的讨论,我也正在参与第三小组的讨论,这时,第十一小组的王××同学忽然涨红了脸站了起来,又生气又委屈地大声报告:“完老师,冮×波说从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两个王××!”全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面面相觑,甚至有人低声笑起来。我这才从第三组的讨论中回过神来。应该怎么办?我心中还没有对策。转过头去,发现冮×波正龇着嘴,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伏在桌子上假装看书呢!俨然一副干了坏事后洋洋自得的样子。这时我灵机一动:何不借助于集体的力量,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呢?于是我慢慢地说:“如果经过直线外一点能画两个王××的话……”出乎意料地,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那经过直线外一点也能画出两个冮×波!”
这场风波就这样轻易地化解了,大家又投入到刚才的讨论中,刚才的“骚乱”好像没发生一样。这时我再看看冮×波,他完全收起了刚才的顽皮嘴脸,认认真真坐在位子上听别人发言,记录,不时举手要求发言。讨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我教育的力量,如此震撼!
通过教学实践、实验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教育:
1.增长知识。学生在经历过第一环节的独立自学后,对新知识有了各自不同层次的认识、理解。在交流讨论中,大家对同一知识资源进行分享、吸收,并作为各自的资源储备起来,达到学习新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的目的。
2.培养能力。学生在讨论中,要调动自己的多种能力,如表达、倾听、判断、应变、选择等。
3.磨砺个性。在讨论中,每个学生必须围绕同样的学习重点,学会耐心、包容、谦让,在互相学习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4.习惯养成。学生在讨论中养成了有重点地记录、有针对性地思考、有序地发言等好习惯。
5.情感体验。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体验成就感,形成团队精神。
二、关注“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如何让小组讨论有效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简明的规则是确保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坚实基础。刚开始分组讨论时,我采取“放”的策略。结果,讨论场面很混乱:有霸着话语权不让别人发言的;有乐得“清闲”,一言不发看热闹的;还有交头接耳说小话的……有了经验教训后,每次小组讨论前,我都要“宣读”讨论规则,一般三到五条,每条不超过二十个字,半分钟内宣读完毕。这样一来讨论就好多了,场面热烈而有序,组员各司其职。
2.明确细致的分工是实现小组讨论有效性的有力保障。我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各自承担起明确的任务,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分工。并且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组长负责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发动组员畅所欲言,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调配发言人,且及时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员要记录好本组成员讨论形成的意见。组长和记录员采用轮换制,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但第一期小组长,我都是选择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起到“模范”作用,“扶”起他们的“接班人”。
3.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是实现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前提。
4.学会倾听与适当补充是实现小组讨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在讨论规则中提出“别人发言时,认真听并记录”,每一个问题,一个同学发言后,组长询问意见,大家举手表决,人人同意,就进入下一问题。如果学生没认真听,他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有不同见解或补充意见的,可以继续举手要求发言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发言的质量,完成对知识的阐述、理解与吸收。
5.宽紧适度的环境是实现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坚强后盾。我把自己定位为“服务者”,在巡视中积极参与,指导每个小组讨论,热情地鼓舞每个孩子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反驳、辩论,积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紧适度的安全的心理环境。只有当学生在外界(教室)、心理上都感到安全,他们的思维才能处于活跃状态,表达的欲望才会强烈,讨论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三、关注小组发展的不平衡性
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心理、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在教学实验中,笔者明显观察到了小组发展的不平衡,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组与组之间发展不平衡。四(1)班13个组中有2个组表现最为出色,一个是以陆×鑫为组长的6人小组,另一个是以付×伟为组长的6人小组。前者6人中只有×媛媛一人成绩优秀,其余5人成绩较差,总犯一些“作业不完成”“上课讲话”等错,但就是这样的5个人组到一起,发生了 “负负得正”的惊人变化。他们不仅能激烈地展开讨论,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而且能人人发言,步调一致,动作迅速,在讨论中屡有出彩表现。例如在《条形统计图》一课“分组讨论”环节中,有一个问题是“今天的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好几个组都没有找出问题的关键,而在他们这一组,陆×鑫和陈×豪两位同学同时发现了“以前一格表示一个,今天一格表示5个,每一格表示的单位长度不同”的差异,完成了我的期待。
2.小组内部发展不平衡。在小组内部,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得到了长足进步,他的优势在这种模式中得到超常发挥,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完善了自我,还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与荣耀。比如四(2)班韩×同学,以前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不稳定,身上“小毛病”很多。但他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游刃有余,发挥自己思维敏捷的优势,乐于发言,善于发言,善于动员小组内别的组员积极动脑发言;当小组长时,他还能灵活地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分配组员,做到“人尽其言”。组员们既喜欢他又佩服他,我也常常表扬他。这一切又化作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不断进步。这学期他的作业一直按时完成,而且非常干净整洁,每次检测成绩都是5颗星,有几次等级还是两个班第一。他因此更自信活泼,也更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了。像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在各个方面获得了不同的发展。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四(1)班的谢××同学,至今游离在小组之外,这是一直以来最困扰我的事。第一次讨论时,她不发言,组长让她发言,她就凶巴巴地说:“要你管!我就不发言!” 组长也拿她没办法。分了几次组,她都融入不了。久而久之,她成了小组的“挂名组员”,每次大家热情高涨地投入讨论时,只有她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看书或写字。我跟她谈过几次话,帮她分析原因,对她提出忠告、希望和要求,但收效甚微。针对小组内部这种不平衡性,在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方案以解决。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小组的形成方式。一开始我是有意识地按成绩、能力及个性进行分组的,后来是按照座位自然划分的。我和班主任反复商量,随时交流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对小组作出及时调整,以便让每个孩子在小组内都能“有用武之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大半个学期下来,学生已经能轻松熟练地进行小组讨论了,但是将已经能默契配合的小组成员固定下来还是让组员流动仍是一个难题。
2.每个小组都有优等生和学困生,往往优等生是主角,他们的发言主宰了整个小组的意见,学困生会失去很多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在热闹中成为旁观者,养成了惰性和依赖性。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也是教师在分组讨论时应关注的问题。
3.在未来的课堂上,教师应继续学习,摸索与实践出更多方式,让讨论变成学生的需求,让讨论学习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