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要求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2019-03-15周丽丽
周丽丽
摘 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在我国整个教育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的角度出发,原来我国的数学教学重点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新课程标准则主张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数学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从新课程要求出发,着重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我国小学数学在新课标要求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教育意识不能落后于社会存在,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与社会时代的步调一致,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教学工作良好展开,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实用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严重落后于社会存在,必然也将影响这些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在我国小学掀起了一股数学教学的改革浪潮。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说,主要突出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虽然实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是大多数小学还是“换汤不换药”,仍然是老一套,并没有将课堂真正放到学生的手中。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在教学方法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讲课时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较为单一。所以,学生还是只听老师讲、不动脑、不思考,缺乏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就难以形成,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数学方面拥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出众的实践能力这点难以达成。
第二是很多学校和老师在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时候缺乏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不规范、不具体,使得整个数学新课程改革工作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小学数学老师还是将眼光仅仅局限在了数学课本上,“不接地气”,那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难以形成。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要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将学生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知识”的眼睛。
第三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工作者还是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忽视了新课程要求的将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可能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老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将新式的教学手段利用起来,丰富课堂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对新课标要求下的小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首先,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确立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意识,小学数学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所以,为了改变传统的数学模式,老师需要做出努力,从心底尊重学生,处处为学生思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改变原来学生被动和被迫的学习方式。
第二是师生间的互动很重要,学生从心底喜爱这个老师,老师能以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新课程要求下学生自己的主体地位。
第三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不要又当爹又当妈,生怕孩子自己吃不上饭。”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养成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在新课程要求下对小学生数学能力与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会模仿做题。其次,要与新式的创设情景法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就传统数学教学方式来讲,一般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一般情况下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课堂知识的丰富性和有趣性,从而增加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实行了六人小组的合作式学习,这种学習方式,可以使学生间互相帮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和互动会增多,有利于建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和谐的班级关系,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使得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求能够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小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6(3):266-267.
[2]朱家萍.浅谈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科学导报,2014(16):13.
[3]伍国权.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7(4):160.