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讨

2019-03-15徐升波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徐升波

摘 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先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内涵,然后从微课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实践策略

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信息技能成为公民工作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信息技術成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新课改要求信息技术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

一、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内涵

2016年9月,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提出。教育界掀起了核心素养研究高潮。各个学科都根据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信息意识强的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准确分析问题,然后采用有效的策略获取信息,最后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计算思维是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自觉地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并形成牢固的思维习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能够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并形成创造性作品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策略

(一)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

新课改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还盛行。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促使学生迅速掌握操作技能,但是忽略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可有效地支持学生自学。

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把包括导学案、教学微视频的电子学习资源包通过驾校沟通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利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试着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认识键盘》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的各个组成部分、部分功能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教师在教学微视频中以动画的方式讲解键盘上各个区的构成以及部分功能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键盘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键盘的构成,动手实践探究主键盘区功能键作用和使用方法。

微课不仅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

(二)以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学习是基于小组形式的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画图工具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介绍简单画图软件。通过5个课时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画图工具常用的命令、菜单,掌握画方形、圆形、多边形、线条的画法以及图形的复制粘贴,图形组合等多种技能。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画图软件使用技巧,开展“我们的家园”电脑绘画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主绘画。虽然经过了前面一轮的学习,但是电脑绘画活动中学生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一些掌握熟练地小学生很快完成了作业,然后手把手地教有困难的同学,形成“以生教生”。绘画结束后,组内评选出最佳作品参加组间评比,最后再评选出班级最佳作品。除此之外,还评选出“最佳学员”和“最佳小老师”,以此鼓励学生多交流多互动。

合作探究学习以小组为单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首先,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而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其次,探究学习评价要具有立体性。评价既注重学生作品,也注重探究学习的过程。采用教师评价与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评价合作探究学习。

(三)以问题情境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中带有疑惑,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题,探索求解。

在信息搜索活动课上,教师在新课引入时这样做:大家想去迪士尼吗?小学生听到“迪士尼”三个字立刻开始兴奋起来。“李老师一家要在国庆节去迪士尼,请你帮他制作迪士尼旅游攻略”。“老师什么是攻略?”有个学生问。“找百度!”没等老师说话,就有学生回答。然后学生先分析问题,得出旅游攻略包含的内容。比如,路线设计、门票价格、饮食、住宿以及每个项目客流高峰期等。问题分析后,学生通过搜索引擎、登录迪士尼官网、论坛等方法获取了以上的内容。有的信息都过时很久了,有效性存在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有效性。最后,形成一片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通过活动课,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等解决问题必备的能力,信息核心素养也会随之提高。

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次,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教师课堂、课外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各个环节都要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为指导。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值得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查德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例分析[J].华夏教师,2018(15):60-61.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